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裡,這家店幾乎與鹿港劃上等號,那就是玉珍齋。創立於清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至今有143年之久的玉珍齋,座落在中山路的老宅本舖,現已成為鹿港地標,保存了鹿港人的鹿港記憶。然而,在現代化衝擊小鎮之際,向來低調的老店終於忍不住出手,第五代經營者黃一彬以「翫書房」支持老屋保存運動,希冀可以喚醒更多人看見老屋的價值。
回到發跡地說故事
翫書房位於鹿港天后宮附近,也是鹿港老街埔頭街的街頭,重修後的外貌看來古典優雅,絲毫難以想像這原是兩棟長年失修的圮屋,前面租賃賣皮鞋,屋內任由雀榕雜木滋生,二樓祝融燒毀坍塌,破損的屋瓦則是用帆布簡易遮羞……它與鹿港大多數老屋的命運相仿,被時光遺忘,靜置在那邊等候的是僅是死亡,沒有什麼活力,也沒有人寄望它會有所改變,剩餘的價值,只是等候著拆除改建為現代化大樓而已。
黃一彬說,黃家祖先原本從事米絞仔(米批發商)、布莊,以及港口的海洋貿易,所以他對港口前的鹿港老街埔頭街有獨特感情。不忍老街屋持續衰敗,於是與有著深厚使命感,發動老屋保存運動的文史工作家許書基老師合作來修護,刻意保留老屋原貌殘跡:斑駁的紅磚牆、矮小可愛的門洞、即使是火災後燻黑的樑柱。也恢復了古時的木造門面、二樓陽台的梳齒窗。清代木板窗戶,板後自帶編號的窗板藏著鹿港人才知的機關,遊客每每參訪必定驚奇地玩上一輪。
新創糕餅食隆重登場
從策展說故事到奉上新茶食文化,玉珍齋想打破大眾對於老店的觀念。黃一彬說:「老店之所以為老店,不是因為它一成不變,而是因為它一直在變。」從清代的鳳眼糕、日治時代的紅豆粒、民國時代的口酥餅,以及近代的鳳梨酥,新潮與陶晶瑩合作的小陶餅,玉珍齋在每個時代都留下歲月的糕點痕跡,這也是他承古開新創立翫書房的原因。
不是傳統糕餅店,翫書房推出傳統結合新創的飲食,以及持續策辦的體驗服務,如:迷你紅磚屋、手縫皮革平安符等文化趣味之旅。黃一彬說,這也呼應了店名的「翫」(ㄨㄢˋ)字,取意於文人雅士遊藝賞玩的生活態度。這個老空間不只延續玉珍齋的糕餅精神,也讓旅人可以有機會坐下來,充分靜享鹿港老街之美。
在這間老屋裡,玉珍齋提出新潮「糕餅」創作小食,如:冰涼的麵茶冰沙、鹹味的油蔥冰棒、加入芋頭酥餡的熱壓吐司等,以及用冷泡茶、檸檬美式、奶油啤酒、氣泡飲料佐中式糕餅的新吃法,並且邊吃還能邊玩古代桌遊「葫蘆問」,感受一下古代鹿港人的生活雅趣。
玉珍齋翫書房
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92、94號
0980-192-522
週四~週日11:30-18:30
週一至三公休
via / 玉珍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