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文化漸進!「Sulwhasoo雪花秀」公益限定版 蘊漾台韓百年傳統風華

循文化漸進,《Sulwhasoo雪花秀》公益限定版,蘊漾台韓百年傳統風華

在時間的旅程裡,世代累積的生活歷史感,都能化作文化伏流,為抽象的時間軸,鍍上充滿溫度的感染力。而一向深掘文化況味的頂級保養品牌《Sulwhasoo雪花秀》,除了在韓國長期透過積極參與傳統文化藝術活動推廣與保存,來行動實踐品牌精神,也以文化感染力為經緯,在肌膚保養美妝之外,織出撩動人心的詩意情節……


在潮流當道的韓國,所有的美妝品牌,幾乎都以一種文化態度的流速,在競爭賽道上奔馳著。1966年,源自韓國、追求調和之美的《Sulwhasoo雪花秀》,挾著自然韓方草藥的傳世經典,揉合當代創新科技萃取與珍貴韓方草藥的原則,不僅以內斂豐厚的大自然元素,體現高效尊貴美顏配方,更以跨越時空、藝術、設計的新意,翻轉傳統韓方意象,以現代視野重新演繹傳統文化。


循文化漸進,《Sulwhasoo雪花秀》公益限定版,蘊漾台韓百年傳統風華


傳統文化藝術的原力與意念

除了回歸自然,保養美妝品牌還能有什麼樣的新時代表現?不同著眼短期效益的廣告操作和品牌曝光,《Sulwhasoo雪花秀》除了與韓國傳統工藝巨擘及藝術家攜手推出限量包裝商品,用實際行動豐厚品牌之於傳統美學的文化,從2003年開始,更攜手韓國知名藝文設計圈,每年舉辦「雪花文化展」(像是2018年以韓國傳統藝術「金箔」為主題的《FORTUNE LAND-金箔展》或2019年以「韓國傳統圖騰」為題所打造的《微感視覺:圖騰屋Micro-sense: House of Pattern》展覽),透過各種傳統藝術與當代思維科技,呼應品牌對於傳統文化的深度經營與原力;不僅將展覽所得均捐贈非營利組織,以保存韓國傳統文化藝術;2017年的全球性公益活動「Beauty From Your Culture(源自文化底蘊的美)」,更邀請韓國當地各方文化藝術或藝術創作者,合作推出限定公益產品,並將公益限定版部份收益,捐贈各國家當地文化藝術相關單位,讓購買者能從當代設計追溯到傳統工藝,提醒除了頂級韓方草藥的選擇外,更不該忽略需要被保存的那些文化藝術。


2020年,當眾人引頸期盼《Sulwhasoo雪花秀》這次會在包裝上、端出什麼樣的藝術佳餚時,品牌也再一次從經典立足、演變至今的傳統創新中,揭示答案。他們找來參加2019年雪花秀韓國藝術挑戰賽的設計師SAKI,以韓國廟宇木製建築上傳統彩色油漆「丹青」為創作靈感,襯上輕盈馬卡龍色調,為《Sulwhasoo雪花秀》創立超過半世紀的經典商品「潤燥養膚精華」換上新裝,以「Reboot M.E!」的概念,跨界詮釋出「2020年潤燥養膚精華公益限定版」設計;由內而外、從質地到視覺,完整保存傳統韓方養膚智慧與融入先進科技的情節,更開放式地把包裝創作的主導權,留給購買者,透過貼紙或其他工具,親自體驗在經典中翻玩創新的「獨一無二」。


「撿拾與再造」,吸納時間和工藝的嘉義花磚博物館

另外,除了韓國設計師SAKI「Reboot M.E!」的「2020年潤燥養膚精華公益限定版」之外,《Sulwhasoo雪花秀》也加贈一只「花磚美妝鏡」、並將捐贈公益限定版的部分銷售支持台灣在地搶救保存百年花磚藝術的「嘉義花磚博物館」;為台灣百年花磚歷史,重新收納當代記憶,並喚起大眾對於台灣早期日常傳統工藝的重視。


