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時尚戲服美學!窺探天才棋后的服裝色彩、棋盤格紋等造型細節

解析《后翼棄兵》女主角貝絲造型穿搭!

自Netflix上架以來,不斷盤據收看冠軍的影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其故事講述的不只是天才棋后的榮耀與脆弱,更讓我們看到,「一位穿著迷人的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宰的1960年代西洋棋界,走出自己的冠軍之路。」;而操刀由安雅泰勒喬伊 (Anya Taylor-Joy)飾演的女主角貝絲(Beth Harmon)時尚之路的幕後操盤手,則出自金獎戲服設計師Gabriele Binder之手!

近期在布魯克林博物館 (Brooklyn Museum)與Netfilx合作的線上特展《王后與王冠》(The Queen and The Crown)與其他採訪中,過去曾操刀《竊聽風暴》、《無主之作》、《愛在血淚交織時》等多部影視服裝的Gabriele Binder ,也大方分享自己如何為貝絲的服裝風格佈局。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8

淺綠與知更鳥蛋藍  用色彩反應主角心境

《后翼棄兵》故事設定在1950、60年代,因此劇中女性角色服裝多以束緊腰線的蓬裙洋裝為主,藉此呼應當時的時尚風潮,但該如何讓主角貝絲從這股流行中脫穎而出呢?第一步棋,便是主色調的訂定。貫穿的首尾的淺綠主色,以及搭配使用的知更鳥蛋藍(Robin egg blue),可說是女主角貝絲的代表色。「色彩就像是一面鏡子,會反映出貝絲所處的情境和她的心理狀態。我們將淺綠色定為她的『Home Color』。」Gabriele Binder說道。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9

也因此,幼弱無助的小貝絲一開始身著的便是淺綠色的裙裝。然而,脆弱的根源,也可能長出無比堅強的力量,在影集的最後,貝絲在莫斯科的終局之戰中,穿著的正是帶淺綠和灰色調的洋裝。「顏色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曾經剝奪她力量的顏色,也是重新賦予她力量的顏色。在莫斯科那場棋賽中,貝絲穿著淺綠洋裝,她的『Home Color』,代表她終於回家了。」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6

最終與博戈夫對戰的戲分,貝絲換上簡約俐落的洋裝,優雅之餘,也與回憶片段裡小時候她所穿著的服裝有所連結,「我們希望使用這種顏色來表明她終於感到自信,並且媽媽始終與她在一起。 在這一刻,她不再害怕眼前這個令自己心生畏懼的敵人。」相同顏色昇華成力量,也同時象徵著回家。

gambito-de-dama-vestuario

格紋反映西洋棋主題  雪白王后走出人生的局 

除了主色調的訂定之外,呼應貝絲對於西洋棋的喜愛,格紋也是她身上經常出現的圖紋。受到美國60年代影星伊迪塞奇威克 (Edie Sedgwick)、珍茜寶(Jean Seberg)、時尚設計師安德烈庫雷熱(Andre Courreges)、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啟發,Gabriele Binder創造一系列繽紛、有著Mod風格的復古造型,而這些造型從貝絲在肯塔基州孤兒院時期,到開始在拉斯維加斯、巴黎和莫斯科等國際西洋棋錦標賽亮相,貝絲服裝不下於十種,並且大多數都帶有反映棋盤的幾何圖案,而其穿著風格更會隨著比賽地點及當時心境而有所變化。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_1

像是離開孤兒院的貝絲,回歸普通校園生活的她,樸素裝扮看起來在同齡女學生中顯得老氣,而隨著贏得個人棋賽生涯第一場比賽,貝絲選擇了換上當時百貨公司正流行的棋盤格洋裝,也巧妙寓意著新一代棋王的誕生。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

在墨西哥比賽時,炎熱天氣和當地文化,貝絲穿著白色無袖洋裝展現女人味,而與俄羅斯小男孩對戰時,則換上鮮黃色上衣,其搶眼色澤也讓她在一票男棋手中顯得特別耀眼;遠赴巴黎比賽時,貝絲身著一件米色底、帶有黑色線條的連身裙,靈感便來自1960年代皮爾卡登的設計洋裝。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18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16

在莫斯科的最後一場比賽中,貝絲則穿著格紋大衣,棋盤格紋無疑是貝絲身上常見的圖紋,然而,這件大衣比她過往的著裝更加精緻俐落,彷彿暗示著貝絲對於在棋藝上獲得國際認可,已重拾信心。有趣的是,全劇尾聲,經過幾番纏鬥終於贏過前世界冠軍的貝絲,身著白帽、白色羊毛大衣、白褲和白鞋,漫步於俄羅斯公園中,那模樣活脫脫便是西洋棋中的王后,而她也已用自己的風格,走出人生的局。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5

《后翼棄兵》戲服裝設計巧思3

The Queen and The Crown線上展覽

https://www.thequeenandthecrown.com/

文字|郭慧

劇照|Netflix

資料參考來源|The Queen and The CrownWWDNew York Time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