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10月號《人設訂製術》
「這套玩法人家現在一看到就知道是我搞的。」新媒體藝術家陶亞倫的最新個展《無處不在的幽靈》目前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探討數位監控的窒息威力;他稱此展為6年來探索虛擬實境的終結展,因為接下來想玩點別的了。
大部分虛擬實境著重在讓觀者產生「完全離開這個世界」的感覺,並沒有要針對虛實轉換進行著墨;但對陶亞倫來說,虛擬實境最大的威力是現實的反饋,「如果沒有現場的話,虛擬一點力量都沒有,就像進到電影院裡面,衝擊最大的往往不是劇情本身,而是散場開門那一瞬間的失落感。」有人更將此比喻為虛擬實境的惆悵,很顯然,VR鏡頭看進去的內容並非關鍵,在現實的游移與探索才是真正迷人之處。
我玩的是虛擬實境這個「媒介」,而不是「內容」
陶亞倫分析,虛擬實境最初僅為商業應用,一般多將其視為一個擴增的平台,用以延伸電影或遊戲裡的敘事情節,透過虛擬世界的打造,使觀者更加身歷其境;話雖如此,在體驗的過程中,只要一聽到現場的聲音,人們的身體仍會被拉回現實,「是一種靈魂被贖回的概念。」正因虛擬實境同時具有虛擬影像與現場身體,微妙牽制又相互共存,兩者之間的辯證,遂成為他近年科技創作的核心。
舉劇場演出為例,一般多為鏡框式舞台,觀眾坐在觀眾席觀看演出,演員與觀眾之間透過一道隱形的「第四面牆」阻隔,台下與台下並無互動,「但我想要打破第四面牆,而虛擬實境就是第四面牆的概念,現在大家都在玩那三面牆裡面的『內容』,而我是著重在『媒介』本身對人類的影響,比如讓人來回穿梭在第四面牆之間,或甚至卡在牆上。」
為了讓觀者感受虛實之間的幽微變化,陶亞倫近年的虛擬實境作品都配有一個特製座台與長長的軌道,觀眾不只要戴上VR眼鏡,還必須站上座台,意味著無法自由走動,僅能隨著軌道的推進、被動接收鏡頭閃現的一幕幕畫面,無法像一般虛擬實境體驗那樣,隨心控制虛擬空間裡的物件,感受掌控全場的滿足感。他所建構的VR世界,沒有劇本和音效,因為不希望干擾觀者的想像力,也擔心配樂會讓觀眾過度沉浸,因此偶爾傳來的軌道馬達聲和交談聲十足關鍵,彷彿隨時提醒觀者,不要忘記自己的身體仍存於現場。
「我覺得要讓人有沉浸感,是叫人家不要動,然後有一個固定的軌跡推進去,接下來當他看到很震撼的奇觀時,他會不知道該怎麼辦,卻也沒辦法閃,而只能直接面對。」陶亞倫認為,這樣的氛圍近似人們做惡夢時、無法動彈的壓迫感,一如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所言,全世界最強的影像存在惡夢裡,人被困在夢境現場,任由恐懼與焦慮蔓延而無法逃跑,虛擬實境的效果與惡夢類似,同樣都是虛擬身體,但意志清楚,且身體知覺與外界仍有連結。
意識形態是無處不在的幽靈
「台灣的文化被統獨的幽靈困擾太久。」問及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登場的個展《無處不在的幽靈》命名由來,陶亞倫表示,無處不在的幽靈象徵意識形態的流竄,台灣社會本就存在各種意識形態,如今在網路科技的催化下,正不著痕跡地蔓延你我的私領域,人們幾乎喘不過氣,卻似乎只能選邊站。他進一步表示,海外國家對台灣當代藝術的關注,也常聚焦在台灣文化的根源、身份認同、與中國之間的關係等意識形態議題,但難道沒有其他可發揮的空間?「這種問題討論地沒完沒了,對年輕藝術家來說,是一種孫悟空的緊箍咒,你會不知道怎麼迴避這個問題。」因此,決定將展覽打造成一座幽靈場域,討論意識形態之於現代人的禁錮威力。
