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濱漁港化身海上美術館!2020「基隆潮藝術」彩虹泡泡、阿根納造船廠光雕等15組作品亮點

木罐子製作設計〈阿根納的船〉

也許你心中正吶喊著想盡速逃離2020年,諸多事情讓人心情時時刻刻七上八下,也許你有點厭倦這樣的日常,不過如同海浪有潮起潮落,在心緒低點時不妨用藝術來撫慰疲憊的心。自2015年開辦的基隆潮藝術節,全新展期從9月25日至10月11日登場,「2020基隆潮藝術節」將再度讓正濱漁港染上藝術氣息!

2020基隆潮藝術

2020基隆潮藝術節以「海的一日」為題,邀來新生代創作者陳彥安擔任策展人,將港口日常作為出發點,藉由15組藝術家創作探討在地文化,從時間軸角度切入,運用藝術、記錄、社會參與等視角去推測及架構港口的未來想像。從港口卸下的保麗龍箱、遠洋漁船、港邊商家,到夜晚限時點亮的阿根納造船廠,此區有如一個延伸的時間線,將基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濃縮成一日體驗。

海上美術館2020版

海水鹹味搭配初秋海風,去年深受好評的「海上美術館」,今年則再現正濱漁港,團隊找來一艘正休駛中的遠洋漁船當作展場,讓參觀者能夠近距離一窺漁民海上人生;船上共藏有三組藝術家裝置作品,身為台灣愛馬仕御用櫥窗設計師的于安如,此次在漁上船打造《海龍宫之夢》,為狹小船艙提供最迷幻的空間體驗。


藝術家陳穎亭《晾曬的記憶》則可以想像成當船員在海上作業時會有的景致,她將常見的白色帆布手套作為揮灑載體,以漁港繡線與鐵鏽染,回憶著海上生活面貌。

基隆在地創生團隊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潛意識》,則邀請大家走入船上的灶咖,黑暗窄小的空間放著如同海上光明燈,由魚網和燈泡共同打造而成的裝置,一明一暗之間,彷彿黑夜裡海浪拍打著船幽微搖晃,十足神秘。


潮藝術資訊站

荷蘭設計團隊Martens & Visser《HOLONS》可說是本次潮藝術節最夢幻的作品,藏身於舊正濱派出所地下停車場中,由透明塑膠膜片所構成的條狀裝置,在動能驅動下搭配光影折射,進而產生出魔力沉浸視覺效果。裝置運轉以數位方式進行,並且以物理理論在材料和尺寸之間取得平衡,馬達裝置使物體轉動,不同的塑膠膜條似乎融化成液態氣體,類似海洋泡泡呼吸,忽大忽小、忽胖忽瘦,並搭配燈光效果仿若置身海洋呼吸之中。



旅台三年多的法國藝術家Margot Guillemot(莫珊嵐)帶來兩項裝置作品;《老人與海》以壓克力與鐵架形塑而成的雕塑,壓克力板上印及蒐集而來的攝影圖像,襯著光線所反射出的影子,頗有玻璃光感,而特別的是,她也以媽祖為形象打造出另一尊雕像,然而沒有太具象化的外觀,反而讓人充滿想像。



《大眾臉》則是其蹲點正濱里從附近居民的肖像中,創作一系列浮雕面具,讓前來的參觀者和附近居民之間建立一種面對面的另類舞台。


正濱漁港周邊

作為藝術節主舞台,正濱漁港周邊同樣匯聚各種型態作品,亮相正濱漁港彩虹屋一隅,宛如一顆顆糖果吊掛在房舍的作品,則是墨西哥籍藝術家Lua Rivera《祖母的海膽》,定居台灣的她採訪了基隆在地的海女阿嬤,以拼貼、編織等跨領域創作手法,將一顆顆色彩斑斕的海膽佈滿港邊天際,除了閃耀這片海域外,也向逐漸被遺忘的傳統海洋生活致敬。


藝術家王煜松《一層層- 丘陵,集散地,漁網,魚貨,鳥,港口》以回收而來的保麗龍箱模擬出小小漁貨城市。借鑒基隆依地形建造的樓房樣貌,不規則仿若迷宮的保麗龍白色空間,裡頭藏著水箱聲音,近距離聽竟會有種在水族館的錯覺,然而一旁成堆的漁網、港味鏽氣交織,那一刻你會恢復理智,這裡是貨真價實的漁港集散地 。

面對正濱漁港最知名的手工炭烤吉古拉 ,旅荷台灣設計師詹喬鈞《我依然等待著你》則利用海上漂流物,創建出一座繽紛海上宮殿,從遠處看像是高第所打造的西班牙奎爾公園(Park Güell),抑或是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無論是哪一種,可以確定的是一座荒誕奇幻飄島已靠岸。


設計師楊水源以幽默手法入題、在地五金行的視角,創作出《五金學:正濱五金》小攤販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他以觀察漁港生活與區域人文作為起點,研究正濱的海港五金,深入了解正濱漁村的產業鍊,到五金行、漁網店、漁船船員、製冰業、焊鐵、油漆等職人交流,理解當地模糊未定的通俗、習慣、文化、生活方式,試圖將這些習得的智識進行歸納與濃縮,創作一個能展示、說明道地風土的「五金系列」。

造型簡單,看似配角的五金經常僅具有單一功能,卻總是以它的力量輔佐、支撐著物件存在;它們同時也具有「現地性」,反映出當地的環境氣候、風俗、產業形態和住民構成,因應人的需求而生,一個簡單的五金,便能顯現一個地區的獨有現象,可以說是在地生活的縮影。

擅長複合媒材創作的藝術家步里赫森《溯》,則以水意象貫穿作品與街邊城市景象。正濱漁港隨著潮汐匯聚了生命,日復日年復年留下時代的軌跡,存在這個小鎮的一磚一瓦、人們的記憶。藝術家將日出、日落到黑夜影像投至作品上,緩緩地爬升,也像是梳理整座城市的年代記憶紋理。

新媒體藝術家丁建中《暗潮3.0》為夜晚的正濱漁港帶來夜間的海洋意象,溫暖陪伴夜釣客與旅人;發亮燈光搭配著隨風擺盪的裝置,成為浪潮中的感性微光。

船型光雕亮相阿根納造船廠

身為正濱漁港周邊必訪景點的阿根納造船廠,此次在《沉默》、《返校》指定場景製作團隊「木罐子設計製作」操刀下,化身為台灣最大船型光雕《阿根納的船》


本次潮藝術節展期從9月25日至10月11日,除了上述作品外,同時也有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家吳天章的「潮汐1884」於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特別展出;2019民眾票選最愛的兩件作品《大地衣著》、《呼吸》也回到岸邊等待大家造訪;展覽期間每周日上午10時將由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深入介紹基隆、潮藝術節、正濱漁港間的關係;10月3日(六)流浪教室舉辦設計工坊,帶領民眾以創作形塑自己的漁港印象。另有由策展團隊親自帶領的導覽活動,體驗海的一日散步趣,可於展覽期間平日報名參加。

2020 基隆潮藝術節:海的一日

時間|2020 / 9 / 25 (五) ─ 2020 / 10 / 11 (日)

地點|正濱漁港周邊、阿根納造船廠、校官眷舍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局

執行單位|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策展人|陳彥安

參展藝術家|丁建中、于安如、王煜松、木罐子設計製作、步里赫森、星濱山共創工作室、陳穎亭、楊水源、詹喬鈞、Lua Rivera、MargotG uillemot、Martens & Visser

特別邀請|吳天章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ciao/

text:Ian Liu

via 宜東文化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