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是一種生活的累積,且能在各個面向加以養成。隨身的一些質感小物、有設計感的傢俱、音樂與繪畫等藝術的陶治,甚至是一瓶值得回味再三的威士忌。新世代的品味威士忌美學,從百齡罈17年開始。
什麼是品味?說穿了就是一種與質感的共鳴,而質感的覺察靠的是人的感官。所謂「五感」指的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種感知,分別對應眼、耳、鼻、口舌、皮膚這五種器官。想要提升自身的品味,五感都不能偏廢。但我們在學習品味的道路上,較常以視覺欣賞藝術創作、以聽覺沉浸音樂旋律、以觸覺撫摸產品質地,但在嗅覺與味覺的品味上較少著墨。

五感之間是否可以溝通串聯呢?產品設計出身的曾熙凱,曾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CA)進修,現在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藝術策展人。他過往參與過最為大型的展覽,就是規劃「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他與團隊選擇的策展方式,並非採取傳統的靜物展示,而是透過小型劇場加上精心設計的菜餚,以不同角度的向倫敦民眾進行溝通,呈現關於台灣的議題。

曾熙凱透過五道菜,描述台灣的移民史、文化演變過程以及台灣與東南亞移工、移民間的關係。將藝術與設計的彊界從視覺、聽覺、觸覺拓展到味覺與嗅覺,也間接展現了五感之間的品味串聯。
但其實,品飲威士忌,也是一種品味養成與美學提升的管道。
《威士忌聖經》作者Jim Murray這位威士忌權威,在形容百齡罈17年時,第一句話就直接開宗明義:「這款威士忌宛如一件藝術品。」不僅每每在《威士忌聖經》中得到97.5的至高評分,七度獲得「年度最佳調和威士忌」獎項,更曾奪下「年度最佳威士忌」的殊榮!由此可見Jim Murray對百齡罈17年的至高推崇。
美食本就是藝術創作的媒材之一,但美酒甚或是威士忌的藝術價值,卻較少為人所提到。而調和式威士忌中至關重要的調和工藝,就如同畫家用許多種顏色創作一幅畫般,首席調酒師也是在許多桶的麥芽與穀物威士忌之間,創作出理想的調和式威士忌這項藝術作品。

曾熙凱也非常認同調和式威士忌是款藝術創作,在他眼中,威士忌有著較其他酒類更為崇高的地位。「身為設計師,我會特別關注產品的設計與生產過程,而當我知道調和式威士忌的調和工藝有多複雜時,真心覺得那只能用神乎其技來形容!」曾熙凱在品飲百齡罈17年後補充道,「真正的藝術家非常難得,他不僅需要努力與機遇,更重要的還要有天份,才能創作出真正撼動人心的藝術品。而百齡罈17年就是這樣的藝術創作!」

百齡罈17年有著非常清澈的金黃琥珀色,在視覺上就已賞心悅目、頗具吸引力。淡淡地聞它的香氣,你會發現它糅合了醇厚、和諧、優雅及滑順等特質,有著一絲香草的清甜、橡木的清香與那神來之筆的煙燻味。首席調酒師其實是用氣味來辨識桶內的原酒,聞懂威士忌的香氣對品味威士忌相當重要。輕啜一口後,彷彿就像印證剛剛嗅覺帶給你的刺激,從味覺可以感受到濃郁且豐富多樣、蘊含香濃蜂蜜和綿密柔順的香草風味,還帶有一絲橡木和甘草的芳香。隨著酒液滑入咽喉,你更可以充分感受那悠長、清甜、滑潤的尾韻,那一絲絲的芳香久久縈繞不去。從視覺、嗅覺到味覺,成為一場屬於自我品味的探索之旅。

曾熙凱覺得百齡罈17年就像他的老朋友一樣,即便初次品飲,仍透發著熟悉的風味。而這位老朋友最近剛換上新裝,他覺得這樣的包裝在視覺上更為親和有精神,讓他迫不及待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這在他心中難得一見的藝術佳釀。
-禁止酒駕 酒後不開車 安全有保障-
via / 百齡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