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皮皮件耐用美觀,是不少人日常穿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製革工業對環境的破壞也不容小覷,是許多注重環保的設計師亟欲參與解決的問題。今年,來自越南的新銳設計師Uyen Tran,在2020年的創新設計競賽(Bio Design Challenge)中,以蝦殼、咖啡渣等廚餘,打造「Tômtex」皮革系列,不僅在競賽中獲得「最佳質感設計」的殊榮,也為陳年問題帶來一線曙光。
出身越南皮革紡織重鎮峴港的Uyen Tran,獨自到美國求學期間,一直不斷找尋新的環保素材,但都找不到。期間,他發現現代紡織產業對環境的污染極大,化纖製造的衣服很難分解,細小的聚酯纖維車縫線也經常流入海中,而皮革的製程對環境的汙染更是嚴重。

精緻美麗的皮革,無論是什麼皮革,為了讓皮革變得柔軟、容易縫製設計,都要經過鞣製過程才能使用。鞣製過程一般分為鉻鞣、植鞣和半植鞣,植鞣過程會以植物萃取的丹寧酸做為植鞣劑進行加工,雖然較為環保、且成品美觀,但植鞣革耗時昂貴,且質感較硬,變化性又少,無法大量生產,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的皮革都是鉻鞣皮,不過鉻對環境的破壞非常巨大,對於人的健康也十分有害,因此多年來一直有設計師在尋找替代方案。

與此同時,她發現每年全球都有800萬噸的海鮮外殼和1,800萬噸的咖啡渣被丟棄,因此她決定要變廢為寶,好好利用這些看似無用的廢棄物,為環保敬一份心力。於是她向當地咖啡館索取咖啡渣,再與一家越南供應商合作,對方提供她蝦殼、蟹殼和魚鱗等海鮮廚餘,以萃取出甲殼素。甲殼素具有柔軟和堅韌的特性,近年來已有許多設計師藉此打造出不少創新材料。

Uyen Tran將所有材料混勻,用木炭、咖啡和鍺石等天然素材作為染料,賦予皮革多樣化的顏色,並將混和液淋在以黏土打造的模具上風乾數日定型。如此就不需要再開發模具製造碳足跡、黏土不僅可以不斷重新利用,皮革上的紋路變化也能更多樣。
「Tômtex」皮革系列防水、輕薄、耐磨、柔軟,還可機縫,最重要的是,這是可分解的材質,當皮革壽命走到盡頭,還能讓它再次回歸大地,滋養更多生命。



文/Mei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