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12月號《惜物的工藝》
自學修復技術的吳啟弘,有時是醫生,替老物把脈;有時化身數學家,推敲排列組合,就這樣,一個個面臨退休的老件殘骸到了他手上,都華麗蛻變成符合修復與再造精神的工業風作品。
「如果遇到那種想要修復得煥然一新的客人,我們會拒絕他。」上週,有一張從英國收回來的舊椅凳,客人希望將刻痕全部磨掉、改造成光滑面貌,但吳啟弘沒有售出,「因為我們就是要它的刻痕,你說稍微有洞補一下沒關係,但全部改掉味道就不見了;然後幾天後另一位客人看到、也喜歡,所以我們賣給他了。」
一件件經過歲月洗滌的家具,在放進摩登波麗門市之前,所歷經的修復等待期,短至幾天、長至幾年,而這段時間,它們都住在位於板橋的180坪雙層倉庫兼修復工作室,和吳啟弘以及兩位夥伴們共同生活。「我可能5年前買到一個壞掉的桌子,5年後才找到合適它的桌腳,大概都是這樣在運作,所以我們倉庫才會一直留著這些東西,即便它現在沒有功能,但光想像它可以變成什麼樣子就很好玩。」一句「好玩」的背後,投注的心血不容小覷,面對修復技術的高門檻,他選擇正面迎擊。
內外通吃的自學之路
經營了10多年的摩登波麗,早已是台灣二手家具市場的元老級店家,約莫5年前,吳啟弘決定另設修復部門「金物道具」,提供老家具維修與再造服務,修復知識全是自學而成,例如上YouTube觀看各種DIY影片,「甚至我很多修東西的技巧都是去法國社團裡面學的,直接傳圖片問他們怎麼做,全部是法文,都要慢慢翻譯。」說是土法煉鋼一點也不為過。而好不容易理解作法還不夠,零件、機具的取得也是一大困難,等到飄洋過海的材料備齊,組裝時也要守住「修舊如舊」的核心概念,不斷嘗試,還原最剛剛好的樣貌,一切著實不簡單。
事實上,吳啟弘早期也會將家具送至沙發廠、木工廠維修,「但他們抓不到那個味道,都幫你全部拋光,變超新的。」笑說付了不少學費,所以後來決心埋頭自學,除了靠網路,也會帶著夥伴出國開眼界,例如有一回主動接洽日本職人,前進偏鄉直擊對方縫製沙發的實況。他表示,日本、歐美的修復意識皆已內化至日常,例如歐洲有近半男性都能自行修繕家具或車子,日本甚至會舉辦家具翻修大賽,「他可能給你4小時、4張椅子讓你修,最後再評比。」而台灣雖然也有技巧純熟的老師傅在,但數量日趨減少,許多都面臨後代不願接手的失傳命運,因此在與這些老師傅的互動過程中,也積極吸收經驗,努力記住每一道工法。
為了擠牛奶,買下一整座牧場
採訪時,跟著吳啟弘穿梭倉庫,他一邊指著家具、一邊解釋修復細節,好比說椅墊,「如果是一般工廠師傅,就會折起來、拿釘槍直接釘完,一分鐘差不多;但我們都是手縫,通常要縫幾個小時,最後收尾的地方還要一條壓條。」在收來的老件當中,能加以修復的大部分都是鐵製品,有些鐵椅經代代相傳、早已疊擦多層油漆,因此去漆十分耗時,完成去漆工作後,還要打磨、拋光、上蠟,總體時間成本極高。
從吳啟弘的悉心講解中,也可發現他對於皮革、橡膠等用料品質的堅持,「你看這個皮,摸起來紋路明顯,你去咖啡廳99%都是這塊皮,但我們不會選這種。」他接著拿起貴上5倍、美國進口的皮料,摸起來果真有差,「我是那種會為了擠牛奶,買下一整座牧場的人。」連材質運用的眉角,都能精準點出,「小羊皮很軟,代表延展性很好,所以使用上就要跟客人說明,拿小羊皮來做椅子很容易破,反倒是牛皮椅墊會比較耐用。」又或是製作沙發所需的繃帶,即便它們最終不會顯露在外,他還是嚴選進口的橡皮帶,如果沒有找到相符的,寧可擱著不動作。
修復的工業風精髓
雖說倉庫裡無奇不有,但看到保齡球道時,還是不免驚呼了一下。吳啟弘笑道,「這是有一次朋友跟我說保齡球館在拆,有12個球道,一個6米長,問我要幾個。」經過裁切,裝上桌腳、或任何底盤夠穩的底座,這些球道搖身一變成為咖啡廳裡的共享大桌,而這正是工業風的精髓:讓A加B變成C,成就獨一無二的商品。同樣的道理,看到一台斷腳的裁縫機時,首先會想到可以改造成一張桌子,「但你如果有其他靈感,也可以把它做成不一樣的,這才是工業精神,玩就是要玩這種。」
國外諸如此類的改造物件,在市場上早有一批死忠粉絲,吳啟弘分享幾天前看到的電視節目片段,有一位熱衷收舊貨的美國人,買下一塊大型加油站招牌,「他買1千美金,運費1千2,修理費1萬5,最後賣2萬5。」光維修費就是取得成本的15倍,但這位仁兄沒有退縮,而事實證明的確為明智之舉。和古董車的道理相同,「一台車1萬塊,你可以修到1百萬,看你怎麼修,但賣不賣地到1百萬也要心裡有底。」若實踐在台灣,至少截至目前為止,大眾對老件改造並不買單,畢竟在大時代的商業策略下,「汰舊換新」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要扭轉不是件容易的事。
雖然選擇了一條人少的道路,推廣修復工業精神的他,卻樂此不疲,好比最近客人送來給他「自由發揮」的那把丹麥舊椅,就有百百種改造法,或許哪天在古物市集和靈感相逢,便能為這把椅子妝點出新風貌;有時客人也會如同尋寶一般地、在倉庫裡挑選幾個物件,和他討論組合的可能性,彼此的靈感碰撞形塑另類的共創精神,吳啟弘笑說,「我可以全都賣品牌的東西就好,但對我來講很無聊,那是『工作』,修復才是『樂趣』。」
印象深刻的修復古物──柚木餐具櫃
最近剛完成的修復工作,是一件朋友從美國運回、幾近粉碎、徒剩外殼的柚木餐具櫃,吳啟弘形容「像出車禍一樣」,而越不見原貌,越激起他的修復意志,和夥伴先是盤點僅存的零件,缺件的部分還要再製,且要確保和原件相像,最後上蠟、拋光,經由5天的「搶救」,木櫃總算重獲新生。有趣的是,他沒有和友人時刻回報整修過程,最後送至對方家裡時,朋友驚呼連連,稱木櫃完全是原貌重現,彷彿剛購入一般!
吳啟弘
摩登波麗主理人。2004年在天母開設第一間實體店面,目前店址位於大安區,專營中世紀經典古董家具,並另設維修部門「金物道具」,負責各式家具維修、再造服務。
文|曾智怡
攝影|張國耀
完整內容與更多老件修復皆在La Vie雜誌2020/12月號《惜物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