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專屬自己的浮世繪!日本《The UKIYO-E 2020》集結三大浮世繪美術館455幅作品

製作專屬自己的浮世繪!日本《The UKIYO-E 2020》集結三大浮世繪美術館455幅作品

你也能當浮世繪大師!長久以來浮世繪常用於商業、藝術品以及生活用品設計,鮮明畫風繪出了日本江戶時期的日常風景,道盡人生百態,因此不僅是重要的藝術遺產,更是珍貴的歷史紀錄。今年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為了讓民眾參與創作浮世繪的樂趣,在舉辦浮世繪收藏大展《The UKIYO-E 2020 ― 日本三大浮世絵コレクション 》同時,也推出線上互動遊戲「浮世繪產生器」(浮世絵ジェネレーターUKIYO-Enerator),讓你我只要動動手指發揮創意,就能成為當代浮世繪大師!

世界最高水準的浮世繪特展

為期兩個月展期的《The UKIYO-E 2020 ― 日本三大浮世絵コレクション》 ,展覽集結了日本三大浮世繪蒐藏機構—太田記念美術館、日本浮世繪博物館、平木浮世繪財團旗下約450件藏品,其中包含了3件日本重要文化財、115件重要美術品,作品出自浮世繪始祖菱川師宣、喜多川哥麿、東洲齋写楽、葛飾北斎、歌川豊国、歌川広重、歌川国芳等60位知名繪師,歷史橫亙17至19世紀之久,也讓本次展覽被譽為是世界最高水準的浮世繪特展。

The UKIYO-E 2020活動主視覺

從初期浮世繪、錦繪的誕生、美人畫、 浮世繪多樣畫表現到自然界描繪等主題著手,看一次展覽就儼如閱覽完整浮世繪史。起源於延寶年間(1673~81)的浮世繪,早期多是以美人為中心的風俗畫與風景畫,並逐漸開始擁有墨色、丹繪、紅繪、紅摺繪等色彩表現技法; 像是繪師石川豊信以紅繪技法的經典作品《花下美人》便是融合了上述技法的漆繪來創作。

photo-1585159812874-5b84415c0091

ex02_02

(左起)石川豊信《花下美人》、鈴木春信 《風流うたひ八景 紅葉狩夕照》

隨後進入18世紀,浮世繪主題開始變得多元,蔚為風潮的錦繪(彩色印刷的木版畫)也在此時期誕生。人物繪畫風格也發生變化,由原本虛幻人偶風格轉趨寫實。緊接著的美人畫改良風潮吹起,鳥居派代表鳥居清長與當時專畫楚楚可憐少女風格的鈴木春信不同,他吸取北尾重政的特色,將美女改為修長玉立、寫實健康的女性形象,具備開朗華美神韻。同時期的喜多川歌麿也以纖細高雅的筆觸繪製了許多以面部為主的美人畫。

Ferryboat_on_the_Rokugo_River_by_Torii_Kiyonaga

鳥居清長《六郷渡船》

歌川豐國所繪的《役者舞台之姿繪》歌舞伎全身圖系列也在此時期受到矚目,他與弟子更一躍形成浮世繪最大畫派「歌川派」。而後,葛飾北齋 (葛飾北斎) 《冨嶽三十六景》系列、歌川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等大作則確立了浮世繪中「名所繪」風景畫風格,更進而對近代西洋藝術史造成直接影響,引起Japonisme旋風。而本次展覽另一看點則是將同時展出三大浮世繪系列逸品,包括鈴木春重《雪月花》、東洲斎写楽《曽我五郎と御所五郎丸》以及歌川国芳《蛸の入道五拾三次》。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斎《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由於機會難得,預計將會吸引不少人潮前往。為了控制人流,確保觀賞品質,主辦單位謝絕現場購票,如欲參觀一律採取網路購票。票價為800日圓至1,600日圓不等,詳情可至官網查詢。

用浮世繪產生器打造自己的浮世繪畫作

當然,浮世繪創作世界博大精深,為了讓一般人快速了解浮世繪魅力,展覽主辦也開發「浮世繪產生器」,只要動動小巧思,就能在短時間創建一幅專屬自己的浮世繪巨作!

