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十一線上的台東長濱鄉,是極浪漫的所在,雲霧裡的金剛山,海稻田隨海風搖曳,還有間浪漫民宿「巴奈的家」,裡頭裝著主人莊志忠與太太徐青梅一路相互支持、很閃的回鄉夢。
長濱以阿美族為主,真柄部落是莊志忠的家鄉,徐青梅則來自長濱南端的膽曼部落,兩人是國中同學,一個誠懇內斂、一個熱情外放,先生是自帶美感的藝術性格,太太擅長溝通、規劃,從這對夫妻身上你會看見:夢想是用來實現的。
從一段平凡又偉大的愛情說起
在莊志忠心中始終有個信念:「人一生中要有自己的家,我爸爸蓋房子給我們住,我也要蓋給我的孩子。」從小跟著父親做水電工程,高中就讀公東高工木工科,他擁有一身本領,但為了清償家裡的債務,畢業後只能先選擇薪水穩定的軍職。出門在外常常會想:「外面沒有比較好啊?為什麼只能在外地工作?」
「真的很想回鄉,想開民宿,」莊志忠回憶起自己受訓時,剛好有機會去墾丁玩,當時第一次住民宿,「民宿有家的感覺,很舒服。」這個念頭在他心中慎重扎了根。返鄉不難,難的是留在家鄉生活。
有了目標,夫妻倆開始一步步規畫,徐青梅十八歲就在花蓮開店,將美容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在她的支持下,莊志忠解決家中問題後,退伍進入大型家電行擔任業務,訓練與客戶溝通的能力。業餘時利用收集來的木料創作立燈、崁燈等家飾,靈活的徐青梅就拿來當作客人療程包套的贈禮,成功將先生行銷出去,還因此接了不少委託裝修來小試身手。而當時花蓮正好開辦第一屆民宿培訓課程,莊志忠拉著太太一起去上課,就這樣,回鄉的路又近了一點。
當莊志忠回到長濱,家鄉展現了它的包容,鄉親們只要有工事需求都會交給莊志忠,「一開始牆還貼歪了,很藝術,」邊做邊練功,長濱民宿正盛的時期,不管是移居或在地人,有裝潢都找他,「當時很紅欸!一個工班有十六人,」如今夥伴們也出師了,各自獨當一面、開枝散葉。
2009年開始,觀光教父嚴長壽主持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接手經營長濱「余水知歡」民宿,用來培養原住民返鄉就業的能力,徐青梅正好搭上順風車,成為民宿第一任管家。「這片海我從小看到大,不懂有什麼好看,只覺得這地方怎麼有人來,而且房價還這麼貴!」想起當年心境的轉折,徐青梅說:「我是從客人身上,他們的感動和回饋,重新認識我的家鄉。」
某次,莊志忠隨公益平台到印尼峇里島參訪,「看到人家的度假村如何在傳統中創新,建築與文化結合,當下整個靈感大爆發,拿起手機猛拍猛記錄。」民宿的形象在他腦海裡越來越清晰。
背山面海,梯田裡的小山房
回來後他請教宜蘭大同不老部落的顧問潘今晟,梯田裡適合什麼樣式的建築?得到的答案是:呼應後方金剛山的山形。「在建築工程中,斜屋頂灌水泥最困難,所以我改以鐵皮搭建,上頭鋪竹絲、竹子,能有效隔熱、下雨時又不會吵。」
2018年民宿終於完成,但對他們而言,只有八成完工,每處細節總會因為日常所需慢慢調整。陽光灑落般的黃色屋牆,如小山的斜屋頂,完美融入長濱這片風景。建築內外運用大量木作,在面對山景的戶外餐桌享用早餐,木平台可隨意坐著望海、躺著看星星,屋裡屋外都能找到自己偏愛的角落。
巴奈的家不只是民宿,更是莊志忠的大名片,許多人住過就忍不住訂製家具,「客人會說,我要這個,一模一樣的。」墾丁的民宿、阿里山來吉部落的HANA廚房、成功鎮的成功豆花,也能見到他的作品。
巴奈的家
台東縣長濱鄉4鄰70-15號
0937-169979
FB:巴奈民宿
▶台東鹿野兩天一夜輕旅行!台式洗石子民宿「永安禾居」、星空下的柴燒晚餐等4大必去散策
來回台十一線的長濱日常
跟著徐青梅走逛長濱日常,長濱街上有間生鮮小舖,是與徐青梅同期的余水知歡管家宋美惠頂下老店經營,用簡單的木箱、貨架讓店舖井然有序,除了一般的生鮮與調味料,還販售在地人收成的蔬果、採集的田螺、年輕人的手作點心等。許多來長濱露營的人會到此補給,不用再大老遠帶來。
六月遇上各種李子盛產,宋美惠的生鮮小舖裡可見在地人當季收成的蔬果。
田螺是原住民餐桌上常見的佳餚,宋美惠說用炒的或煮湯都美味。
余水知歡民宿
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47-28號
0988-566788
FB:余水知歡民宿
拐個彎到翔美食堂午餐,每個鄉鎮都有家冰果室,而翔美就是屬於長濱人的青春年少。高雅玲回來接手父母的小吃店,樸實無華的滷味和炒飯是日常,飯是用父親種的米,吃飽再來一盤「飯冰冰」,在地紫糯米釀酒粕淋在雪綿冰上,這口味只有長濱才吃得到。
翔美食堂第二代老闆娘高雅玲。
翔美與烤茶地一起合作研發的新口味雪綿冰,淋上紫糯米釀酒粕,滋味酸甜。
翔美食堂
台東縣長濱鄉13鄰203號
089-832080
回到台十一線上,不要錯過路旁低調的巫弩克木屋,這裡適合沉澱心情。女主人石心怡身穿純白的連身圍裙,胸前一小塊圖騰編織,這些年她用自己的方式,將傳統編織轉譯成現代的語彙和需求。點一杯咖啡、上一堂編織課,木屋裡彷彿有魔法,「在編織的來回過程中,是一段跟自己相處的時光。」
巫弩克木屋取自石心怡母親的名字O'nok,有默默努力之意。
|
|
巫弩克木屋的主人石心怡,她喜歡在極簡中置入一點原住民的編織元素。
巫弩客木屋
台東縣長濱鄉134-1號
0988-451555
FB:巫弩客木屋
在巴奈的家後方,有一處美麗的露營地Kuniyu谷泥悠。營主黃政銘以父親之名Kuniyu,紀念他留下這塊地,再用自己與兄弟姊妹的名字將營地分為四區,面向太平洋,後面是長濱大圳,一旁巡水路的步道是他兒時與同伴的探險之路。
Kuniyu谷泥悠露營地的營主黃政銘,營地後方是農耕賴以為生的長濱大圳。
Kuniyu谷泥悠露營地
台東縣長濱鄉21-3號
0987-651391
FB:台東真柄谷泥悠Kuniyu露營區
在這些回鄉夢裡,除了他們赤手空拳的打拚,還有更多的牽成在裡頭,就像石心怡這些年在家鄉的體悟:「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過生活,只要在生活中我願意分享,就會有所得。」回到長濱,回到讓靈魂舒服的狀態。
作者:李佩書
攝影:李佩書
延伸閱讀
長濱金剛山裡「三間屋之蛻」,包棟坐擁一片山野與一望無際太平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笑台灣 2020夏季號《在風景裡住下來》 ,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