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勇氣的寓言故事!「青蛙爬山」介於膽小與大膽之間的勇氣

不只是寓言

由日本作家戶田智弘所著的《不只是寓言》,精選77則世界各地的寓言,「青蛙爬山」藉由挑戰爬山的青蛙,告誡人不可太過膽小,但也不能過度膽大冒進,如何在這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點,會是一道必修的人生課題。

所謂「寓言」,多是藉由口耳相傳的簡短故事傳達某些人生哲理以激勵、訓誡、啟發人心。一個寓言故事不見得僅能對應一種道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成長背景與經歷做出不同的解讀。而寓言在未盡之處產生的留白,正是刺激我們的想像力與拓展思考深度的空間。 戶田智弘從大眾耳熟能詳的伊索寓言到莊子、柏拉圖、蘇格拉底等哲人的對話,分為「視野」、「工作」、「生死」、「良知」等面相,在每則寓言的解說與延伸思考處更旁徵博引提出獨到見解,讓人從簡單的故事中自然體悟各種受用無窮的人生道理。 

寓言故事:青蛙爬山

有十隻想要體驗登山的青蛙聚在一處,牠們決定要一起去爬山,便在山腳下集合。前來送行的同伴們卻喝倒彩說:「爬不上去的啦!去也沒用!放棄吧,放棄吧。」

  

十隻青蛙在同伴的冷言冷語之中踏上旅程,蹦著短小的腿朝山頂邁進。

  

約莫到了半山腰,遇見一群兔子。聽到青蛙們講述攻頂的目標之後,兔子立刻回應:「什麼?你們要爬到山頂?不可能、不可能,這座山很高的。蹬著這麼短的腿哪有可能爬到山頂啊!」其中五隻累到不行的青蛙,聽了當下決定撤退。

  

在剩下來的五隻青蛙面前,還有更險峻的坡等著牠們。好不容易進到冷杉的樹海,這次遇到的是土撥鼠。「想要攻頂,對青蛙來說是不可能的。簡直是有勇無謀,不知天高地厚!」土撥鼠的這一番話又讓兩隻青蛙退出了。

  

剩下的三隻仍然繼續前行,牠們一跳一蹬地朝山頂慢慢前近。

  

這次總算遇到棲息在高峰處的山羊,照例被嘲笑一番「趕緊就此打道回府吧。看你們的樣子,再花一個月的時間也到不了山頂啊。」於是又有兩隻脫隊。

  

最後只剩下一隻青蛙。牠花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爬到山頂。

  

等那隻青蛙下山之後,所有的人同聲問牠:「你是怎麼辦到的?」。那青蛙只反問一句「什麼?」,大家只好再大聲問一次:「你是怎麼完成如此壯舉的?」。

  

結果牠的回答還是老樣子:「什麼?什麼?什麼?」

  

原來那隻青蛙是個聾子。

  

筆者解析:介於膽小與大膽之間的勇氣

這是述說挑戰爬山的青蛙的故事。

  

故事裡的青蛙大致可分成兩派。一派是一開始就沒有想要爬山,只是前來送行的青蛙。但牠們不是來幫其他夥伴加油的,而是用冷嘲熱諷的態度勸告對方放棄。另一派是挑戰登山的青蛙。

  

這則寓言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發是,提起勇氣挑戰問題「每種美德都處於兩種惡習之間的頂端」,是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名言。他在《尼各馬科倫理學》裡提到如下。

  

在彼方的一端有個叫「不懂瞻前顧後」的惡習,另一端是名為「膽小」的惡習,位在兩個惡習之間、處於頂端的,是名為「勇氣」的美德。亞里斯多德是在建議,人不可膽小怕事,也不可過於冒進,拿出位在兩者之間最高點的勇氣,向前邁進。

  

他還提出了更有趣的建議是,從感覺來說,勇氣並非介於冒進與膽小的正中間。就人的自然習性而言,常會傾向採取靠近膽小的行動。因此,把勇氣定位在冒然行動的前一步是比較好的。基於此,「不要當個膽小怕事的人!」是個好的建議,而「這麼做感覺有點魯莽……」正是勇氣的恰當位置。

  

把另一派「挑戰登山的青蛙」做分類之後,可以得到第二個教訓是,不可因為他人不負責任的發言,產生放棄挑戰的制約反應。

  

除了最後一隻青蛙,其他的在途中相繼放棄挑戰,原因是別人說「你不可能做到」。成功登頂的青蛙,因為耳聾聽不到而能完成壯舉。

  

為什麼兔子、土撥鼠和山羊要做此發言,可以想到的理由有二。

一是擔心失敗和挫折會讓青蛙受傷。可以解釋成是基於母親過度保護孩子般的心理,而說出「你不可能做到」的話。另一個理由是,不希望青蛙成功。也許是因為兔子、土撥鼠和山羊在年輕的時候曾有過想要攻頂,但中途放棄的痛苦經驗所致。又或者是打一開始就放棄,從未想過要挑戰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就是沒有成功過,所以也不希望青蛙成功。不願見到青蛙超越自己,希望牠們能停留在跟自己一樣的地方。

  

從這一層意思來說,必需慎選朋友。跟經常鼓勵彼此「好像可行,來試試看吧」的人交往,遠離老是把「不可能的,還是放棄吧」掛在嘴上的人。與其結交過於小看你的人,不如選擇過於看得起自己的人。

更多哲理故事,請見La Vie出版《不只是寓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