未命名-2_8

進入浮世繪產生器頁面,便能看到主辦單位將多張知名浮世繪拆解成背景、人、動物、鬼怪、其他、文字等元素,讓大家可以隨心所欲選擇元素的組成和擺放位置。產生器還支援了元素放大、複製、鏡射、多種字體與自選顏色等功能,對於設計與編排版面而言相當自由。完成帶有自我風格的獨特浮世繪後,也能夠下載兩種尺寸的圖片,並分享到Twitter和Facebook,邀請更多朋友一起同樂。製作浮世繪點此進

浮世繪產生器官方示範圖-

The UKIYO-E 2020

展期:2020.07.23(四)~2020.09.22(二)

地點:東京都美術館(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8-36,上野動物園旁)

開館時間:開館日09:30~17:30

https://ukiyoe2020.exhn.jp/

文/Mei Chi

編輯/Ian Liu

資料來源/ukiyoe2020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文博會前進臺南!展現寶島文創百面,文化策展與品牌商展如何並重?專訪總策展人羅健毓、商展總監黃昱禎

2024文博會前進臺南!展現寶島文創百面,文化策展與品牌商展如何並重?專訪總策展人羅健毓、商展總監黃昱禎

自2010年開始,由文化部主辦、一年一度的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是臺灣為發掘創作新秀、讓創意變現所舉辦最具代表性的文創博覽會。而今年的文博會充滿挑戰,第一是因為移師臺南,兩大展會需共用大臺南會展中心的空間,第二是籌辦執行期僅有半年。La Vie 特別專訪總策展人羅健毓與商展總監黃昱禎(Apple),聊聊在巨大時間壓力之下,文化策展與品牌商展兩大展會如何做到內外呼應,成功將此屆主題《寶島百面》(pó-tó pah-bīn)精神完整演繹,貫穿整個會場空間與活動內容。

對於年年舉辦的大型會展,大眾自然會有更高的期待,特別是文博今年首次在臺南登場,羅健毓直言,「這次辦在臺南其實很像回到最一開始舉辦文博會的狀態,也是第一次在整個策展執行團隊裡設立『商展總監』一職。」她邀請曾策劃大型插畫博覽會的Apple擔綱,「從一開始我們就建立了良好的共識,可以說是一拍即合,緊密聯繫與 開會也更加確定彼此的默契來源:皆希望商展、文化策展並重,攜手創造新型態的會展!」

展覽的大主題《寶島百面》確實同時展示了雙方的特色——「百面」從臺語發音「pah-bīn」來看,意為「百分之百、充滿信心」的絕對肯定,站在商業品牌經營的角度就是指品質優良的「掛保證」;而從華文字面來看,則可視為「寶島充滿百變的多樣性」,其「多樣性」的構成,不僅是文化上,更是IP創意、文創品牌的多元蓬勃。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主視覺設計由臺南新銳設計團隊「毛毛雨設計」操刀,以3個臺南代表性歷 史場域及文化資產:孔廟、傳統工藝金銀細工、後壁崁頂特有無形文化資產射火馬,轉化為視覺圖形輪廓,讓大眾更 了解在地民俗文化。(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文化策展分為「那聽那行」、「那看那記」、「那會按呢」3大子題區塊,分別以歷史走讀、記錄展示、展演論壇3種方式呈現,藉由不同的策展形式,突破會展中心空間的侷限。

