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9月號《一起為地方設計吧!》
鄭宗龍把房子賣了,現在住在山上的民宿裡,而他的新作《定光》,就是汲取自然聲響與身體形象的創作。雖然說是《定光》發想在先、入住山裡在後,但回溯他嚮往自然的因子,已經很久很久了。
「我突然想住進山上,我覺得住在大樓有一種被束縛的感覺。雖然說心遠地自偏,但我實在沒有那個能力。」看似衝動的決定,鄭宗龍其實起心動念已久,過去總癡迷BBC Earth關於阿拉斯加北邊居民、自給自足生活的影集,令他想到梭羅的《湖濱散記》,那是他一直嚮往的美好生活。
|
|
今年初接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後,鄭宗龍立刻帶團飛往歐洲巡演,而同時刻的台灣,他的房子也悄悄出售。回台後他偶然在淡水山上看到一間民宿,決定住兩個月試試,「兩個月之後發現好像還不錯,那就再住兩個月,哈哈。住一住我就問老闆,是不是可以住到年底?」早上看得到藍鵲,下雨時吵得不得了,他最近還能夠聽出風的路徑,「不是不想上班,但我每一天都不想下山,哈哈,我想我是真的很喜歡住在山上。」
小說裡有隱居山林的仙人,但現實裡雲門總監也是凡人,「為了賣房子的事,我媽到現在還在唸。」藝術家的思維,或許擁有相同頻率可以共振,和他聊起日本名導是枝裕和每次要寫劇本時,也都會住進旅館,他竟也舉一反三,笑說《在路上》的作者傑克‧凱魯亞克也是如此。突然,他愣了一下,「真的欸,我就是住在民宿裡編這個作品。」
有序而純粹的自然聲響
他口中的作品,就是10月即將登上國家戲劇院的《定光》。「我一直在想,舞蹈的美好對我來說到底是什麼?」小時候無拘無束、哼哼唱唱的瞬間,總會浮現在他眼前,不需要任何外力或造作,舞蹈和音樂就能在身體上得到滿足。這個悸動一直埋在心底,直到2018年他認識了旅美作曲家張玹,開始有了變化。同對佛教有興趣的兩人,在林強提議下,創作時一天抄一篇佛經,某天突然看到了「錠光佛」的概念,祂出生時會大放光明。鄭宗龍頓時有了一些想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光芒的感覺,當你在舞蹈、哼歌、很忘我的時候,當你的聲音跟身體合一的時候,那是一個人最光明的時刻,沒有雜念。」他將神明名諱加以轉化,《定光》從此確定。
邊唱邊跳的舞作,鄭宗龍並非沒有做過,早在2016年的《十三聲》,他就把童年萬華市井的雜亂聲響搬上舞台,舞者時而吼叫、時而唱咒。但這些來自過去文化的聲音,說到底都是人為創作出來的。「這些聲音有沒有可能更單純?」除了再度攜手林強合作音樂,這次他決定從自然裡尋找聲音,請張玹帶領舞者發出蟬的鳴叫,模擬出午後的森林、小溪的流水、下雨的感覺,或是用蹬地的方式,製造出悶雷的聲響。
除了從人為轉向自然,相較於《十三聲》的恣意吼叫,鄭宗龍試圖尋找更理性的聲音編排。但如果沒有歌詞,純粹唱著「啊嗚伊喔」等音頻,很容易有合唱團的錯覺。於是他們想到了閩南語的字音,閩南語有很多疊字,例如白鑠鑠、水噹噹、臭毛毛,還有像是拐、轉,單單一個字,就包含兩個以上的音調。他請張玹將這些字音譜在五線譜上,沒有意義地排列成12首短曲。「你不需要知道歌詞在唱什麼,因為它是一種聲音的能量,但是很有趣,這些字組合起來有一種新的味道。」
大家說的風格,對我來說是僵化
不禁好奇這些聲音要如何和舞蹈發生關係,鄭宗龍睜大了雙眼,「這就是正在煩惱的啊,哈哈哈,要命啊!」他說,生命的狀態每天都不一樣,舞蹈的本質就是流動的,「過去我特別喜歡舞者跟我一起潛進陣頭的身體、街頭的身體,所以他們的動作已經有一些累積,對我來講是僵化,對大家來講可能是風格。但我想要脫掉這件事,而這需要時間。」
他想起想小時候跟著爸爸爬哈盆越嶺步道,有段陡峻的下坡,他總愛把腳步想像成跳舞。因此他邀來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帶著舞者登合歡北峰。登山的同時,鄭宗龍要舞者看看山的姿態、發現森林細微的造型,觀察高山杜鵑、五葉松、石頭的形象,因為舞者要發出蟲鳴鳥叫的聲音,但並非要去扮演某個動物,而是要靠自己的想像,從自然形象中找到對舞蹈的滋養。鄭宗龍進一步解釋,在舞蹈世界裡,腳的形象具有高度識別,向下弓起是芭蕾,向上勾起則是中國京劇,「當你看到腳往內拐起來的時候,那就是雲門舞集。」他正是要洗滌這些可辨別的痕跡,透過爬山的身體經驗,當腳底板接觸到不平整的土地,就會自然產生不一樣的型態,一旦腳底板改變了,就會連動到膝、胯、腰,以及整個人的平衡,動作從此產生,形象也由此變化。
編舞是我唯一會做的事
回歸自然的《定光》,一改過去鄭宗龍舞作予人的鮮明形象,沒有《毛月亮》面對科技衝擊的生猛,也不走從《在路上》、《杜連魁》、《來》到《十三聲》的傳統宮廟脈絡。「我覺得每一個人應該有很多面向,那個面向或許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你去探索、發現,知道自己有這麼多不一樣,以及每一個時期不同的追求,這些有沒有可能最後匯聚出一個什麼?」
來自萬華的春風少年兄,如今已成為雲門舞集的藝術總監,過去不斷說著想逃跑,質問著自己為什麼要編舞,他笑說現在不想逃跑了,但還是會不停確認自己為什麼還在編舞。「我一直都有答案,但是會一直問,因為每一個時期答案都不太一樣。人不是杯子,人是會變的,十年後再來問,搞不好得到的答案會更成熟、更清楚。」那現在的鄭宗龍會如何回答?他說,編舞是自己唯一會做的事。
人固然不是杯子,但杯子也並非永恆不變。採訪結束後,鄭宗龍聊起最近打破了很喜歡的玻璃杯。沒有無堅不摧的真理,只有無盡無涯的提問。舞蹈是什麼?生命又追尋著什麼?舞作裡的光芒一瞬,指引著他,也引領著我們。
鄭宗龍
出生於台北萬華的編舞家,2002年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後加入雲門舞集。2006年起擔任雲門2特約編舞家,2012 年任助理藝術總監,2014年任藝術總監。2020年接續林懷民,出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長篇作品《十三聲》挖掘台灣古老的文化記憶;《毛月亮》結合人文、科技、當代、未來,現已獲得諸多國際劇院與藝術節邀約於2020~2022年期間進行國際巡演。
定光
10.01~04 臺北國家兩廳院國家戲劇院
10.17~18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10.24~25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完整內容以及欲知更多精彩專訪,請見La Vie2020年9月號《一起為地方設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