IMG_4961

IMG_4985


初踏入「嘉義花磚博物館」,先是被兩張帶點西方元素卻充滿台味的花磚椅給吸引;穿行入內,清雅卻持續的檜木香,不停在各角落蔓延著,用一種嗅覺氛圍,把整座建築內無數繁沓的花磚,都襯地敏感而細緻。本來任職於科技業的花磚博物館館長徐嘉彬,因為不捨出現在台灣日常的百年花磚文化因古屋拆除而消失,所以自發性地在20年前開始積極投入搶救與保存台灣花磚,並在2015年,用積蓄買下前身為「德豐材木商行」的檜木老宅,將20年來已搶救、並修復的5000多片花磚放置、併陳。


儘管台灣花磚被關注的時間大約是在2018年(2018年,台灣花磚被外交部選定具台灣特色文化代表性的禮品之一後,才開始為世人所關注),但由於台灣早期花磚被定位為昂貴的舶來品,因此匠師對每片花磚都注入巧思,以精巧細膩手繪,與傳統建築或家具互相映襯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2016年,法國大學Aix Marseille University教授看到台灣花磚老屋獨特的融合美感,亦決定為台灣老花磚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遺產」,讓這個蘊含歷史、保存全世界最美的花磚文化被世界看到。同年,嘉義花磚博物館的團隊更開始和鶯歌陶藝師傅合作投入復刻工藝,運用現代技術,重塑台灣百年花磚。


IMG_4946


正如館長徐嘉彬所說:「文化,不是再造,而是要跟著時代走,用現代文化方式傳遞。」不管是《Sulwhasoo雪花秀》將此次公益版的部分收益贈與花磚博物館,共同為台灣這塊土地保存、修復百年花磚的美好盡一份心力;還是館長與團隊自費、以當代技術全島奔走的保存老屋拆除前的花磚,都在在讓傳統藝術之美得以流傳,傳達凌駕於空間或物件之外的深層次文化訊息,將台韓悠遠文化的百年工藝優雅傾訴。


2020雪花秀潤燥養膚精華公益限定版 120ml NT$4,680 全台限量250組 (2020.11.13上市)


撰文| Qbee

資料提供| 雪花秀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都市生活節奏快速,平時總埋首於工作的你,趁著年末好好放鬆身心吧!全台最大的日式岩盤浴「福湯岩盤浴」繼新竹首店後,最近進駐台中大魯閣新時代,室內空間呈現日系典雅美學,並規劃5種不同形式的主題岩盤浴,為自己保留一段時間、選一處喜愛的位置,好好感受爆汗帶來的舒壓與療癒,釋放一整年的壓力!

5大主題空間、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

在冬季濕冷、夏季悶熱的台灣,體內濕氣難以代謝,而岩盤浴藉由調節石頭溫度與室內空間濕度,能夠幫助大量流汗、舒暢身心。移師日本正統文化的「福湯岩盤浴」,是目前全台最大的乾式溫泉會館,處處展現典雅風韻與日系美學,如同嘈雜都市裡的一片城市綠洲。有別於空間、模式相對單一的傳統三溫暖與溫泉會館,福湯岩盤浴設有黛玉、鳳綠、潤竹、赤塩房與映雪房等5大場域,並設置近5000冊藏書與寬敞的休憩空間,借用色彩與溫度變化,讓顧客享受舒壓放鬆的靜謐時光。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移師日本正統文化的「福湯岩盤浴」,是目前全台最大的乾式溫泉會館(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黛玉、鳳綠房」為獨有的全室加熱區,踏入空間便會感受到迎面而來的熱氣包裹全身,將身心的疲憊徹底釋放,享受愜意時刻;館內溫度最高的「潤竹房」參考芬蘭桑拿房設計,將水澆在烤爐的熱石上,散發出的熱氣有助於身體快速排汗、消除疲勞;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黛玉房全室加熱至40度,能使身體達到深層放鬆(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鳳綠房的靜謐氛圍,為疲憊身心注入新活力(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潤竹房參考芬蘭桑拿房設計,將水澆在烤爐的熱石上(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充滿浪漫星空燈光的「映雪房」彷若置身夢幻冬日,帶來獨家的視覺享受,氛圍平靜、療癒;而選用喜馬拉雅玫瑰鹽作為加熱材料的「赤塩房」,則將溫熱的岩鹽溫和地滲入肌膚,帶來深層放鬆,是館內最受歡迎的主題區!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映雪房彷若置身夢幻冬日,帶來獨家的視覺享受(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赤塩房選用喜馬拉雅玫瑰鹽作為加熱材料(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徜徉星空下的圖書館,感受放鬆後的身心