商展策劃也呼應了文化策展內容,同樣呼應寶島百面,從各參展品牌論述將其分為寶島氣味、寶島色彩、寶島韌性、寶島原生與寶島工藝。Apple分享,「在評選深入瞭解各品牌的過程裡,發現許多品牌的內涵樣貌都讓我們驚豔不已,像在『寶島氣味』這區中的郁郁、Take a Snooze瞇一下,都是以臺灣在地的氣味作為發想設計,如臺灣茶、臺灣特有種植物等,透過香氛讓全世界更認識屬於臺灣特有的島嶼氣息。」

(圖片提供:研石造物)
「寶島韌性」展區中來自花蓮的研石造物,以石材產品詮釋不同面貌的大地美學。(圖片提供:研石造物)
工藝品牌木子到森,以木材結合羊毛氈、紙漿等媒材,製作生活器物傳遞 溫暖。(圖片提供:木子到森)
工藝品牌木子到森,以木材結合羊毛氈、紙漿等媒材,製作生活器物傳遞 溫暖。(圖片提供:木子到森)

將展場限制化為亮點 文化與品牌環環相扣

但文化策展與商展的組成與需求很不一樣,過去的展區皆是壁壘分明,這次彼此之間如何協商融合?羅健毓解釋,「會展中心一樓場域主要留給參展的品牌們, 我們讓文化策展走進商展,消化商展難以使用的空間。」Apple 回應,「雖然商展籌劃是從外到內,先廣發徵件再謹慎評選,和文化策展是從核心概念開始再輻射出去的策展方式截然不同,但在以『服務』為前提的共識之 下,將兩者的願景和資源整合為 一的過程其實相當過癮。」

(圖片提供:郁郁)
「寶島氣味」展區中的郁郁,以臺灣茶、山林的氣味為發想,調配出一系列臺灣特有的香氛產品。(圖片提供:郁郁)
香氛品牌山霧以 「將山林的療癒帶回生活」的理念,打造療癒系的香氛商品。(圖片提供:山霧)
香氛品牌山霧以 「將山林的療癒帶回生活」的理念,打造療癒系的香氛商品。(圖片提供:山霧)

Apple形容這次只有一個大展場,觀展的體驗像是跳進兔子洞,無法預期下一步會出現什麼!這屆商展有近550個參展品牌,攤位數接近700個之多,逛完全部的攤位,也如同看到了當代臺灣文創的輪廓。

而包夾於其中的文化策展「那看那記」一樓的展區之一,即以近年常與藝文領域聯手創作的東和鋼鐵,和同樣從臺南出發、外銷歐洲的源源鋼藝,兩個家族三代人的故事為例,論述世代之間的對話、拉扯至最終的融合,是臺灣在地品牌代代傳承、面臨轉型時,不可忽視的過程。展區現場兩品牌共同以鋼的材質特性,打造文化策展在商展的呈現:一座6公尺高的裝置藝術,正好點亮了商展鮮少運用到的挑高空間處,成為展場的一大焦點。

東和鋼鐵將攜手源源鋼藝,在文博會現場創作6公尺高的裝置藝術。(圖片提供: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
東和鋼鐵將攜手源源鋼藝,在文博會現場創作6公尺高的裝置藝術。(圖片提供: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
(圖片提供:源源鋼藝)
「臺南起家厝」專區中的源源鋼藝,品牌三代傳承,為愛喝飲料的臺灣人創造了隱藏式吸管杯。(圖片提供:源源鋼藝)

一樓的另一區則以「價值的追求」為題,緊扣臺南為臺灣民主聖地,「我們用報業的經營、報紙的標題,讓大家快速意識到臺灣人所擁有的發聲的自由,即使站在不同立場,這些聲音,都能為未來的臺灣帶來力量。」羅健毓說明,這也正好很符合商展百家爭鳴,匯集人潮與各種講話聲響的場域特色。

博仁堂參與「那看那記」展區展出,圖為博仁堂的手抄醫書。(圖片提供:博仁堂)
博仁堂參與「那看那記」展區展出,圖為博仁堂的手抄醫書。(圖片提供:博仁堂)

