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打開台北!國家戲劇院、晶華酒店總統套房、捷運植物園站潛盾隧道三大空間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今年首度在台舉辦的「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將在11/28、11/29登場,邀請所有市民一同免費造訪隱藏在台北的73個精彩空間,所有空間則採現場排隊及線上預約參觀兩種形式開放;而許多空間在開放預約當天(10/28)名額隨即爆滿,目前主辦方已在與預約參觀空間討論是否有釋出部分現場名額或加開場次的可能性。其中,La Vie也搶先走進國家兩廳院戲劇院、晶華酒店總統套房及萬大線捷運植物園站三大空間,究竟有多迷人?快跟著我們一探究竟!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

國家兩廳院有四座正規的表演空間,分別是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實驗劇場與演奏廳。自1987年啟用以來,每年大約有1000場節目在兩廳院發生,累積無數經典作品、大師及表演團體在此呈現,吸引超過65萬名觀眾。近年來,更有越來越多藝術家選擇在兩廳院的非典型劇場空間進行各類展演創作,讓兩廳院成為一座藝術隨時發生的公共空間。

國家兩廳院03

攝影@YHLAA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由建築師楊卓成設計操刀,將中式建築與西式音樂廳、戲劇院揉合卻不顯突兀,戲劇院大廳除了有兩座垂直植物牆值得留心外,天花板懸吊帶有東方宮殿風情的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燈,在夜晚如璀璨鑽石光芒,襯映每位前來享受藝術薰陶的人們;而使用來自義大利礦山的米色大理石柱、地面,每塊花紋皆天衣無縫連續接合。

國家兩廳院02

氣勢磅礡有著經典紅椅子的戲劇院,參觀導覽的朋友除了能夠感受這座輝煌表演藝術殿堂外,更能循著後台道路走進未曾示人的貓道、離舞台地面24公尺高的頂棚,以及有著紅色鋼架廊道、位於觀眾席水晶到上方的神秘穹頂空間,體驗有如漫步在雲端感受。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3

▲有著布幕燈具懸掛系統的貓道, 是讓舞台得以呈現物換星移魔法的重要後台空間。

想要爬上兩廳院屋頂露臺,也許你以為會有筆直階梯一路往上,事實上想要登上一覽中正紀念堂廣場美景,你得先爬上天梯,穿過僅能容納一人的梯道才能以直達頂端,見到豁然開朗的景致。鋪設約50萬片琉璃黃瓦的兩廳院屋頂,屋簷上有著仙人騎鳳、龍、獅子、天馬與海馬等神獸意象,有著避火、避邪寓意,而東方宮殿式建築在藍天襯托下,甚為耀眼。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4

國家兩廳院戲劇院後台  走進屋頂露臺、貓道、頂棚 (2)

本次兩廳院可預約導覽活動分為免費「多國語音導覽」及「專人定時導覽」,和預計於11月20日開放預約、須付費300元參加的「藝術家/達人導覽」。像是唐美雲歌仔戲團藝術總監唐美雲、舞蹈家/編舞家黃翊、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副總監許美玲及舞台技術人員、藝術家、建築師帶領參觀的「藝術家/達人導覽」,將各自規劃私房動線。(預約參考網址)

