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集結30家畫廊、600件藝術家作品

伊戈爾・多布羅沃斯基,藝術家與作品,田奈藝術。

2020第六屆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於8月27日到8月30日在台北松菸誠品行旅舉辦。本屆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以「URBAN TAIWAN 台灣潮」為軸心,整合台灣在地重要藝廊、潮流藝術家、藝術獎項、藝術市場與學術性講座,讓所有參與的觀眾從策展、藝廊、論壇這三大區塊,深入體驗藝術生活。

2020 ART FORMOSA四大亮點

一、「台灣潮」,共24位台灣本地最具知名度的潮藝術家,網羅塗鴉、公仔、繪畫、雕塑等等形色萬千,絕對是年輕藏家最愛的時尚焦點。

二、台南新藝獎八位得主作品,台南新藝獎近年來已與台北獎、高雄獎齊名,作品囊括錄像、裝置、繪畫、觀念等等。

三、為社會公益與回饋社會,由紅心字會公益展特別展出百位名人手模,以及票價特別優惠身心障礙人士觀賞等,全部所得捐為公益。

四、「潮藝術論壇」,邀請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劉維公、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所專任副教授 李錦明與明潮雜誌攝影主編 高政全,從次文化圖像的起源開始探索塗鴉的演變脈絡,到台灣街頭非法塗鴉行為的意義,以及21世紀科技與藝術的發展趨勢觀察。


由於80年代台灣自由風氣興起,對藝術的想像不再侷限於畫布,街頭塗鴉、潮流公仔逐漸被視為藝術的一部份,目前更是台灣藝術市場主流,不論是單筆或總交易額都不容小覷。「URBAN TAIWAN台灣潮」以台灣潮流藝術家為亮點,匯聚24位台灣潮流藝術家,包括八個才、大腸王、王建揚、江鳥、呂英菖、昆虫好朋友、林軒毅、降矢倫次、張騰遠、陳信宏、傅星翰、黃立志、黑雞先生、楊宗嘉、葉姿吟、龍阿水、謝承憶、Disk Graffiti、LALATOY、Marta Zawadzka、Philip Leehand、Song頌君、TT. M 龜獸人、Villain zone toys等。面對美國Keith Haring、Kaws、Shepard Fairey、英國Bansky與日本村上隆等國際知名暢銷藝術家,台灣潮流藝術家也展現不容忽視的實力,前來大舉攻佔藝術市場。

班克斯,愛心 鼠,50.8 x 40.6 cm,油布噴, 2015。曜畫廊。

本屆參展畫廊共有30家,網羅國內推廣潮流藝術的重要台灣畫廊,如傳承藝術中心、城市記號創意整合行銷、新苑藝術、曜畫廊、田奈藝術、Lili art、美和畫廊 & 行云藝術、原顏藝術、伊日藝術計劃等。其中,「城市記號創意行銷工作室 CITYMARX」成立於 2007 年,由鄭子靖、高政全、林軒毅創辦,他們不僅是西門町許多美麗塗鴉的推手,更被國外媒體選為「世界五大街頭 藝術城市」,吸引眾多國內外塗鴉迷朝聖打卡。團隊將用來自街頭的多年經驗,以奔放的對比色彩、高端的噴繪技巧與細膩視覺性塗鴉語言,傳散叛逆不拘的新藝術精神及震撼能量。

伊戈爾・多布羅沃斯基,藝術家與作品,田奈藝術。

台北國際潮流文化的資料庫,毫無時差走在潮流尖端的田奈藝術,帶來波蘭伊戈爾・多布羅沃斯基和蘿絲・范・代爾夫特等人的作品,在台灣島嶼展現融合各種不同文化的多元潮藝術價值觀。負責人黃瀞誼表示:「亞洲潮藝術已不容忽視,尤其潮藝術的聯名效應會持續壯大潮藝術家之間的聲勢。潮藝術在亞洲的發展我認為會持續看漲,但重點是大家都在等待下一個KAWS會是誰?而發掘下一顆如KAWS般耀眼的潮流藝術新星,更是田奈藝術的野心。」


在學術性講座方面,「潮藝術論壇」側重於台灣潮藝術的發展與趨勢,邀請具有多年經驗的資深記者與學者講談。城市記號創意行銷工作室創辦人之一的高政全先生,將分享非法塗鴉客街頭行動的反思,及12年來街頭塗鴉行動的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李錦明副教授,以台灣次文化圖像連結後殖民主義相關論述出發,結合策展與創作行為,嘗試探討全球化之下,個體與文化主體間的依存關係和流變問題。還有重磅級人物──前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教授剖析街區塗鴉藝術到融合AR與VR的沈浸式藝術的演變,透過21世紀科技與人工智慧的創作模式,隨著5G時代的來臨,未來將如何應用於藝術推廣、教育、畫廊等。

2020 ART FORMOSA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以「URBAN TAIWAN台灣潮」為策略,扣緊大眾文化與街頭文化,在盛夏捲起台灣潮藝術旋風,用國際潮藝術攻入老饕藏家們的高端品味,並一舉擄獲新世代年輕藏家與時尚達人的心。

2020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貴賓預展(僅限邀請)|8. 27 Thu 1830 – 2130

公眾展期|8. 28 Fri 1100 – 1900,8. 29 Sat 1100 – 1900,8. 30 Sun 1100 – 1800

地點|誠品行旅 eslite hotel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98號

更多展覽資訊,請參考官網

via ART FORMOS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一座「理想的城市」是什麼樣子?藝術是否能促進生命的循環與再生?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透過木構沉浸劇場、義式迷宮花園、經典文藝復興畫作等展出,以當代手法回應理想城市的定義。

當代的「理想城市」為何?

