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暢銷紀實散文《做工的人》翻拍成同名台灣電視劇之後,更多人知道了林立青。他的多重身分識別一路從工地監工擴充到原著作家、影劇改編顧問,十年工地主任的經歷讓林立青深入社會底層,看見營造工地勞動者被強迫隱形的處境悲歌,書寫《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甚或是貼近生活日常的社群發文,他選擇站在社會縫處鎮重承接起他人不願觸碰的爭議性議題,振筆直書寫下社會結構對待勞動弱勢者的偏見與不公。
也許對社會觀察學能夠消弭大眾對貧窮的歧視仍抱持期待,林立青寫了一篇又一篇,試圖翻轉勞動者被污名化的機率。義憤填膺的書寫風格透露出他脈絡清晰的詮釋語言,除了把書寫當作出口,林立青更將平視的視角位置擴寬到一般人生活能接觸到的活動講座和街區導覽,他用個人觀點和立場,引領白領階層走進勞工階級的生活內涵。原本和咖啡館絕緣的工地監工生涯,也因為工作上接受各界邀約訪談而起了重要的轉場變化。
「寫得越久越知道,你在憤怒或是完全痛苦的情緒之下是不可能寫出東西來的。雖然很多事是靠吃也不能緩和,但是它會讓你好過一點,這時候吃一點甜點、喝杯咖啡中場休息一下,對自己好一點你才能活得比較久。」現實的物質生活雖說因作家身分有了改變,但靠自己填飽肚子總要有工作保障,林立青時常騎車在市區奔走,偶爾回到工地打零工,咖啡館成為他現在最常約訪的喘息歇腳處,而能夠讓林立青感到自在不受拘束的萬華,就是他與人碰頭的首選。
過去因監工採買工具設備的必要需求,常跑環河南路五金街一帶,加上父母分別來自加蚋仔和南機場地區,林立青和萬華的地方淵源深厚。近來因詳實紀錄的最新寫作計畫,他在萬華來回奔波,探訪以社會議題為倡議導向的地方性非營利組織和社區發展協會,「書寫勞工的社會困境,會需要社工、地方人士照顧或扶持弱勢者的實質經驗,萬華是具備小型實驗性質NGO組織最團結的地方,這裡有夢想城鄉、人生百味、芒草心、慕哲人社、南機拌飯,他們能透提供弱勢關懷的立場,相對也能解決我在寫作時遇到的核心問題。」
在既定印象中,一般人會將萬華貼上「又老又窮」的負面標籤,林立青表示,一旦了解城市景觀發展的歷史脈絡,會發現萬華和世界上許多沒落的老城區一樣,都具有多元文化包容的共通點,「這邊可以容納很多的老殘窮、畸零者、弱勢者,無論什麼樣的故事在這邊都會變得理所當然。也因為這裡開發得早,生活機能特別完善,你要在台北市找到一個最具歷史感、最包容、東西最好吃的地方,大概就是這邊吧!」
台北老城的新舊文化在萬華落地深根,北、中、南三區有著截然不同的人文街廓紋理風貌,仔細梳理會發現萬華的咖啡文化底蘊內斂而厚實,這裡有過台灣最早的歐風咖啡茶館「西洋軒」,充滿時髦歷史感的南美咖啡和蜂大咖啡在此發跡,老城的溫暖人情賦予年輕人返家創業的機遇,這兩年來由在地咖啡館串聯發起的「萬華老城咖啡香」即是萬華年輕人以咖啡文化精神擴散為號召,見證整座老城生根發芽的咖啡濃香越開茁壯。
萬華在地咖啡館截然不同於連鎖咖啡館的市場消費型態風格,足夠吸引人在此多加停留,其講究與地緣產生連結,有著獨特的濃厚人情氛圍,能使人放下思想包袱。吃完飯想著愜意放鬆一下,跟著林立青的腳步,走進其中幾間別具韻味的咖啡館,重新認識在地生活的深蘊況味。
1. 九日咖啡 道地老萬華人情味道
不分晴雨都能接納來自各地旅人,萬華咖啡館對於林立青而言,是一處提振寫作生氣的魅力存在。這間座落於中華路馬路交叉口的「九日咖啡(中華店)」是老萬華人都熟知的九日咖啡第三間店。
