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尋訪消逝台北眷村!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朝霧記」三組作品亮點

築點設計《夢境:模糊的記憶,消逝的地景》

黃昏時分,家家戶戶此起彼落傳出呼喊「吃飯了」聲音,這是過往台灣眷村尋常人家的日常,隨社會經濟發展,都市更新計畫讓眷村景象逐漸消逝,然而其與當代空間、人們所產生的文化連結卻從未間斷。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朝霧記:尋訪消失的臺北眷村」,即以消逝的眷村地景為題,透過三處地景藝術裝置,讓民眾用另一種方式回溯眷村生活,亦同時想望眷村聚落文化的精神,為此本篇特地專訪參與本次計畫的三組創作團隊,請他們分享如何藉由公共藝術設置及與民眾參與對話的過程,用另一種方式勾勒出消失的眷村樣貌。

此次計畫選擇成功國宅、大安森林公園與民生社區兩大基地為裝置場所,台灣義築協會、archicake與草字頭Double-Grass共三組團隊,分別從建築、設計和藝術視角,導入當年眷村互助共感的精神,依循著看似無痕卻深刻的脈絡,將回憶拉進獨特空間,來上一場當代與過往的時空對話。

台灣義築協會x大安高工《時空種籽計畫》

地點:成功國宅中庭廣場

由台灣義築協會及大安高工師生所打造的木造地景《時空種籽計畫》將被擺置在成功國宅中庭廣場,選擇此處除了曾是成功眷村舊址外,連結大樓建築群之間的空廊和空橋,正像是住戶們彼此的有形羈絆。

ZBK00286

從成功新村眷村聚落,到改建後由高低大樓錯落垂直組成的成功國宅,生活邁向更舒適的環境,卻也少了某種互動,因此《時空種籽計畫》像是在一池春水裡丟小石頭,透過工作坊軟性的說故事,邀請民眾參與製作,一起用硬性木頭構造搭建出作品,盼望激起一些火花。台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表示:「作品會導入三大要素:聽覺、視覺與嗅覺。」由顧問李俊賢與團隊一起以前導工作坊的方式在展前收集成功國宅的故事和回憶,並用錄音和錄影方式將其採集保留,讓聲音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視覺設計上,則同樣由事先訪談調查,將其濃縮轉譯到作品上,透過成功國宅的框景與過往的記憶對話。

IMG_6428

IMG_6420

最後嗅覺方面,則回應到當年眷村興建蓋房時所用的台灣材味道,「我們在訪談時,發現許多眷村第二、三代對那樣的味覺記憶特別有感觸,因此我們希望作品可以呈現眷村用台灣在地木材的氛圍。」 為了讓記憶再度湧現,台灣義築協會則與林務局合作,希望用台灣在地的國產材,呈現那個年代的味道。以成功社區為中心,邀請民眾走進作品中,也走進在地的故事。

26268

26273

archicake《夢境:模糊的記憶,消逝的地景》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

位於大安森林公園中,由archicake操刀的《夢境:模糊的記憶,消逝的地景》,是三組創作裝置中唯一拉出房屋形象的作品,然而它並非只是單純還原老宅面貌,而是用一種虛幻縹緲的方式來形塑消逝的眷村地景。「眷村沒有一定的房屋形式,它像是在當時社會下所臨時變種的搭建群體」archicake主持建築師鍾秉宏表示,因此在初步設想上,要去複製眷村,但並非依樣畫葫蘆,而是將其內斂簡化,構築出一個家的框架,又同時賦予這個架構蘊含眷村元素。

IMG_0143

試著想像,走在大安森林公園中,你我腳下所踏的草皮或某顆高聳茄苳樹,都可能是已經拆遷消失的建華新村或是岳廬新村某處人家,archicake正以此為靈感,「我們先從打造一個家的感覺著手,並嘗試用簡化線條來執行,像是在空中拉出一幢房子,如同在白紙上勾勒出草圖,沒有太多雜亂事項,卻又能充滿想像。」鐘秉宏說道,「同時也從文化角度去思考,有哪些是眷村生活裡最具代表性的,經篩選後選擇了國旗這個符號。」企圖將過往眷村居民對國家的熱忱,轉化至裝置裡,而與之搭配的簡單椅子線條,玩轉了當年社會動盪下遠赴異鄉臨時搭建屋舍的情感意象。最後,用水霧裝置予人在霧裡隱約望著眷村房舍形貌之感,其如夢似影的氛圍也巧妙回應著「朝霧記」。

IMG_6438

IMG_6489

IMG_6451

草字頭Double-Grass《共圓風簾學習裝置》

地點:民生社區民生公園

由草字頭Double-Grass與藝術家滕孟哲共同打造的《共圓風簾學習裝置》,則將位處民生社區的民生公園化身城市中的感性互動場域。現在的松山機場,前身是二戰末期時日本軍設置的台北飛行場,配合著盛行東風決定跑道方位,在當時相對郊區的松山區、基隆河旁劃下了強制性的「線形阻隔」,而鄰近機場的民生社區,作為當時的空軍眷村,正是隱隱順著風的紋理以及跑道線形,逐漸發展而成的聚落。

ZBK00572

團隊汲取「飛行」意象融入本次藝術裝置,將具有開闊性的民生公園圍出另一個公共場域,呼應眷村共享互助之性格;談及本次發想概念,滕孟哲表示:「裝置希望能夠呈現出光學效果,由於這裡曾是空軍眷村,自然會與飛行聯想在一起,因此我們去想像在空中飛行會有怎樣的可視性,而這可見的視覺動態,也同時能感受風的方向、強度等」,因此選擇了具有光折射效果的織品,輕量材質伴著風吹而緩緩擺動,加上不同角度的反光視覺效果,映照出周圍環境外,層層堆疊光影之間也營造出獨特時空感,在遊樂互動之間亦瞭解民生社區新舊歷史。

IMG_6391

IMG_6396

三組風格各異的藝術裝置也將搭配四場工作坊、兩場講座、六場走讀活動、兩處信息交換站,邀請民眾與在地知識傳承者共同藉由手作、文學聚會、導覽、書寫等形式,導入眷村互助共感的精神,與民眾共創外,也能感受無形記憶承載的重量。


/ 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朝霧記:尋訪消失的臺北眷村 /

時間|2020.10.16(五)-2020.11.15(日)

公共藝術作品|大安森林公園、成功國宅、民生公園

信息交換站|Moobooks沐本學研社、森大青鳥

工作坊&講座&導覽│https://reurl.cc/Kj3Abq

粉絲專頁│藝術地景 ‧ 記憶臺北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合方創意

策展人│周琍敏、黃偉倫、簡志明、鍾秉宏

顧問│李俊賢、康旻杰

協同策展人│劉方瑀

公共藝術創作團隊│台灣義築協會、archicake、草字頭 Double-Grass

主視覺故事文本 | 張啟疆 <君自他鄉來>

導覽策劃│島內散步

攝影團隊│未來影像

媒體協力│La Vie 、MOT TIMES明日誌、MOOK 墨刻、TRAVELER Luxe大人的美好時光

撰文/Ian Liu

攝影/黑王

圖片提供/ 合方創意、台灣義築協會、archicake、草字頭 Double-Grass、未來影像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