2025大阪世博會義大利館主題為「L'Arte regenera la vita」(藝術使生命重生)。義大利館表示,藝術的定義很廣泛,而創造力更是不拘一格的;而義大利設計之所以享譽全球,正是因為他們「用手思考」的創意力。該展館由建築師Mario Cucinella設計,秉持著「以現代手法重新詮釋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概念,打造劇院、廣場和花園等場域,並於曲面牆展示文藝復興時期作品《The Ideal City》。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The Ideal City》是三幅極其相似的畫作,其作者被推測為不同人,但至今未能確定作者身份;畫作誕生於15世紀左右,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完美城市比例的理論。義大利館期望《The Ideal City》的展出能引發觀眾反思人類、自然、永續性與生活,重新想像一座「理想的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木造沉浸劇場、義式迷宮花園

觀眾將穿越一座大型門廊來到義大利館,展開他們的體驗。以木材建成的劇院,展示著義大利的藝術、工藝與文化故事;展館頂樓則是以當代視角重塑經典的義式迷宮花園,工整的幾何設計中,裝飾著雕塑、噴水池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館內的每個物件,無論是材質上、設計上、技術上都經過精心規劃,能在世博會結束後被再生再利用,無需進一步處理;這也呼應了義大利館的主題「藝術使生命重生」。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大阪世博義大利館模擬圖(圖片來源:Italy Expo 2025)

梵蒂岡館同步登場

此外,本次大阪世博的梵蒂岡館也由義大利館主辦,設置於義大利館內,是為世博會歷年首見的情形。在展館中,梵蒂岡將帶來卡拉瓦喬的名作之一《Deposition》(埋葬基督),該作象徵著愛、虔誠和信仰的改變力量,並在建築師Mario Cucinella所設計的空間中,凸顯出對於希望與和平的願景。透過展覽和藝術裝置的獨特視角,梵蒂岡館期望將「美」化為催化劑,團結人們走向精神復興的未來。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2025大阪世博「義大利館」建起木造劇院與迷宮花園,用現代手法詮釋經典
Caravaggio, Deposition(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此外,梵蒂岡館也特別設計了充滿日式風格的視覺識別,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化與西方天主教元素,將聖伯多祿大殿與日本的太陽標誌結合,傳遞普世流通的視覺語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隨著2025大阪世博開幕日將近,各參展國也紛紛宣布自家展館的建築設計與展覽亮點,其中瑞士館以充滿特色、輕盈通透的球體建築而備受矚目,更將以經典卡通《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為主題帶來一系列展出。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3大亮點整理

01/4大展區將科技融入藝術體驗

瑞士館以擴增人類(Augmented Human)生命(Life)星球(Planet)為題,在一座座透明泡泡中展現創新與創造力。場館共分為4大展區:

第一展區展示一系列巨大的剪紙裝置藝術,空間中散發著Firmenich特別為瑞士館設計的香氛,週遭環繞著壯觀的瑞士自然風景;第二展區邀請訪客分享自己對未來的願景,並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這些想望化為充滿活力的藝術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一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二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第三展區每兩個月會更換一次,呈現當今的技術進步與突破,展間設計為未來主義風格,描繪出一個結合藝術與科學的虛構未來世界;第四展區則強調瑞士的文化面向發展與創造力,最後遊客還能帶走許多瑞士紀念品,如木製玩具、地區限定口味的KitKat、雀巢咖啡等。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第三展區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紀念品商店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02/綠意盎然的超輕型球體建築

瑞士館由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打造,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場館由五個綠意盎然的球體組成,場館內外都種植了大量植栽。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共有兩層,分別選用不同顏色的材料,外層為亮色的ETFE、內層色彩較暗,營造由外而內的觀展體驗。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Manuel Herz建築事務所以融合自然與文化、自然空間與人造空間為目標,在場館內外種植大量植栽(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這些球體為空心的充氣結構、以鋼架支撐,外殼總重只有400公斤(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同時,瑞士館也將成為世博會上生態足跡最小的展館。這些球體外殼的總重量僅有400公斤,是傳統建築外殼的1%,只需兩到三輛載貨腳踏車就能運送。不僅如此,這些材料還可以回收,在世博會結束後重新製作成家具等產品。

03/《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主題企劃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雖然是瑞士文學作品,但相信多數人都是從日本版卡通認識這個故事;也因為如此,這齣作品成為本次大阪世博瑞士館的焦點之一。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也是本次瑞士館的主題之一(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位於瑞士館頂樓的「Heidi Café」,提供結合日式風情的瑞士特色料理,並搭配精選的瑞士葡萄酒;員工則身穿瑞士品牌BALLY的制服,以多國語言接待訪客。

2025大阪世博「瑞士館」將登場!泡泡般輕透的球體建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成展覽主題
場館頂樓的「Heidi Café」模擬圖(圖片來源:Vitality.Swiss)

另外,瑞士館也將於4月22日舉辦一場特別放映活動,以《My Name is Heidi》(私はハイジです)向這位阿爾卑斯山的少女致敬。這場展演由日內瓦藝術設計學院(HEAD)製作,結合時尚、平面設計與動態影像,連結過去與現在,將主角小蓮重新塑造為具有當代意義的經典角色。

根據瑞士館團隊宣佈,場館結構將於2025年1月全數完工,而內部裝修則則預計於3月中完成。

2025大阪世博

日期|2025/4/13–2025/10/13

瑞士館官網|https://vitality.swiss/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