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7月號《台茶新日常》
科技當道、跨界正夯,從〈聆聽花開的聲音〉到〈聆聽花開─永晝心〉、還將出書記錄裝置幕後故事的豪華朗機工,和以〈膜〉獲得臺北市立美術館「X-site計畫」首獎的何理互動,踏入科技藝術近10年,彷彿是世代潮流的預言家。這兩個集結各方專業的創作團隊,合作對象從舞蹈、音樂、戲劇到建築等無所不包。各自的共同創辦人林昆穎和葉彥伯,在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現改名新媒體藝術學系)就認識,還一起合作過陳珊妮演唱會視覺。採訪還沒開始,他們就因為錄音和逐字稿的話題聊了起來,「你有用過語音辨識軟體嗎?」「我之前看到一個系統超厲害的,連標點符號都可以判定出來。」如同科技產品都有電波或磁場,科技藝術家的雷達,果然擁有相同頻率可以共振。關於科技藝術,關於跨界創作,他們能聊的絕對夠多。
La Vie:為何你們會選擇踏入科技藝術?到底什麼是科技藝術?
林昆穎:我會去讀科技藝術研究所,就是去探索的,那時還在電腦發展的中期,很少會想到科技可以作為創作媒材。班上最好玩的是,有很多不同領域的同學,聲音、音樂、舞蹈、機械、建築、景觀,我覺得老師是故意選這些不同的人進來,除了鼓勵我們成為獨立藝術家,也很鼓勵合作。那時候還沒有跨界、共創、混種這種詞彙,但在劇場或電影界,本來就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它就是一個集合創作。而且科技一定要合作,比方說一個錄像藝術家,他要拍一支錄像,需要各種專業器材,這些器材是由多種專業者的積累而成,他再將這樣的器材集合起來呈現他的作品創作。
葉彥伯:我大學念資工,那時候就不是那麼喜歡單純式作業,所以我就一直拿電腦來做各種應用的創作,剛好研究所有一個系可以給我亂搞,哈哈。但一開始我對科技藝術的認知,跟之後真正從事的狀態,我覺得差蠻多的。剛接觸的時候,會覺得用電腦創作就是科技藝術,因為電腦在當時算是新科技、高科技。後來,我發現科技藝術應該是一個進行式,它還在慢慢變化,它還沒有被定義。就像錄像藝術,攝影機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大家看到一定覺得超炫,但當它的展演方式、表現藝術被確立之後,就從科技藝術獨立出來成為錄像藝術。
林昆穎:科技藝術就像彥伯講的,它是一個觀念,是不會停的。我對科技這兩個字琢磨了很久,我最認同的定義,是凱文.凱利(Kevin Kelly)寫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書裡所詮釋的科技就像基因一樣,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它會讓你幻想,一旦幻想了,就會影響大腦運作,然後去實踐。比如說我們想像了一朵機械花,我們將它做出來,更多人看到後,大家就會幻想比這個更誇張的呈現,像這樣的事情會一直往前走。
La Vie:如何選擇技術與媒材去完成腦中幻想的創作?
葉彥伯:我們會先想視覺的效果,或是想要傳達的感受是什麼,再繞回來想科技怎麼去趨近它,倒不會說一定要研究什麼技術。我們研究的東西都不是市面上現有的,我相信朗機工也是,但很有趣的是,這個裝置可能是四個技術結合在一起,我們分別找四個專家,四個人都會跟你說不可行,他們的專業會限制跟其他人合作的可能性,但我們當然不會聽他們的話。做科技藝術拚的其實是執行力,大家都有辦法去想,但跟你想到同樣概念的可能有上萬人,重點是你要怎麼蒐集身邊資源、找到對的人,去把你的想法做出來。
林昆穎:我完全認同這件事情,藝術本身,可以是一種態度,建立在藝術態度底下的方法論,是更重要的,我很願意把藝術形塑成一種共創態度。2012年我們做「a~藝術與瓶裝水循環計畫」,想訂製瓶身超窄的瓶裝水,找了很多大廠都不願意,最後找到花蓮真情水,他們從開模跟我們一起討論,整個過程都相對繁複,但當他願意跟我們一起玩,我就知道這進入了創造的態度。
La Vie:藝術家很多都是單人創作,為什麼你們選擇組團?什麼是好的合作?
林昆穎:他們只是還沒組團,所有事情都是一個團隊,就像La Vie也是一個團隊。我覺得團隊的概念太重要了,是剛剛好的時間、剛剛好的專業、剛剛好的人生機遇配在一起,我們才能是團隊。
葉彥伯:一開始我們都是單人創作,當然也可以完成一件事情,但我會覺得不夠全面,所以那時候因緣際會三個人聚在一起創作,因為專業都不同,三個人是互相需求的,可以做的細節也更多。合作的老話常談就是保持開放的心,但開放的心到底是什麼?是你有沒有辦法打從心裡認同別人做的這件事情。
採訪整理|張以潔
攝影|張國耀
圖片提供| 豪華朗機工、何理互動設計
場地協力 | 木衛二 醫務所
完整內容以及欲知更多科技藝術新思維,請見La Vie2020年7月號《台茶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