▶台北70+個建築空間免費開放!走進閣樓酒吧、大稻埕設計工作室 


台北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聆聽資深管家專業解說

晶華酒店今年受打開台北邀請,特別揭開位處頂樓的「總統套房」神秘面紗,且將由資深管家帶領民眾參觀,並解說發生在此的明星軼事。主辦方透露,開放預約當天,即有多達1,400人線上報名搶20個名額,足見大家對於總統套房的真面目有多好奇。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許多知名大明星都曾入住過晶華酒店,比如:Michael Jackson、Celine Dion、Kobe Bryant、木村拓哉等,甚至電影《Lucy》也曾在此地取景拍攝;開放參觀當天,私人管家會先向民眾介紹電影《Lucy》裡出現的大廳及電梯場景,來到位於頂樓的總統套房後,還必須通過兩道門及安管才能入內。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踏進偌大的總統套房,映入眼簾的即是寬敞的客廳及大面落地窗,國際巨星Lady Gaga更曾站在這面窗前,與1樓的粉絲揮手打招呼;而晶華酒店為歡迎入住的貴賓,會在桌上放上不同的客製化迎賓驚喜,且總統套房裡頭更設有兒童遊戲間,可愛又夢幻的擺設連大人也無法抗拒。此外,在打開台北活動期間,晶華酒店更安排專業師傅在總統套房教做精緻點心,且提供氣泡茶迎賓。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而讓人感到驚喜的不僅是能一窺晶華酒店總統套房的內部空間,當然,私人管家詳細介紹房內每處空間、無微不至的接待、分享款待貴賓故事等,也是相當難得的體驗。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台北Open House「打開台北 」第二波名單! 


萬大線植物園站 感受通車前的壯觀潛盾遂道場景

參與此次打開台北活動的空間,除有平常不開放的私人或公共建築,尚未通車的捷運植物院站也在其中。位於林業試驗所及國語實小間的南海路下方的萬大線植物園站,是蓋在植物園遺址裡的車站,同時也是目前台北捷運最小的一座車站。

萬大線植物園站

有別於其他捷運車站站體開挖只需兩年的時間,因植物園站為蓋在歷史遺址的車站,為維護遺址的完整及保存文物,花費了將近三年多的時間進行開挖工程,且開挖深度達28.3公尺、長度為124.6公尺,堪稱是台北最小又最深的捷運車站。

萬大線植物園站

而目前植物園站施工進度如期完成植物園遺址搶救作業、車站主要結構體及一條潛盾隧道工程,未來車站建築設計將融入文化遺址,形塑成一座地下文物藝廊,讓捷運車站除了運輸功能外,也承擔歷史的傳承責任。

萬大線植物園站

打開台北活動當天,民眾除能一睹這個有三層樓深的神秘空間,也能走進宛如電影場景的潛盾隧道,以及近距離觀察隧道環片,同時了解捷運工程場景。至於是否能親眼看到潛盾機?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二區工程處陳處長表示,由於潛盾機已經進去另一條隧道約60米,只能見到它的尾端。

 

萬大線植物園站

更多「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活動資訊,可至臉書官網查詢

 

文字|Adela Cheng、Ian Liu

攝影|Adela Cheng、Ian Liu、Joy Tseng

國家戲劇院照片攝影| YHLAA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資料提供|打開台北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橫濱美術館」重新開館:歷經3年大規模整修,打造更為開放的「Grand Gallery」空間

日本「橫濱美術館」重新開館:歷經3年大規模整修,打造更為開放的「Grand Gallery」空間

1989年開館的「橫濱美術館」,於2021年3月休館,歷經3年多的大規模整修後,2024年開放部分空間,也終於在今(2025)年2月8日全面重新開幕。

由日本建築巨匠丹下健三設計的橫濱美術館,擁有氣勢滂礡的對稱性外觀,且不論是在外牆或是館內,也可見圓形與方形的設計元素;走進館內,映入眼簾的則是使用大量御影石(花崗岩的一種)打造,挑高且開放感十足的「Grand Gallery(グランドギャラリー)」空間。

「沒有明確目的的空間」

丹下健三在設計時,希望美術館不單單是欣賞藝術的場域,也是能促進市民交流與文化活動的中心。他認為,比起單純的展覽室,更重要的是那些「沒有明確目的的空間」,比如讓人們在欣賞作品前駐足,或在展覽室之間移動時稍作停留的地方。因此,像Grand Gallery這般開放、自由的大空間,便是橫濱美術館的一大特色。