越往場館裡面走,驚喜也越是湧現,三樓有以臺南的奇美博物館、千畦種子博物館、土星工作室的案例,探討人們如何定義臺灣人、如何產生「認同感」的議題展區。最後讓觀展者不知不覺就走上了棒球場的投手丘和時尚伸展台長長的Runway,「當聚光燈一盞盞接連打在身上,迎面而來的螢幕播放著所有文化策展和商展IP、品牌的影像,你彷彿化身舞台上的主角,也成為了寶島百面中的一個面向。」

印花設計品牌什物 a kind of café,以富有風格的印花插畫應用在織品配件中。(圖片提供:什物 a kind of café)
印花設計品牌什物 a kind of café,以富有風格的印花插畫應用在織品配件中。(圖片提供:什物 a kind of café)
(圖片提供:明順玻璃行)
「寶島韌性」展區中的明順玻璃行,運用傳統壓花玻璃的再生再製,串聯 世代共同回憶。(圖片提供:明順玻璃行)

走讀路線遍及大臺南 限定插畫與表演接連登場

當然驚喜不僅在室內展場,「那聽那行」將展區延伸至整個城市中,「我們希望將臺南歷史變得更生活化跟常民化,和風尚旅行合作,以走讀路線帶大家實際走入歷史空間。10條路線以沙崙車站為軸線,延伸到整個大臺南,以曾文溪為界的『溪南』、『溪北』區域,主題還有糖業、水文、文學、飲 食等,非常豐富。」

行動歷史教室沒有時間場次的限制,有專家錄製數位導讀歷史背景故事,並為了鼓勵民眾多走訪不同地區,特別邀請「國插」馬來貘為10條路線中的10個場景,繪製一組全新的插圖,走到特定地點就能透過手機App蒐集限定款插畫。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那會按呢」的展演組合也十分有看點,文博期間會有一台moving stage在臺南市區趴趴走宣傳,到了表演時間,便停在會場外化身鐵獅玉玲瓏、兩大變裝皇后家族競賽的演出舞台。

在會場外還會搭架兩座高塔,屆時將由 Slackline Formosa臺灣專業走繩團隊的創辦人吳冠緯(也是國際走繩競賽的評審長)表演高空走繩。更有一樓商展的大小舞台請品牌談授權、IP創作者分享斜槓多元身分的經營,與三樓的常民文化論壇講座,如此精彩的節目,讓羅健毓與Apple都直呼如果只來參加一天太可惜了!她們都建議大家起碼連來兩天,「第一天早上就先到喜愛的IP攤位抽號碼牌,接著悠閒地逛文化策展,傍晚去品嚐在地小吃,最後再去大臺南展區。另一天白天跑走讀路線,晚上跑酒吧!」

戶外百面之城模擬圖。(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文化製造機」模擬圖。(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

羅健毓

現任宜東文化創辦人兼執行長。擅長以「敘事研究」入題,結合當代藝術的視覺創作為展示手法,連結物件與當下的記憶;透過議題轉化創造出新的脈絡,不只活化了既有物件,也讓觀眾心中對議題產生新的生命投射,開創議題策展的多元面向。同時熟稔於在地文化特色與藝術展演的結合,透過節慶行銷與異業合作的專長,協助藝術創作者面對國際,帶動城市與地方的連結。

(圖片提供:黃昱禎)
(圖片提供:黃昱禎)

黃昱禎

BOMBOM Co., 負責人。過去曾在設計媒體與文創園區服務,因創立藝文刊物《點讀華山》而步入插畫這個美好的領域,至今個人身分持續以各式顧問服務與活動策畫等方式,鼓勵創作者突破,陪伴創作者成長。BOMBOM Co.,團隊除韓國品牌代理與臺灣插畫家經紀業務外,同時經營一家藝文咖啡館 cafe BOMBOM,每個月與不同的插畫家合作主題展覽,以點、線、面的方式串聯臺灣圖像的各種美好。

