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嚷嚷著「人生好難」嗎?但想離開這座喧擾的城市,其實不難。不妨搭上火車前往有山、有海的台東,用兩天的時間,好好探索東台灣山林之美;試著放慢步調,走進大自然、原住民部落裡,體驗不一樣的台東,並且品嚐這些最純粹的在地美味。
延伸閱讀 ▶ 大山大海之外的台東綠島隱藏行程!跟著編輯來一場內行人的體驗式旅遊
饗嚮台東 洛神花蜜餞DIY體驗
創立於2017年的「饗嚮台東」,是由幾位返鄉、移居的鹿野青年所組成,為讓大家知道鹿野並不是只有熱氣球,於是串連農村、部落場域,推行小旅行活動,包含:大地餐桌、採果趣、手作DIY、部落體驗等,並藉此將「友善土地」的理念傳遞給遊客。
若在11、12月來到鹿野,可以選擇季節限定的「採摘洛神花、製作蜜餞」體驗,也能更了解這被稱為「台東紅寶石」的洛神花究竟有何魅力。而對於生長在都市的人們而言,走進農田採果絕對相當新鮮,再戴上斗笠、手拿茄芷袋、看著眼前各式綠色農作物、聽著饗嚮台東成員風趣幽默的導覽,一瞬間就能把煩惱丟掉!
饗嚮台東成員提到,我們常說的洛神花,其實指的是它的「花萼」部分,而在採摘過程中,穿梭「紅色花海」、用剪刀喀擦一聲取下花萼,無以倫比的療癒感油然而生,加上身處在大自然裡,偶爾會有可愛的「蜜蜂訪客」加入,替體驗又增加了小小驚喜。
摘完美麗的洛神花,也能帶一份甜美回家!回到饗嚮台東遊客中心,在成員的帶領下,先去籽、洗淨,接著川燙,再將幾朵洛神花放進玻璃罐中,上頭鋪一層糖,重複動作直到裝滿後,酸酸甜甜的洛神花蜜餞即輕鬆完成,且不論是調飲、入菜皆相當適合。
而藉由農事體驗,我們也能學習並且珍惜這塊土地,不單是採果,放進嘴裡的洛神花蜜餞風味,更蘊含了台東鹿野的豐富樣貌。
饗嚮台東
電話:0933-693-480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高台路42巷5號
Facebook:饗嚮台東
官網:https://imaginetaitung.com.tw/
備註:更多體驗活動,可上臉書或官網查詢
博雅齋 紅烏龍品茗
同樣位於鹿野的「博雅齋」,其紅烏龍在全國茶葉比賽中獲獎無數,榮獲70面金牌,更曾獲得比利時舉辦的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iTQi)最高三星評價和頂級的二星榮譽,堪稱是台灣之光。走進外觀古色古香的博雅齋,店內高雅的骨董原木家具、一屋子的茶香,加上女主人吳秋伶細心的解說,在品飲一口紅烏龍後,打從心底回甘。
博雅齋的迷人之處,除了茶本身,更多的是,吳秋伶邊沖泡烏龍茶,邊與客人閒聊的時光;出生自嘉義的她,是在嫁來鹿野後,才開始種茶、焙茶,與茶相伴的人生,一晃眼就30年。吳秋伶說:「紅烏龍的每個製茶環節都相當重要,尤其烘焙是最大的關鍵,每個茶都要焙30幾個小時以上、需要15~20個工作天,而在焙茶時,也要不斷試它的口感,將茶的時間跟溫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茶湯呈現琥珀橙紅色的紅烏龍,有著蜜味與果香,嚐來帶著鮮度及喉韻、口感甘醇,也因其富有活性又耐泡的特性,可做為冷泡茶飲用,且喝來風味及甘甜又更為明顯。吳秋伶解釋,「經小綠葉蟬吸食過後的茶葉,製成的茶菁會帶有似天然蜂蜜之香味。」這也證明了茶園的確採自然農法栽種。
而博雅齋的茶園位於台灣中央與海岸山脈間的縱谷坡地台地,三面環山,一面環河,茶樹在經年山嵐與朝霧繚繞的環境之下,以在地鹿野溪純淨之水和肥沃的土壤,採取與草共生農法栽培,難怪孕育出如此好茶。而既然茶鄉鹿野得天獨厚的氣候因素及地裡優勢,產製出許多好茶,還有什麼是讓博雅齋得獎無數的原因呢?站在景色如畫的茶園之中的吳秋伶笑說,「我覺得是堅持吧!有時凌晨兩三點都還在焙茶......。」
博雅齋
電話:(089)322-933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光榮路542號
Facebook:博雅齋自然茶園 Buo-Ya Pavilion Natural Tea Company
Icifa法式餐廳 品嚐在地食材法式料理
提起法式料理,或許大多人的印象會是高檔的進口食材,搭配上精緻的擺盤,而位於台東市區的「Icifa法式餐廳」就地取材,將花東在地風味烹調出美味的法式料理,打造出屬於台東的在地慢食饗宴。
來自高雄的鄭吉棠,從餐飲學校畢業後,因為喜歡花東,選擇到花東的飯店工作,之後在因緣際會下,開始學做法餐,並於去年底開設Icifa法式餐廳,他提到:「西餐比較制式化,法式料理的手法則較五花八門,對我而言,法式料理不一定要很精緻,因此我們選用東部的食材,減少了中間的運送過程;而這些新鮮食材不需要過多的烹煮,就能呈現出花東本身的濃厚風味。」