挑高且開放感十足的「Grand Gallery」空間,為橫濱美術館的一大特色。(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挑高且開放感十足的「Grand Gallery」空間,為橫濱美術館的一大特色。(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石材的色彩與家具相輝映

而在這次的整修中,以Grand Gallery為中心的自由使用區域,也變得更加開放。由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的空間規劃,從丹下健三運用的御影石中汲取出不同顏色,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家具,並翻新玻璃天花板,以及設置可開關的百葉窗,當自然光灑落,石材的色彩也將與家具相輝映,營造出柔和舒適的氛圍。

由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的空間規劃,從丹下健三運用的御影石中汲取出不同顏色,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家具。(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由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的空間規劃,從丹下健三運用的御影石中汲取出不同顏色,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家具。(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圖片來源:乾久美子建築設計事務所)

根據不同場景變化的模組化家具

進入館內可見的「まるまるラウンジ(Marumaru Lounge)」(まる為日文中的圓形之意),擁有各式尺寸、可以根據不同場景組合變化的模組化家具,不論是獨自前來或與朋友同行,都能在此找到合適的休憩空間。而在Grand Gallery空間也新增了脫鞋區,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自在休息;館內哺乳室也增設至3間,並新增沖泡奶粉的設備,讓親子來訪者能夠更安心舒適地度過美術館時光。

Grand Gallery空間也新增了脫鞋區,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自在休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Grand Gallery空間也新增了脫鞋區,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這裡自在休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當自然光灑落,石材的色彩也將與家具相輝映,營造出柔和舒適的氛圍。(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當自然光灑落,石材的色彩也將與家具相輝映,營造出柔和舒適的氛圍。(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重新規劃指標系統

另外還有其他改造項目,包含:新增了兩處可以免費參觀的Gallery 8、Gallery 9,其中,Gallery 9為玻璃外牆設計,人們從外面也能窺見展覽內容;重新翻新的美術館商店與咖啡廳,也變得更加舒適;Grand Gallery內新增了一座透明電梯,讓空間更具開放感;美術館外也將設置桌椅,人們在這裡能感受海風,優閒享受美術館的氛圍;攜手設計師菊地敦己重新規劃的館內指標系統,也更為清晰易懂。

可以免費參觀的Gallery 9為玻璃外牆設計,人們從外面也能窺見展覽內容。(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可以免費參觀的Gallery 9為玻璃外牆設計,人們從外面也能窺見展覽內容。(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Grand Gallery內也新增了一座透明電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Grand Gallery內也新增了一座透明電梯。(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在這次全面更新之際,館內的指標設計也採用了更清晰易懂的設計。(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在這次全面更新之際,館內的指標設計也採用了更清晰易懂的設計。(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設計師菊地敦己以1989年設計師淺葉克己打造的Logo為基礎,創作了紀念美術館重新開放的特別Logo與標準字。(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設計師菊地敦己以1989年設計師淺葉克己打造的Logo為基礎,創作了紀念美術館重新開放的特別Logo與標準字。(圖片來源: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資料來源|橫濱美術館横浜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再生水磨石等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2011年開業的台北W飯店已佇立信義區十餘年,近年順應旅遊趨勢更迭,邀請草創期原班人馬——英國設計團隊GA Design International,費時兩年執行全館翻新計劃,強化硬體設備與入住舒適度,打造更符合現代旅人和商務客的住宿體驗,全館宴會廳場及405間客房皆歷經「微整形」,以新貌迎接賓客。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頂級驚喜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飯店建築外觀由日本設計師山根格(Tadashi Yamane)構思、國內三大建築師事務所建設而成,英國設計團隊GA Design International則負責室內設計,結合自然原素和現代化科技,成就「Nature Electrified 自然大放電」概念。設計團隊延續此概念,並採納色彩、質地等設計趨勢,考量旅人疫後旅遊住宿取向的轉變,歸納出5大亮點為進行翻新: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1. 色調革新,重塑沉穩、靜奢風格