除了多樣化的放鬆方式外,福湯岩盤浴也提供星空棧、樂活驛兩大特色休憩空間,其中前者為通鋪空間,收藏大量書籍並設有個人艙,為顧客打造一間「星空下的圖書館」;後者則設置下沉式的沙發,打造愜意閱讀、放鬆冥想的舒適角落。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星空棧如同一間「星空下的圖書館」(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全台最大「日式岩盤浴」插旗台中!玫瑰岩鹽房、星空雪景等5大空間,讓你釋放一整年的緊繃
全館採日式木質設計(圖片提供:福湯岩盤浴)

福湯岩盤浴 台中新時代館

店家地址|台中市東區復興路四段186號B2F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11:00–00:00、週六至週日10:30–00:00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舞蹈排練場育兒,讓孩子自然地透過身體認識世界 ──專訪 壞鞋子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宜瑾

她是編舞家,讓孩子用五感與肢體去探索土地與自然帶來的力量。 (攝影:陳婉寧)

位在關渡大橋下的拍攝現場,是一處佔地230坪、舊廠房改建的排練場,上下移動仰賴貨梯或鋼板樓梯,少了安全護欄、防撞護條,旁人看著頭皮發麻,這裡卻是林宜瑾工作與一家四口(育兒)生活的地方。

卡洛塔妮
林宜瑾分享「身體覺察」或許是孩子們在劇場裡學會的第一件事。(攝影:陳婉寧)

孩子襁褓階段,林宜瑾會一邊用揹巾抱著小孩,一邊引領舞者排練。成長到爬行階段,她會讓兩個孩子:六歲的禾禾、一歲半的旅惟包著尿布、打著赤膊、在鋪設黑膠地墊區域爬行,還有一貓二狗玩伴兼護衛隨行。

在劇場育兒,堅持給孩子完整陪伴,成為母親後的林宜瑾發現孩子對身體覺察敏銳,也會主動避開危險,「幾天前,當旅惟跟舞者一起站上桌子跳舞,我們發現他會走到桌子盡頭突然回頭,再走到另一端再回頭,『他正在用自己的身體丈量這個空間及距離。』

卡洛塔妮
卡洛塔妮共同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懂自然,懂孩子的好」。(攝影:陳婉寧)

身體覺察,或許正是孩子們在劇場學會的第一件事。為了鼓勵父母們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懂自然,懂孩子的好」,卡洛塔妮以「育兒即創作」為題與受訪者展開對話。林宜瑾在此分享,讓孩子自然地透過五感及身體探索土地與自然帶來的力量。

從田調培養更多小孩的身體感     

如同其他習舞的人,林宜瑾從小學習的都是西方表演知識,直到遠赴異國駐村,一句「你從哪裡來」的疑問,讓她自省「我是誰?我從哪來?」,才開啟她回頭尋找與自身文化貼近的舞蹈語彙。

成長於雲林西螺福興宮對街的她,2012年開始走訪台灣民間大小祭典、廟會等儀式活動「採集」,再用當代觀點將其轉譯成舞作。有了孩子後,她也帶著他們參與田調過程,一起貼近這些傳統儀式。

卡洛塔妮
用身體語言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孩子共同成長。(攝影:陳婉寧)

2020年,在創作《吃土》前,她帶著禾禾與成員一起參加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祭儀中鑼鼓喧嘩,北管出陣樂器小鼓、大鑼、嗩吶等弄得震天價響,讓一般家長怯步的場景,只見林宜瑾笑說,「禾禾在旁還跳起舞來。」