而店名的Icifa為阿美族語「市場」的意思,也代表著這家餐廳的料理食材,於(在地)市場就能購買得到;鄭吉棠也走進部落、鄉村,只為找到更多台東的好食材。然而,一客1,500元的法式料理,起初也讓不少在地人為之卻步,但透過將本地食材端上餐桌、設計專屬東部的法餐,成功吸引當地人、外地遊客前來品嚐。
不論是部落裡常見的「荖葉」、「席烙(醃豬肉)」,或是當季的旗魚,甚至是野生馬告等,全被鄭吉棠融合進法餐裡,他一再強調,「好的法式料理,注重的是風味,醬汁及烹調手法也能為其加分。」而果然,有著東部滋味的法餐,每一道料理都能嚐到驚喜;有趣的是,主餐刀的外觀如獵刀一般,切著肉時,不禁莞爾一笑。
在慢活步調的台東,適合慢慢享用一頓擁有在地風味的法餐,而鄭吉棠對於料理的堅持及創新,值得我們坐進Icifa法式餐廳、將時間揮霍在美味上。
Icifa法式餐廳
電話:0938-815-933
地址:台東市更生路462號
Facebook:ICifa 法式餐廳
備註:餐廳採預約制,套餐價位1,500元(需加10%服務費)
延伸閱讀 ▶ 與大地一起寫菜單!台東長濱「Sinasera 24」主廚楊柏偉 用法式料理手法呈現台灣味饗宴
達魯瑪克部落 食材田野導覽&小米粽體驗
「你對於原住民的印象是什麼?」這是達魯瑪克部落的力元大哥向我們的提問,而必須承認,在跟著他走進部落、山林裡後,我的答案從原本的「幽默風趣」,再加上了「對土地及食物抱著感恩之心」,心中也充滿了無法言喻的感動。
曾在北部待了10年的力元大哥,後來又回來這美麗的部落,並與其他族人共同規劃了「Taromak 部落探索」活動,在遊客參加導覽之餘,推廣魯凱族文化,以及認識大自然裡的野菜作物等。正式踏入達魯瑪克部落前,力元大哥向祖靈報告有拜訪者,並請我們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告訴土地你是誰,祂才會接納你。」隨著力元大哥的腳步踏進部落,他先是介紹有著共享概念的無炊具料理──地悶食,早期由於食物取得不易,大家會一起分享取得的獵物、野菜等,透過在地上挖出坑洞,接著將食材以姑婆芋包好放入,再放上燒燙的石頭後蓋住、加熱食材。
隨後,力元大哥帶領我們走入山林,解說部落周遭的植物種類及特性,「我們在採集東西(狩獵)的過程中認識植物,植物對我們而言很重要,因為人沒有辦法製造大自然,只有自然可以建造出自己。」因此,部落裡不特別耕種作物,因上天都安排好了。
而走在一片綠的森林時,力元大哥身上衣服的圖騰格外顯眼,他解釋:「蝴蝶圖騰代表著『傳遞訊息的人』,且是要在山林中跑步比賽第一名的人才能使用。」不僅如此,「蝴蝶圖騰其實也是期許自己要當文化的授粉者。」聽到這句話時,我心中不禁震了一下,畢竟在這個任何事物都可能轉瞬間消失(但或許沒人在意)的時代,還是有群人堅持保留或是復育傳統。
結束山林導覽,由部落大姊講解如何製作原住民小米粽「阿拜」,裡頭為小米拌南瓜絲、醃豬肉,接著用假酸漿葉包住,最外層再以月桃葉包裹後蒸熟。而在享用一桌部落風味大餐前,大姊引領我們默禱,對食物表示敬重以及感恩;不論是以各式野菜製成的炸天婦羅、地悶食料理、阿拜等,簡單的調味及食材,即能嚐到最豐富的原民味。
力元大哥及部落大姊同我們一起用餐時,分享了更多關於原住民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山林共存的故事,而我之前從未想過踏進山林、品味原民美食後,會有如此多感動,但想到力元大哥先前所說的「所有的信仰(包含部落信仰),都在傳達一件事情,那就是感恩」,才理解,珍惜這片土地、取得的食物等,即是部落文化的真諦。
達魯瑪克部落導覽,可上臉書預約查詢
Facebook:Taromak 部落探索
若你也想品嚐這些屬於台東的美味,不妨前往台北車站大廳,逛逛第6屆鐵路便當節,裡頭販售許多在地美味便當,當然,也包含滿載東部氣息的「Taitung便當」,比如以紅烏龍茶葉醃漬的肉、洛神花蜜餞、阿拜等,吃下融合原民風味、在地食材的便當,台東的山風、海味隨即在口中散開,宛如一場味覺的小旅行。
延伸閱讀 ▶ 自建夢想書屋與咖啡屋!台東知本「黑孩子黑咖啡」陪伴黑孩子成長的木造希望場域
台東民宿 ▶ 台東鹿野兩天一夜輕旅行!台式洗石子民宿「永安禾居」、星空下的柴燒晚餐等4大必去散策
2020第6屆鐵路便當節
時間:11月13日至11月16日,10:00~18:00
地點:臺北車站大廳
文字|Adela Cheng
攝影|Adela Cheng
圖片|Icifa法式餐廳、博雅齋、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