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為仲夏而生的裝置藝術祭典,近期嘉義布袋海景公園轉化原先海濱場域地景面貌,藉由「嘉義布袋追光逐影藝術季」的開展,為原先空曠偌大地域穿上了璀璨新衣。為推廣嘉義觀光,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為期三個月的藝術季,除了原先佇立於此的高跟鞋教堂,亦邀來范承宗、林建華、曾令理與高德亮4位台灣、澳門藝術家,分別以竹子、木材、木片、鐵材、編織繩、雷射光等素材創作地景作品,闡述布袋漁港豐富海洋、曬鹽印象。
策展人蘇民整合創新跨界團隊,以布袋日之光彩和海之波紋,加上漁港的人文風情,透過藝術觀點跟視角,編織出一場光與海洋、人與地景的視覺饗宴。除了白天夜晚視覺感受大不同外,能夠穿梭互動的特性,也讓人在其中展開一段光與影的對話。
范承宗《龍宮》
常以竹子為創作媒材的台灣地景裝置藝術家范承宗,此次則帶來承襲海獸之美的《龍宮》,其靈感源自台灣海域有豐富的魚、蝦、蟹、螺、貝等海洋生物,范承宗將多種海洋生物的造形特徵揉合在一起,並以竹、木、繩材進行構築與編織,創作出樣貌特殊且具有儀式感的空間地景裝置。
高處 4.5 公尺的裝置,入夜後亮起忽明忽滅的光線,宛如呼吸頻率般的意象,讓其看來有機十足,像是一頭潛伏在夜裡等待甦醒的巨獸,將引領島民神往海洋故事裡的神秘龍宮。
林建華《風之晶》
由藝術家林建華創作的《風之晶》,以鹽晶體的造型敘述著往日布袋的鹽業風貌。布袋鹽產業已成回憶,而海風與驕陽仍在,因此作品希望以永續、友善環境的方式,在基地詮釋鹽產業的記憶。
裝置作品採桃花心木創作,發想自鹽結晶的錐形框架連結成桁架結構,自由地串接延展。內含木薄片風動模組,當海風吹拂時對應風向與風力強度轉動,追光逐影也是追風逐影,布袋的喃喃絮語。
曾令理《波之間》
以「波 Wave」為概念發想,強調與地共構拔地而起的力量,裝置以200根柳杉角材佈出曲面波形,三組重複單元旋繞出一個內部為空的裝置。外部可感受到曲面拔地而起的力量,走進內部則能感受到神聖凜冽感,伴隨木頭的香氣光線從狹長的縫隙中透出,虛實之間有著精采對比。
高德亮《草原座標 lite》、《星火》
以紅色水平雷射光來回掃描自然環境,在草間、在樹上,冷硬的人造光柔化成富有生命感的流動光線,彷彿徜徉在一片紅色閃爍的光海之上。兩組作品以測量用的紅色雷射光掃描自然環境,透過自然物質有機的形態,讓冷硬的人造光柔化成富有生命感的流動光線, 並呈現出自然物質的多重連結與切面。
不斷升高升低的紅色光點如同樹林中流竄螢火,並隱喻著自然生命中內在的能量流動。 而《草原座標life》更突破過往系列,從草地延伸至觀眾身體上方,創作更為沉浸的觀賞體驗。
|
|
嘉義布袋追光逐影藝術季
日期:2020.07.25 (六) - 2020.10.04 (日)
地點:嘉義布袋海景公園(嘉義縣布袋鎮西部濱海公路65號)
Photo credit: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李易暹、余梓勤
via 雲嘉南、范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