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代甜點師黃偈,以甜點譜出自己的人生。
「我住在山上,每年暑假都會看到土石流,那個畫面深深影響著我,我想用甜點替自然界發聲。」
在信義安和路捷運站附近,有著一間被蕨類擁抱、滿是綠意的人氣甜點店──「河床法式甜點工作室」。 2015年從新店山上極小的自家廚房起家,一路累積出超高人氣,成為FB按讚數破八萬、IG熱門打卡網紅甜點店。 2019年黃偈卻急流勇退,將店面暫停,前往台東當志工。這位不走尋常路的主廚,一路走來卻不乏有人相挺伴隨。
甜點的幸福感發酵
就讀於森林學校讓黃偈有個和一般小孩不一樣的童年,這些親近山林的日子後來帶給他許多創作的靈感,創作出如土石流、酸雨還有黑熊等人氣甜品,而他的甜點之路也是從那裡開始的。黃偈說在山裡的生活較為簡樸,沒有便利商店、沒有夜市,當然也沒有零食和甜點,15歲時他第一次嘗試用學校裡的舊烤箱作出一個蘋果派,與同學一同分享,很快地得到劇烈的回饋。同學的笑容、幸福的表情讓他深受感動,開始對甜點產生了興趣。後來更矢志成為一位專業的甜點人。
黃先生的甜點日記
黃偈靠著自學製作的甜點,並用臉書分享自己製作甜點的點滴心路歷程,開啟了少量的接單訂製工作。他還收藏著一百張一開始做客製化的蛋糕照片,那一百張照片代表的是那一百位顧客的故事。黃偈透過了解別人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的故事,讓粉絲專頁「黃先生的甜點日記」獲得了許多迴響與回饋。每賣出一個甜點,客人的回饋更讓他堅信甜點之路。於是當年僅20歲的他,不走尋常念大學然後出社會工作的路,毅然決然去法國進修。
大自然的輕聲訴說森林裡的幸福模樣
習藝的過程中,黃偈遇到興趣相投、有著相同價值觀,同為台灣人的亨利,兩人便在研修結束後,返國合作創業開甜點店。吃遍法國甜點的黃偈與亨利思考,法國的甜點都很有創作者的個性,一看就知道是誰的甜點,兩人也想開有著自己靈魂的甜點店,那時,黃偈想起兒時最難忘的記憶「我住在山上,每年暑假都會看到土石流,那個畫面深深影響著我,我想用甜點替自然界發聲。」於是,便以自身關注的「大自然、環境保育」為創作甜點的外型主軸,發想出一連串的系列甜點。
因創業資金有限,店址選擇在黃偈位於山上的自宅廚房與房間改建而成,想透過從山下等車、慢慢緩步登階,讓客人在吃甜點前感受芬多精的身心洗禮。隱密的店址與獨特森林系甜點外型,讓「河床甜點」開店的消息一下子在網路爆紅,預約電話時時爆線,超載的客人嚴重影響住戶安寧,黃偈與亨利決定,帶著對「環境保育、森林系甜點」的初衷,走進喧鬧的城市,持續訴說著自然界的故事。於是,2016年將新店址設在熱鬧的信義區,希望讓更多顧客能邊品嘗甜點,邊思索人與大自然間的關係。
極簡垃圾之道環保的誠心初衷
從對自然的反思來創作甜點,「河床甜點」希望將製作與販售甜點所產生的垃圾降至最低,店內規定外帶需自備餐盒,但在經營的現實面上,環保的良意卻造成部分過路客、忘記帶餐盒的顧客反感,連帶影響營收,也讓「河床甜點」不斷思索,如何取得環保與穩定經營間的平衡。
|
|
在歷經短暫關店重新整頓後,「河床甜點」調整人事、增加策展空間,並為忘記帶餐盒的顧客,提供可購買外帶性餐盒的選擇,在方便顧客與堅持自己的理念之間取得平衡點,而黃偈也依舊維持初心,堅信環保才是永續,持續用自家的特殊造型甜點替自然發聲。
人生道路上勇於迎接新挑戰
2019年河床暫停營業,昭示著黃偈即將迎來下個旅程挑戰。前往台東當志工老師,除了幫助孩子們成長,同時也沉澱自己,找出新生的力量和勇氣。開辦《主廚的修煉》線上課程、撰寫個人經歷故事與食譜書以及行走各地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我們將看到這位年輕主廚展現更多元的變化和驚喜。
黃偈
出生於彰化員林百果山,故開店後的創作總是和百果山上的水果離不開。從小到大都在體制外的環境――森林學校長大,所以與大自然無法分割,也是為什麼命名「河床」給自己的甜點店的原因。 16歲因失戀開始做甜點,發現做甜點療癒了年少易碎的心。 18歲開始做甜點工作室「黃先生的甜點日記」,20歲支身前往法國上人生的第一堂甜點課,21歲創立了河床法式甜點工作室,24歲因完成了夢想決定再去追尋更遠大的理想。
2013年 創立「黃先生的甜點日記」
2014年 前往法國進修
2015年 école Lenore 甜點班
2015年 bellouet MOF 進修課程
2015年 創立「河床工作室」
2016-2019年 河床在信義安和展店
https://www.facebook.com/dessertdiary/
想知道更多黃偈的甜點創作,皆在LaVie出版《黃偈的甜點日記:32道法式甜點與追夢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