陶亞倫接著談起中美貿易大戰,這也是他在展覽中所欲傳達的隱藏訊息。事實上,貿易戰的本質也是在防堵對方意識形態的滲透,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科技觀之正面交鋒。歐美的科技觀偏向唯物論,在客觀的科技演化之下,人類文化結構與未來社會的統治系統自然受到影響;中國當局卻不同,他們透過人為的方式操控科技發展,藉此達到國家政策目的,意識形態與科技的加成作用不容小覷。
新媒體科技的出現,的確滿足人們在實體世界所無法完成的夢想,但此為一體兩面的課題,當代社會最大的危機也來自新媒體。若探究人類的發展進程,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使我們的慾望得以伸展,而不會受到阻撓,但現在的科技媒體正遭逢大反轉,舉新冠肺炎為例,人們心甘情願犧牲部分自由,接受防疫APP的監控,以維護集體安全。「以前科技可以讓你無限延伸,現在卻成為最大的限制。」有鑑於此,陶亞倫說,本展的最佳展覽空間應非美術館、而是線上,因為數位監控是不分場域的,越貼近生活,越是張牙舞爪。
新媒體的「平台觀」
作為台灣虛擬實境藝術先驅,陶亞倫最初是從遊戲、展場互動裝置等商業案開始接觸虛擬實境技術,「後來覺得好像不應該只是好玩,應該要有更深層的東西,既然商業界都在玩,那我如何用藝術觀點看待虛擬實境?」於是開啟一系列相關創作,而不同於多數人傾向依附特定媒介去衍生內容,他則試圖傳達新媒體技術本身的精髓。
陶亞倫解釋,「新媒體」的本質不在內容,實際上隱含一種戰略考量,「其實平台就是一種革命,例如今天有人發明VR裝置,如果我不贊同,我就發展另一個東西。」正因新媒體多伴隨著對固有媒體的批判,台灣新媒體產業應更有魄力創建新平台,而非僅盲目追隨美國資本體系的腳步,如此才能真正掌握世界的話語權。套用在藝術領域也十分有意思,由於現今文化結構已經呈現去中心、去主體的解構狀態,新媒體藝術家應該具備創建平台的觀念,無須喃喃自語、加諸自身價值觀至觀眾身上,而是直接提供大眾一個虛擬空間,讓他們自然地走入其中,召喚個人歷史與記憶,拼湊或整合成自己的世界觀,最終展現藝術的開放性特質。
此外,比起傳統錄像作品,虛擬實境等新媒體藝術更貼近「當下」,因為影像無法預先錄製,戴上VR眼鏡的每位觀眾,所觀賞的環場畫面看似相同,但其實影像都是根據觀者當下觀看的角度即時運算而成,「一秒鐘運算80個影格,所以當你的頭轉到另外一邊,又要重新運算。」虛擬實境跟著時間走,呈現的是未來進行式的內容,與傳統視覺藝術有所區隔。
至於未來的新媒體科技將何去何從?陶亞倫認為,新科技一再滿足人類無窮無盡的慾望,接下來會慢慢導向人類五官的傳輸,「甚至變成《黑鏡》裡所提到的意識副本、身體副本的概念,人的意識和大腦記憶可以直接儲存在雲端上。」透過虛擬身體的想像,與遠方的人即時互動。科技的發展一山還有一山高,就像陶亞倫的科技創作之路,與時俱進,未完待續。
陶亞倫
國際知名藝術家。從影像、聲音、機械動力裝置到光影創作,始終關注資訊科技時代中,人的存在及其處境。科技作為意識與身體的延伸,將人的思考與身體反應能力推向極限,作品中充滿濃厚的哲學式辯證與反思,深刻而發人省思,為台灣新媒體藝術的先鋒。
《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時間:2020 / 08 / 22 ~2020 / 11 / 01 Sun.10:00 - 18:0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文|曾智怡
圖片提供|陶亞倫、台北當代藝術館、双方藝廊
更多藝術、人物專訪 請見La Vie2020年10月號《人設訂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