agnès b.巴黎全新藝廊「La Fab現代藝術館」!蒐羅逾5000件現代藝術藏品

La Fab現代藝術館

法國時尚設計師Agnès熱愛時裝,更是藝術愛好者,除了長期贊助電影創作,對於攝影、繪畫、音樂等創作推廣不遺餘力,每季更會與許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激盪出充滿新意的設計火花。


為串起藝術與大眾更深刻的連結,1984年Agnès女士在巴黎開設第一間藝廊(galerie du jour),之後陸續於紐約、東京、香港、馬賽設立藝廊,其中,今年在巴黎十三區全新成立,也為agnès b.第6間藝廊的La Fab現代藝術館,象徵著agnès b.於藝術領域再拓展。La Fab佔地達1,400平方公尺,裡面涵蓋各類當代藝術創作,開放大眾參觀。明亮舒適的開闊空間,成為都會叢林中休憩與充實心靈的一抹綠洲。


La Fab現代藝術館


把藝術帶入日常 為觀展者形塑美感

La Fab現代藝術館的展出作品,來自Agnès女士超過5,000件的豐富收藏。作品形式多元,包含攝影、繪畫、素描、雕塑、裝置藝術,並有影片、動態影像展現。每3-4個月就會重新佈展,以不同主題展引領觀展者看見現代藝術豐富樣貌。館中並設有書店,展示由Agnès基金會出版與贊助的書冊,以及Agnès女士精選書籍,提供觀展者閱讀與購買。


提到La Fab現代藝術館,Agnès女士這樣形容:「在這個空間裡,有著與藝術作品相遇的美妙火花,充斥著迷人的氣氛,能潛移默化對觀展者造成深遠影響,幫助形塑美感。我認為,透過展覽,能加深觀展者的感知能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也有助於對時尚挹注源源不絕的熱情。」


La Fab現代藝術館


針對館中收藏的藝術創作,她說:「一直以來,我就鍾情於現代藝術,主要的原因是這些藝術家一向都有大無畏的創新精神,不拘泥於世俗規範,勇於表達自己的理念,他們的創作啟發著我,也撼動著我。對我來說,持續不斷地設計工作,動力是來自美感,而不是那些所謂可以衡量的有形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喜歡跟一些尚未成名的年輕藝術家合作,他們有點害羞、不太習慣受人注目,但充滿熱情與信念,和他們交流,總能激發出全新火花,讓創作的想法源源不絕。」


La Fab現代藝術館


Boldness主題展 彰顯大無畏精神

開幕第一場展覽,以Boldness(勇敢無畏)為主題,由Agnès女士親自策展,從展品挑選、視覺表現、展場動線規劃等,參與所有大小細節。展出作品包含來自90位藝術家的150件創作。Agnès女士說:「這裡的每一件作品都在我腦海裡,我把它們排列在一起,呈現出來的感覺彷彿像在說故事般。」


La Fab現代藝術館


因新冠肺炎短暫休館後,La Fab現代藝術館於6月16日重新開啟。除擴大展出Boldness主題展,並邀請7位30歲以下的新銳藝術家前來參展,包含蒂博布埃喬羅(Thibaut Bouedjoro)、布魯諾加丹(Bruno Gadenne)、馬蒂亞斯加西亞(Matthias Garcia)、文森特拉瓦爾(Vincent Laval)、瑪蒂爾德勒斯蒂布杜瓦(Mathilde Lestiboudois)、埃爾維普勞(Hervé Priou)和索琳里古(Solène Rigou),展現Agnès女士對於年輕藝術家的創作支持。


La Fab現代藝術館


La Fab這座多功能現代藝術館,既是畫廊,也是博物館,更是書店、展演空間,地點特別選擇座落在巴黎十三區的社會住宅區內,可看出Agnès女士想把藝術帶入日常生活的決心,她持續實踐著始終堅持的理念:「歸根究底,藝術就是分享,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這些作品。」隨著La Fab的開幕,將為巴黎藝術界注入一股不同於以往的新活力。


La Fab現代藝術館

地址:巴黎十三區 Place Jean-Michel Basquiat, arrondissement

開放時間:星期二 – 星期六 上午11:00 – 晚上7:00 (最後入場時間:晚上6:30)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via agnès b.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一座「理想的城市」是什麼樣子?藝術是否能促進生命的循環與再生?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透過木構沉浸劇場、義式迷宮花園、經典文藝復興畫作等展出,以當代手法回應理想城市的定義。

當代的「理想城市」為何?

