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的日常景象,在現今或消失、或隱匿,不變的是,它都曾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塊拼圖,構築日常點滴。這次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朝霧記:尋訪消失的臺北眷村」,以消逝的眷村地景為主題,透過地景藝術讓民眾重新體認昔日眷村生活,我們也專訪計畫主持人暨策展人周琍敏、計畫顧問李俊賢,請他們與我們分享眷村回憶,及如何讓藝術與民眾對話,激發人們對眷村生活的想像。
▲天母忠孝新村內目前還保有眷村建築的樣貌。攝影/李俊賢。
記憶中的眷村生活感
說起眷村,人們大多會想起櫛比鱗次的社區屋舍、人們緊密互助的日常,就連不少電視劇與文學作品,也刻畫了這般景象。「以前從我家到整個村子,都可以說是家,生活場域就是整個村子。」父親為退伍軍人、自小在楊梅五守新村生活11年的李俊賢,雖然離開眷村已久,但想起兒時的生活時光,仍十分懷念。回頭再看眷村,李俊賢認為眷村生活在空間上,有著特別的延伸性,「住在裡面的人,大家會坐在門口一起聊天,天氣熱了,就把桌子搬到門口開飯;然而要談眷村,周圍地方也必須納入討論,因為人聚集了,就有生活機能需求,市場就是最好的觀察。」他以成功國宅旁的成功市場為例,販賣米粉湯、水餃的攤位,可能都是眷村生活的痕跡,然而前去市場買賣的人們,卻不限於住在眷村的居民,可能是移居至此的人,也可能是生活在周邊的住民,就連現在人們想吃饅頭、麵食,也許還會特地到山東媽媽的店內光顧,因為生活機能,眷村形塑了獨有的樣貌,它不只是地圖上特定的區域,而是串連起周邊地區所形成的生活感。
▲桃園馬祖新村內的居民舊照。攝影/李俊賢。
緊密相依的日常空間,形構眷村回憶中溫暖的人情往來,而人們的凝聚力,更具有獨特的精神意義。過去眷村房舍除了軍方協助興建,或徵收原有的軍用建設,最常見的就是人們以就地取材的方式,胼手胝足地增建自己的家園,「我還記得父親的朋友是一位非常會修理東西的伯伯,他住在眷村後,自己蓋房子、修屋頂,搭建不少空間。」雖未曾住過眷村,父親是退伍軍人的周琍敏,分享對眷村生活的觀察,「我們在裡面看到,他們產出不一樣的團結力、向心力,裡面有很獨特的文化傳承,激發了建築發展、文化創作和食物演化。」即使現今建築、聚落逐漸消失,但人們都曾與眷村產生不同的連結和互動,這些生活感形成豐富的在地知識,或隱或現的存在人們的生活經驗裡。
▲李俊賢致力於保存眷村文史資料,此為他記錄楊梅四維新村的側拍。攝影/廖秀琴。
地景藝術傳遞的在地知識學
眷村有形的建築消失了,最早在眷村裡落地生根的人口比例也較少了,人們要如何重新感受或想像已經消失的眷村地景?怎麼激發人們對眷村生活的體認呢?「找到可以和當代對話的方式,地景藝術創作於是成為此次帶動眷村想像的做法。」周琍敏說道。此次展覽以兩大地點為基地,一處位於成功國宅和大安森林公園周邊,另一處為民生社區,並邀來藝術家以創作,探討眷村與環境共築而成的在地知識學,讓人們能感受眷村文化的精神與生活感。
展覽以「朝霧記」為名,比擬為太陽出來之後即消失的晨間霧氣,「雖然朝霧不見了,但是卻非常重要,因為它為土地帶來豐沛的滋潤。」周琍敏表示,「這個展覽我們講的是一趟旅程,像是一本書,在過程中去尋訪一個消失的軌跡和脈絡,這個脈絡值得我們一一走訪,發掘眷村的各種美好、故事。」此次展覽邀請三個不同背景的團隊,從建築、設計和當代藝術等角度解構眷村文化,包含台灣義築協會的木造地景《時空種籽計畫》、archicake的水霧裝置《夢境:模糊的記憶,消逝的地景》、草字頭Double-Grass的《共圓風簾學習裝置》,「三件藝術作品,對眷村文化各有不同形式的詮釋,但也呈現不同時空中人們共創的可能。」周琍敏分享。
▲「朝霧記:尋訪消失的臺北眷村」策展人周琍敏認為,要讓眷村文化與當代對話,地景藝術創作成為此次帶動眷村想像的做法。攝影/未來影像。
和眷村記憶「互動」的展覽內容
「朝霧記」除了以地景藝術呼應眷村文化的不同樣態,這次展覽中也設計了四場工作坊、兩場講座、六場走讀活動,提供民眾回憶、認識不同面向的眷村故事。另外,李俊賢在《時空種籽計畫》作品創作前,也透過工作坊的方式,以聲音、影像記錄下成功國宅居民和周邊民眾的眷村記憶,這些記錄將轉化為《時空種籽計畫》的一部分,共築作品的故事性。
▲公共藝術作品《時空種籽計畫》於成功國宅的前導工作坊,記錄居民的眷村記憶,以聲音、影像形式融入作品。攝影/未來影像。
同時,展覽也在森大青鳥、Moobooks兩地設有信息交換站,讓參觀者可以留下自己的心情、想像,「這個計畫中,很多是情感面的醞釀累積和回饋,很多故事無法單從作品上呈現,所以大家可以在兩個信息交換站中,把對眷村的記憶或念想留下來。」周琍敏說道,未來這些分享,將會轉化在社群媒體上面,讓更多人可以看到,而這樣的記錄,也在未來推動口述歷史的保存,讓眷村文化的資料能更完整。
▲龜山憲光二村內的澎湖篤行十村影像。攝影/李俊賢。
「我們希望這個計畫是每個年齡層的民眾都可以參與,因為眷村文化雖然是年長一代的經歷,但沒參與過的年輕一代,仍可以透過互動性的工作坊去認識這台灣特有的文化樣態。」周琍敏表示。如同朝霧一般,眷村地景雖隨著都市變遷逐漸消逝,但與環境所共築而成的在地知識,它仍持續以自在存在的方式,閃亮地留存在台北這座城市及人們的記憶中。
/ 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朝霧記:尋訪消失的臺北眷村 /
時間|2020.10.16(五)-2020.11.15(日)
公共藝術作品|大安森林公園、成功國宅、民生公園
信息交換站|Moobooks沐本學研社、森大青鳥
工作坊&講座&導覽│https://reurl.cc/Kj3Abq
粉絲專頁│藝術地景 ‧ 記憶臺北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合方創意
策展人│周琍敏、黃偉倫、簡志明、鍾秉宏
顧問│李俊賢、康旻杰
協同策展人│劉方瑀
公共藝術創作團隊│台灣義築協會、archicake、草字頭 Double-Grass
主視覺故事文本 | 張啟疆 <君自他鄉來>
導覽策劃│島內散步
攝影團隊│未來影像
媒體協力│La Vie 、MOT TIMES明日誌、MOOK 墨刻、TRAVELER Luxe大人的美好時光
撰文/陳岱華
圖片提供/合方創意
攝影/李俊賢、廖秀琴、未來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