由資深老萬華老老闆開設的九日咖啡第一間店草創在2003年、早在連鎖咖啡店進駐龍山寺之前,當時喫茶文化正盛行,創立在騎樓下不到一坪的咖啡空間,起初以半買半相送的咖啡推廣形式吸引周遭鄰里,簡單擺上幾張桌椅讓人自在暢談,斜槓老老闆同時會在門口開鎖配鎖,店家重視咖啡的自然醇香風味,老少咸宜的「特調咖啡」香氣飽滿渾厚,銅板價就能喝到自家烘豆所講究的咖啡品質,直至今日仍是在地老人家最熟悉的味道,不時能看見艋舺阿北們穿吊嘎點一杯咖啡在此閒聊。
延續老老闆致力推廣咖啡文化的精神,九日咖啡第二、三間店由第二代年輕夫妻Jade和Marco用心經營,兩人分別身為咖啡杯測師和烘豆師的專業身分,精準掌握了不同年齡層喜愛的咖啡風味,中深焙為基底的濃厚香氣與老城區的獨特風韻十足契合,而喝過就此難忘的淺焙咖啡,除了能夠品嘗出咖啡原始果實柔弱酸質的香味,還附帶一種使人身心輕盈的俐爽感。隱藏版咖啡調酒使用水蜜桃蜜跟衣索比亞咖啡豆調配,味道極為清新獨特,在這裡攜帶外食是被允許的,不時有老店客人到此串門子,整間店充滿舊城親切的愉悅氛圍。
本店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3號
三店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204號
2. 口感魅力混搭 IM雨焰商行 X 阿波伯楊桃
對比網美矯揉造作啜飲的拍照打卡,冰咖啡之於林立青就像酷熱工地裡的結冰水,走逛萬華老城喝咖啡,不時會有意外的新發現,其中竟也包含義式咖啡和楊桃汁的絕妙搭配。由在地青年阿超和太太小雨共同打理,「IM雨焰商行X阿波伯楊桃」有著獨樹一格的溫馨調性,以木質調為主的咖啡空間,阿超被林立青戲稱為被咖啡耽誤的漫畫家,牆面裝飾著他描繪家庭成員的可愛Q版手繪插畫,整間店被獨立小店的風格故事性包覆。
店裡的楊桃汁和清水祖師廟埕旁的「阿波伯楊桃汁」同屬一家,阿波伯楊桃汁為阿超的丈母娘經營,潤喉的楊桃汁使用鹽漬和砂糖製作出鹹酸甜古早味,沿襲小雨家從阿公時代就有的傳統做法,和店內主推的冷熱義式咖啡調配在一起,同時具備楊桃鹹酸和咖啡微苦的滋味,有種難以言喻的滑順口感,林立青偶爾因口乾舌燥來訪帶上一杯楊桃汁,尚未寫進菜單的「楊桃咖啡」絕對是熟客才知道的獨家款。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212號1樓
3. 街口6號珈啡 陪伴度過老城療癒時光
依循咖啡香氣來到貴陽街上的「街口6號珈啡」,早年駕著咖啡攤車全台趴趴走的在地年輕夫妻蔡瑄和世函選擇於此處落腳,對比鄰近西門町的熙攘人群,原為舊宿舍建築的樓層店面有著獨特、吸引人流連的靜謐氣息,凸顯出台北第一街守住老屋宅與青年創業共存的難能可貴。幽靜的環境氛圍營造出鄰里街坊喜愛的慢步調,無分平假日單次入店人數皆不得超過四人,無形也為喧囂城市帶入難得放鬆的悠閒時光,時常能見旅人抱著筆電在此愜意窩上一整天。
蔡瑄和世函在創業之前也曾是上班族,同理下班後需要一個人享受咖啡時光的療癒儀式感,為此店內牆面漆上溫暖的鵝黃色系,從插座到各處角落皆能看見可愛狐狸的擺飾和蔡瑄親手繪製的狐狸插畫,一樓鄰近咖啡吧台的座位增加店主與客人的互動,二樓的挑高空間迎入明亮採光,靠窗為店內熟客偏好的用餐位置,一邊享用招牌甜點舒芙蕾和季節手沖單品咖啡,一邊將整條街保留老城建築的人文景色收進眼底。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6號
4. 凝視咖啡 是眼鏡行也是咖啡館