翻新後的客房,藉由降低彩度展現更為雅緻、內斂的質感,如「絕佳客房」、「非凡套房」、「奇幻套房」採用市場上罕見的綠色系搭配深褐色木材飾面,猶如城市中的綠洲;「奇妙客房」、「壯美客房」選用夕陽橘與大量木質元素相襯,渲染溫暖氣息。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奇幻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奇妙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至於館內唯一逾百坪、坐擁2930樓雙層空間的「頂級驚喜套房」,以及全館僅三間、位於26樓以上採光絕佳的「驚喜套房」,則揮別過往活潑的高飽和配色,改以大地暖色調為主體,演繹成熟、大人味的奢華感,呼應近年大熱的Quiet Luxury趨勢。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頂級驚喜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驚喜套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2. 自然與科技交織,藤蔓、螢火蟲等融入藝術裝置

延續開幕以來「Nature Electrified 自然大放電」的理念,本次翻新結合自然元素與現代科技,共振出許多新面向。踏入客房樓層梯廳,映入眼簾即為由英國數位藝術設計師Daniel Brown專為台北W飯店所創作、以電子螢幕展示的動態藝術品,藤蔓與花卉交織中可見具亞洲代表性的細緻圖樣,持續向上生長的意象更啟發正面能量;推開房門,可見點綴於角落的綠色植栽,為短暫居所注入盎然生機。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客房樓層梯廳。(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房內桌面的蘑菇造型檯燈,呼應W追求趣味的品牌精神;床頭具旭日意象的壁燈,則象徵點亮旅途美好開端。部份套房客廳內,另設置以螢火蟲為靈感打造的閃爍燈飾與落地帷幕,映照信義區不夜城的璀璨光影。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蘑菇造型檯燈/旭日意象壁燈。(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以螢火蟲為靈感打造的藝術燈飾。(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3. 匯聚環保永續與在地文化印記

隨著現代社會更加關注環境與文化的深度連結,台北W飯店客房翻新後實踐資源再利用,同時與在地商家合作居家擺飾。各房型特選再生水磨石製作桌面、櫥櫃層架、置物平台等,內含回收碎石及木屑,巧妙運用回收材使每塊石材紋路獨具特色;「非凡套房」內獨有的臥榻抱枕,則嚴選本土品牌「減簡手制」布織品製成,將台灣城市角落的縮影化為印花,包含鐵皮屋的線條排列、牆角被雨水侵蝕的痕跡等,呼應在地文化。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再生水磨石檯面/臥榻抱枕。(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4. 設備全面升級,優化住宿體驗

位處都會喧囂,為營造更完善的入住品質,台北W飯店於硬體裝置細節增添巧思,滿足城市度假體驗。每間客房配備的Bose音響新增藍牙功能,時刻享受樂音繚繞;床頭除了既有的USB-A連接埠外,另增設Type-C插孔與無線充電盤;55吋智能電視加裝可自由調整角度的壁掛式支架,無論人在床鋪、窗邊臥榻或沙發上,都能用最愜意的姿態享受最佳視角。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台北W飯店「絕佳客房」。(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亮點05. 迎賓「W Animals」陣容擴大

台北W飯店館內具高識別度的「W AnimalsW生肖寵物,亦由原先6種款式新增至12種,以充滿巧思的設計呈現十二生肖的俏皮樣貌。每間房內皆擺放至少一隻「W Animals」迎賓,為每次入住創造如同開箱盲盒般的期待感,不僅形塑品牌風格,更成為旅人與台北W飯店創造共同回憶、建立情感連結的媒介。

台北W Hotel全館翻新5大亮點!色調革新重塑沈穩性格,永續材料融入客房
「W Animals」W生肖寵物藏身於房內迎接貴賓,圖內為兔子款。(圖片提供:台北W飯店)

台北W飯店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訂房管道|專線 (02) 7703-8888、官方預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