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11月號《街拍人間》
街拍說起來容易,還是有幾個可掌握的操作技巧,讓拍攝更順利。擅長各類影像拍攝、色彩風格濃郁的攝影師林科呈,提供4個自己的攝影心法,並推薦色彩獨特的底片相機拍攝供大家參考。
保持最佳距離
紐約街拍攝影師布魯斯吉爾登(Bruce Gilden)擅長近距離、鏡頭貼近路人拍攝、拍完就走,不打招呼或徵求對方同意,故意捕捉被攝者被嚇到的驚恐表情,這種帶有侵略性、粗暴的攝影方式,現代攝影師就算想模仿也很難,基於禮貌大家還是習慣與被攝者保持拍攝距離,一來不會打擾對方,二來也能捕捉最自然的生活畫面。林科呈喜歡使用定焦鏡,全片幅相機搭配85mm定焦鏡頭拍攝,大約和被攝者距離10∼20公尺的距離,是他認為最適當的觀察角度:「我不喜歡用變焦鏡,變焦反而會讓我猶豫要用哪個焦段,多拍幾張,往往好畫面就消失了。」
通常大家旅遊時習慣使用廣角鏡,能一次捕捉到更多風景,林科呈卻選擇冷門的85mm、有他自己獨特的取景技巧:「我喜歡聚焦有主題,這個焦段捕捉到的畫面有限,卻能讓主題更突顯,尤其在台灣街頭取景,有時候看到好的主題,旁邊的干擾和複雜的物件太多,這個焦段,能夠避免雜亂入鏡。」
拍路人的禮貌
有「人」的街拍畫面,會讓整個照片更有張力,卻也最難,現代人對相機警戒心高,察覺到鏡頭會刻意迴避,會擔心自己的照片,被挪用在不好的用途上,如何有禮貌、不會讓被攝者不舒服地拍攝?林科呈回憶,到泰國旅行時曾經給自己一個功課:到街頭拍攝100個人,拍完後還必須和對方交談,取得拍攝許可,最好能把照片再寄回給被攝者,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旅行後能認識更多朋友。
相機模式設定
很多相機會針對街拍需求,而有特殊設定模式,最知名的是森山大道早期作品,多使用RICOH GR系列相機拍攝,它輕薄好攜帶的輕巧機身、內建不需要半按快門對焦、自動測距測焦的Snap模式,在街上抓拍的速度可以更快更精準(不會迷焦)。但每個攝影師都有自己慣用的設定值,不見得會依賴相機模式,以林科呈為例,他不會刻意調整相機的拍攝模式,習慣使用光圈先決,拍攝時只要稍微改變光圈數值,「機器設定愈簡單愈好,因為我要把注意力放在構圖上。」
他也發現,除了長鏡頭是比較沒有攻擊性的遠距離街拍外,近幾年新相機的翻轉螢幕對街拍也非常有利,相較於看著觀景窗,低頭從翻轉螢幕構圖,降低被攝者防禦心,取景姿態類似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使用的雙眼腰平相機,除了像過去攝影師把相機藏在衣服裡,利用新科技優勢創造獨特的街拍取景,也是可以善加利用的功能。
「手機的景深不如單眼相機,平面的圖面思考反而重要,如果是用手機拍攝,我會選擇大片對比色,就能拍出有主題的畫面。」他也建議可以試試手機的高倍數位變焦,「雖然畫質會變差,但有些畫面就是要變焦拉近構圖才好看,可以試著把它當作一幅圖,去做後製修飾,反而會有不同的味道。」至於濾鏡,他喜歡使用SnapSeed App裡的效果,如果只調整色調,喜歡濃郁色彩的他,則推薦iPhone內建的「增豔」效果,「調出來的色調很自然,不會讓飽和度過頭。」只要微調參數就能提升照片氛圍。
|
|
練習捕捉光影的技巧
很多街拍攝影師喜歡使用光影明暗創造不同的構圖趣味,「尤其是下午兩三點,光線45度斜射的時候最好看。」林科呈則非常推薦使用黑白濾鏡練習拍照,強迫自己檢視畫面中的光線,「我在修圖時常遇到不錯的照片,轉成黑白卻完全不吸引人,仔細觀察才會發現,是因為光影不對,如果直接用黑白色階拍攝,就能馬上發現這個問題。」陳婉寧也說:「黑白照片比彩色更難處理,不容易把主題拍得好,尤其光線不明顯的狀況下,有些細節會消失,而讓照片失去重點。」無論哪一種拍攝類型、使用哪一種拍攝工具,說穿了都需要多練習,即使手機就能記錄生活,但想拍得好,還是得熟練後才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視角。
欲追蹤攝影師精彩作品,可至林科呈Instagram
文|詹筱苹
圖片提供|林科呈
完整內容以及欲知更多拍攝幕後,請見La Vie2020年11月號《街拍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