接上地氣,邊喝咖啡邊做視力檢查兼配副眼鏡,在萬華喝咖啡能享受到傳統眼鏡行接軌現代化經營的複合式服務。對比50年前台灣經濟起飛將眼鏡視為身分地位,現代人對於好咖啡的要求,儼然也是一種品味和氣質象徵。極富創意巧思的年輕店主Angie將父母在地經營30年的「青商眼鏡」與自身喜愛的咖啡文化結合。
Angie在辭去工程師一職後專注投入於咖啡品香專業,講究自家烘豆的品鑑品質一點都不馬虎。位處三角窗的獨特店面型態以藍白為主色調,大片落地窗帶來自然明亮採光,映著窗景角落開闢一處獨立的烘豆室,每日新鮮烘豆,從淺焙、中深焙、單品到配方豆都有,置身其中點一杯手沖品嘗,能感受到咖啡香瀰漫空氣之中。
初次來訪不容錯過,使用獨家比例調配製成的抹茶生乳酪,有著濃郁抹茶與紅豆甘甜的絕佳口感搭配。值得一嘗還有幾經研發的青草茶拿鐵,別具當地特色亦承載著艋舺囡仔共同的青草巷記憶,店內服務從烘豆、沖煮到驗光一應俱全,隨時敞開大門的親切回應,也讓社區鄰里成為忠實顧客。
|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32號
5. 伯爵的甜羹 在傳統日式老屋享受愜意
吃過「伯爵的甜羹」主打的提拉米蘇不禁讓林立青發出如此讚嘆:「如果有人跟你說台灣人吃飯後的甜點品項都很差,你就帶他來這邊嗆聲!」寫做工的人處境苦楚,與現實生存產生極大質疑的拉鋸,這時候甜食就成為了一種寫作動力推進的最佳撫慰。
提拉米蘇的命名起源有多種說法,除了「帶我走(Tiramisu)」的釋義,還有一說提拉米蘇原來叫「公爵的甜羹(zuppa del duca)」,店主伯爵遵循提拉米蘇的傳統義大利製法,並以此巧妙為店址起名。
食品烘焙科系出身的伯爵表示保留原始風味的提拉米蘇,做法和用料並不像坊間食譜那般容易,他在拿到經典配方後摸索了許久,為此也特此講究所使用的原物料,和店內義式咖啡豆同為義大利進口。有別於一般層層疊疊再分切的做法,每份新鮮現做的提拉米蘇,不為美觀而添加吉利丁,都是一份份放進大小如布丁杯的透明杯子裡。
伯爵的甜羹最早以工作室型態接單製作,為五星級飯店供應餐後甜點,一年前伯爵裝修阿公家的70年老房,採用義大利鄉村風格的復古調性,和鄰近對街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懷舊景致相映成趣。
日治時期剝皮寮社交文化代表場所「茶室」,主要喫茶糕點就有綠豆糕。用意將古早味與眾人共享,店內招牌甜點之一的綠豆糕,原料單純只使用綠豆、砂糖,不添加油脂,咬一口綠豆的香氣在嘴裡化開,甜而不膩口,綿密細緻的餘韻口感在味蕾裡留存。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54號
FB:伯爵的甜羹
除了一杯好的咖啡之外,氣氛掌握與空間營造同時能給人寫作的刺激,萬華老城咖啡館各自有其獨特的風味,使人回味無窮,彷彿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同的個性一般,值得在好奇心驅使下走一趟感知探索。
|萬華老城咖啡香|
數百年時光醞釀出老城的獨特風韻,一如品飲咖啡的渾厚香氣,2020年第二屆萬華老城咖啡香以「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路上」為主題,串聯在地20家咖啡館與10家特色美食店,藉由9條導覽路線走入老城的人情巷弄,透過所見所聞重新認識萬華。
文字・攝影/楊芷菡
照片提供/萬華老城咖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