文|黃阡卉
圖片提供|宜東文化、山霧、什物a kind of café、郁郁、木子到森、博仁堂、研石造物、明順玻璃行、源源鋼藝、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黃昱禎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8月號《現代遊牧在路上》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Ioan De Moisa)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Gathering at the Beginning of Life)於台北安卓藝術登場,展出其30幅近期創作的繪畫。他以自然景色為題,延伸出生命哲學、戰爭局勢等議題,對人與自然提出永恆答問。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伊萬・德・莫伊沙(Ioan De Moisa)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於台北安卓藝術登場。(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誰是伊萬・德・莫伊沙?

伊萬・德・莫伊沙來自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目前居住並工作於克盧日-納波卡。他的作品主要以風景與人物群像為主題,探討人與自然的交互關係。莫伊沙的風景畫雖然具備明顯的地理特徵,但其實隱喻著人類生命經歷的內在片段,成為他「自我探索」的起點。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伊萬・德・莫伊沙。(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莫伊沙的作品充滿情感,強調圖像背後的意涵多於表面的結構,期望透過繪畫步入精神領域,如同高更般地對生命提出永恆的詰問:「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將往何處去?」這些問題貫穿於他每一件作品之中,深刻反映了他的藝術哲學。近年來,莫伊沙旅居印尼峇厘島和非洲多國,創作一系列粉彩與水彩作品,如同日記般記錄著他的異國行旅,與他在克盧日畫室完成的大幅繪畫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發展的互文關係。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莫伊沙期望透過繪畫步入精神領域,強調圖像背後的意涵多於表面的結構。(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近來莫伊沙旅居印尼和非洲多國,創作一系列粉彩與水彩作品,如同日記般記錄著他的異國行旅。(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告別》:寒冬景象隱喻反戰意識

莫伊沙的作品經常描繪冬季景觀或海洋,這些畫作中孤獨的身影和結伴同行的旅人意象時常出現。對他而言,冬日雪景和海洋所散發的無限延伸感,象徵著一切事物的消融與隱沒。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莫伊沙的作品經常描繪冬季景觀或海洋,這些畫作中孤獨的身影和結伴同行的旅人意象時常出現。(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冬日雪景和海洋所散發的無限延伸感,對藝術家而言象徵著一切事物的消融與隱沒。(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2024年的新作《告別》捕捉了冬日雪地上兩人行走的蕭瑟景象,畫面中枯木在冷風吹拂下與烏雲壟罩的天空形成了一種感性的對話。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告別》(Farewell)。(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這幅風景畫不僅描繪了特蘭西瓦尼亞典型的嚴冬,也隱喻了羅馬尼亞與烏克蘭接壤地區進行中的戰爭局勢,向所有因戰爭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們致敬。畫面右下方未被白雪覆蓋的土地與其上的枝葉,透露出大自然的生機,或許也象徵著人類世界不滅的曙光。

《生命樹》:引用傳統習俗訴說生死循環

另一幅新作《生命樹》更精確地傳達了莫伊沙一直強調的主題:「生與死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循環。」畫中一名男子虛弱地倚靠在一棵花朵盛開的樹幹上,臉龐幾乎消融其中。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黑白炭筆與藍色粉彩的筆觸,流露出一股靜謐的詩意,象徵著死亡的寧靜與美麗。在羅馬尼亞的傳統習俗中,人們會在冬季末尾焚燒枯萎的植被,以創造孕育新生的沃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自然奏響了重生的交響曲,冬日的殘跡也在死亡的火焰中消逝。透過這個儀式,我們能夠領悟到死亡最終是在宣告生命本身的永恆本質。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相會於生命之始》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個展!《相會於生命之始》展出30幅新作,從風景畫洞察生死詰問
《相會於生命之始》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安卓藝術)

伊萬・德・莫伊沙《相會於生命之始》

展覽日期|2024年8月9日-2024年9月12日

展覽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