2025大阪世博會義大利館主題為「L'Arte regenera la vita」(藝術使生命重生)。義大利館表示,藝術的定義很廣泛,而創造力更是不拘一格的;而義大利設計之所以享譽全球,正是因為他們「用手思考」的創意力。該展館由建築師Mario Cucinella設計,秉持著「以現代手法重新詮釋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概念,打造劇院、廣場和花園等場域,並於曲面牆展示文藝復興時期作品《The Ideal City》。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The Ideal City》是三幅極其相似的畫作,其作者被推測為不同人,但至今未能確定作者身份;畫作誕生於15世紀左右,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完美城市比例的理論。義大利館期望《The Ideal City》的展出能引發觀眾反思人類、自然、永續性與生活,重新想像一座「理想的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木造沉浸劇場、義式迷宮花園

觀眾將穿越一座大型門廊來到義大利館,展開他們的體驗。以木材建成的劇院,展示著義大利的藝術、工藝與文化故事;展館頂樓則是以當代視角重塑經典的義式迷宮花園,工整的幾何設計中,裝飾著雕塑、噴水池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館內的每個物件,無論是材質上、設計上、技術上都經過精心規劃,能在世博會結束後被再生再利用,無需進一步處理;這也呼應了義大利館的主題「藝術使生命重生」。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梵蒂岡館同步登場

此外,本次大阪世博的梵蒂岡館也由義大利館主辦,設置於義大利館內,是為世博會歷年首見的情形。在展館中,梵蒂岡將帶來卡拉瓦喬的名作之一《Deposition》(埋葬基督),該作象徵著愛、虔誠和信仰的改變力量,並在建築師Mario Cucinella所設計的空間中,凸顯出對於希望與和平的願景。透過展覽和藝術裝置的獨特視角,梵蒂岡館期望將「美」化為催化劑,團結人們走向精神復興的未來。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Caravaggio, Deposition(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此外,梵蒂岡館也特別設計了充滿日式風格的視覺識別,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化與西方天主教元素,將聖伯多祿大殿與日本的太陽標誌結合,傳遞普世流通的視覺語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隨著2025大阪世博開幕日將近,各參展國也紛紛宣布自家展館的建築設計與展覽亮點,其中瑞士館以充滿特色、輕盈通透的球體建築而備受矚目,更將以經典卡通《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為主題帶來一系列展出。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3大亮點整理

01/4大展區將科技融入藝術體驗

瑞士館以擴增人類(Augmented Human)生命(Life)星球(Planet)為題,在一座座透明泡泡中展現創新與創造力。場館共分為4大展區:

第一展區展示一系列巨大的剪紙裝置藝術,空間中散發著Firmenich特別為瑞士館設計的香氛,週遭環繞著壯觀的瑞士自然風景;第二展區邀請訪客分享自己對未來的願景,並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這些想望化為充滿活力的藝術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一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二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第三展區每兩個月會更換一次,呈現當今的技術進步與突破,展間設計為未來主義風格,描繪出一個結合藝術與科學的虛構未來世界;第四展區則強調瑞士的文化面向發展與創造力,最後遊客還能帶走許多瑞士紀念品,如木製玩具、地區限定口味的KitKat、雀巢咖啡等。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三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紀念品商店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02/綠意盎然的超輕型球體建築

瑞士館由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打造,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場館由五個綠意盎然的球體組成,場館內外都種植了大量植栽。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共有兩層,分別選用不同顏色的材料,外層為亮色的ETFE、內層色彩較暗,營造由外而內的觀展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在場館內外種植大量植栽(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總重只有400公斤(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同時,瑞士館也將成為世博會上生態足跡最小的展館。這些球體外殼的總重量僅有400公斤,是傳統建築外殼的1%,只需兩到三輛載貨腳踏車就能運送。不僅如此,這些材料還可以回收,在世博會結束後重新製作成家具等產品。

03/《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主題企劃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雖然是瑞士文學作品,但相信多數人都是從日本版卡通認識這個故事;也因為如此,這齣作品成為本次大阪世博瑞士館的焦點之一。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也是本次瑞士館的主題之一(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位於瑞士館頂樓的「Heidi Café」,提供結合日式風情的瑞士特色料理,並搭配精選的瑞士葡萄酒;員工則身穿瑞士品牌BALLY的制服,以多國語言接待訪客。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場館頂樓的「Heidi Café」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另外,瑞士館也將於4月22日舉辦一場特別放映活動,以《My Name is Heidi》(私はハイジです)向這位阿爾卑斯山的少女致敬。這場展演由日內瓦藝術設計學院(HEAD)製作,結合時尚、平面設計與動態影像,連結過去與現在,將主角小蓮重新塑造為具有當代意義的經典角色。

根據瑞士館團隊宣佈,場館結構將於2025年1月全數完工,而內部裝修則則預計於3月中完成。

2025大阪世博

日期|2025/4/13–2025/10/13

瑞士館官網|https://vitality.swiss/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