有了這次體驗,隔年,當林宜瑾與舞團獲得印尼日惹駐村機會,她毫不猶豫帶著孩子跨海到鄉村生活兩週,並學習傳統宮廷舞。她也親眼見證孩子打破隔閡,用身體語言對話到打成一片的過程,她說,「我們總覺得自己教小孩很多事,但往往是他回頭教會我們很多。」

讓孩子打開五感去享受食物

林宜瑾的另一半林志洋,也是壞鞋子舞蹈劇場的營運總監與製作人。面對舞團進劇院、下鄉巡演、東奔西跑做田調,外加育兒,兩人應變之道就是錯開各自時間,輪流陪伴。林志洋說,「多數合作的工作夥伴、場館都很願意讓你帶著小孩工作,這也是其他職業較難達成的。」

卡洛塔妮
宜瑾分享引導舞者、接納對方的想法,一起在過程裡探索,才能創作精彩的表演。(攝影:陳婉寧)

新生命加入也曾為兩人生活帶來混沌,林宜瑾説,「小孩是無法預期的,必須放下『我』與對時間的感知,才能找到相通的路」,這也與舞者的工作方式相近——編舞家需要慢慢引導舞者,適時接納舞者想法,「不然舞者會覺得自己只是顆棋子,他必須在過程裡探索自己,表演才會精彩。」

卡洛塔妮
讓孩子打開五官去感受「食物」,不僅是感官刺激,更會享受吃飯的過程。(攝影:陳婉寧)

同樣的法則,他們也應用在孩子開始嘗試食物的階段,讓他打開五感去感受,「讓他用手去抓,把食物塗抹在身體上。一方面是感官刺激,另一方面會享受吃飯」,林宜瑾自豪,「我們家小孩對食物充滿好奇心跟興趣,非常勇於嘗試。」如同卡洛塔妮鼓勵「育兒即創作」理念,不為孩子設下框架,單純以父母的愛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能自然的成長,更能看到孩子的好。

卡洛塔妮
羊奶粉是林宜瑾記憶中源於自然的健康選擇。(攝影:陳婉寧)

母奶之後,他們選擇最自然的羊奶粉銜接,嘗試來自紐西蘭自家農場乳源、少加工配方且有天然原態製程的卡洛塔妮星護羊奶粉,這個選擇也與林宜瑾成長記憶相關,「家裡從小就讓妹妹喝羊奶調整體質,在我的記憶裡,羊奶是比較健康的,因此也讓旅惟嘗試羊奶粉。」有三十年羊奶經驗的卡洛塔妮更是首選!

透過接近自然,讓孩子自然長成自己的樣子

今年,兩人的第一個孩子禾禾進入小學,他們也在此時做出人生重大決定——將舞團南遷到雲林,回到兩人成長的故鄉。

「一個環境會影響小孩的成長。生活在台北的速度感是很快的,如果在童年有個緩拍的時間感去探索這個世界,未來會成為他的養分,滋養他在都市裡匱乏的部分,心也會打開多一點。」林宜瑾說。

舞團成立今年也將屆滿十年,南遷計畫在他們腦海中也盤旋了好幾年,孩子的成長,則給了他們實踐的動力,兩人也確信,故鄉,是下一個能讓自己「生活與創作能抵達一種平衡狀態」的地方,孩子們也將在此展開對這片土地的更多探索與認識。

— 林宜瑾 —

舞者、編舞家,2014年成立壞鞋子舞蹈劇場,帶領舞團透過「田野踏查」的方式親近土地,過去接連以《彩虹的盡頭》、《渺生》改編牽亡歌入劇場,叩關台新藝術獎提名;2020 年《吃土》更延續淡水大拜拜的遶境經歷,融入北管與電子樂。透過深入自身文化的田野調查,培養出自己獨特編舞的視角。

— 林志洋 —
舞蹈劇場營運總監。本身熟悉於藝文團隊之營運管理與專案開發,自2019年起帶領壞鞋子舞蹈劇場團隊,連續6年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年度獎助專案」補助團隊(Taiwan Top)。經營團隊的方法著重開放的思惟與積極的實踐,深信藝術所能策動的社會影響力。

Interview & Text | 江家華

Photography | 陳婉寧

Produce & Planning | 如芸制作 As Art As Creations

Project Execution | 采鋐健康傳播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