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只是最後古物發亮的樣子」這是來自台南鳥飛古物店臉書粉專貼文的一個Hashtag,確實如此,要恢復老件原始狀並不容易,甚至比創作新品還費時,葉家宏如此說。
葉家宏的寶寶剛出生,好奇地問他是否為新手爸爸時,他笑說,「對啊,跟第一個妻子的第一個小孩,如果是第二個妻子的話⋯⋯,我會蠻期待的,哈哈。」如果說幽默是葉家宏個性最外顯的部分,那鳥飛古物店就是更內在的他,言談間所流露的赤子之心,和充滿歲月刻痕的老件形成奇妙的平衡,就像採訪當天,一走進位於台南巷弄的店面,隨即被原木色調的沉穩氛圍給包覆,但待久一點,會發現無釐頭的氣息也飄散其中。
「很多人會問我,最喜歡這個空間的哪裡,其實我說不太出來,因為全部都是我,無論是我挑選的物件、擺設或動線,每個角落都是我的樣子。」一如每件老物都是世上絕無僅有,每一雙挑選老件的眼睛,也都映射著無法複製的生活哲理。而那些被葉家宏選中的老物真的很幸運,因為它們的生命旅程,會在修復之後,繼續綿延下去,與更多人產生羈絆。
每個傷痕都是故事
「要讓老物回到現代人的生活中,它一定要符合我們某種需求和期待。」如同使用櫃子時,總希望它堅固、抽屜好拉,老件也是,它們之所以面臨淘汰命運,多是因為老舊導致使用不便,但只要善加修理,比如改善卡榫鬆脫等結構問題,再用個數十年都不成問題,因此老件修復意識十分重要。至於究竟要如何修繕,對老物才是最大的呵護?葉家宏說,滿足實用性功能即可,「不是要創造出一個零瑕疵、表面光滑的『新東西』,而是透過『以舊修舊』的觀念,還原物件的真實樣貌,因為每個傷痕都是故事,你要讓它維持原來的樣子。」若抹去老件的各項「生命經歷」,也等於失了保存初衷。
「願意做修復的人其實更值得被尊敬。」這些人就是所謂匠師,負責修補前人所留下的各項殘缺,先觀察物件現況、推敲解讀前人的施作法,再找出最適合物件的修復方式,讓物件得以傳承下去;但即便工程重大,卻也不像藝術家、設計師那樣容易留名,因此並非人人都願意埋首付出。「我在修這些東西時都會自己想像,如果現在是我要用,我會接受到什麼程度。」修復是一種將心比心,以使用者為出發點,注入耐心與貼心,看似微小的心意,有緣人都會接收到的,葉家宏說道。
修復比創新更花時間
自學木工、金工、鐵工、皮革製作、甚至電知識的他表示,小至抽屜的把手、大至櫃體結構,或是老檯燈的接電技術、焊接工作、板料鬆脫需重新榫接等,修復極其繁複瑣碎,核心在於細膩,有時也需找來專業的木工等各領域專業師傅協力修復,彼此的磨合期甚至長達兩三年。因為對師傅而言,一般工程講求效率在先,「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模式非他們所慣用,更不大可能以單純修繕維生,且雙方在修復程度的拿捏、古物美感的認知也不盡相同,例如要固定抽屜時,使用釘槍速度較快,但葉家宏則會希望用鐵釘一個一個慢慢釘上去,「修復也要顧及美感,不只是做勇而已。」
走到店後方,像是落地窗般的8扇老門板一樣打破常規的製作流程:一般都是將門邊固定後,找尋合適尺寸的新門框就好,工序相對簡單;但由於蒐集而來的老門尺寸不一,必須請師傅用其他木板收邊,才能與牆壁緊密貼合。要讓古物能自然地融於空間,著實不容易,與師傅的有效溝通十足關鍵,再加上能否遇上命中注定的那扇門,也是未知數,「就像愛情一樣,你在路上會遇到很多寶石,確定了就把它撿起來,然後走完這段路;看到喜歡的東西時,一但握了就不能再放,有些人因為怕在路上又遇到更好的,走完才發現什麼都沒有留下。」以愛情比喻古物蒐集的心境,葉家宏把握每次的不期而遇,看對眼的古物總是「先收下再說」,市場價值擱一邊,因為愛最大。
越日常的物件越值得拯救
仔細逛一輪鳥飛古物店,會發現擺放的全是日常物件,「這些東西比較有趣,因為你可以直接拿去使用。」葉家宏說,自己對古董搜集沒有太大的興趣,挑選的都是基於生活需求而生產的老雜貨,且不追求物件來源為名家所有,只希望透過一己之力,讓修復後的老件能與現代人的生活接軌,同時傳達古物的美感意識。
由於時代變化,有些物件難以回到最初的用途,「但如果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附加想像,它就能變成大家喜歡的樣子。」例如店內的喇叭檯燈,首次看到是在京都古物店,但在成為檯燈之前,它是真正的樂器,從歐洲進口的喇叭、法國號,經過日本職人精準的改造,「那樣的美感姿態是獨特、是加分的,當我們逐漸習慣老件的美,那就是一種思維的轉變;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不是在販賣商品,而是在進行思想的傳播,一種思想改造,或稱作思想的修復。」
現代人總習慣電器、家具壞了就去賣場購入新的,但葉家宏認為,東西壞了,腦中應該啟動修復思維才對,而非一直快速汰換。「老料新作」的道理也很重要,一如市面上許多建材銀行,鳥飛古物店也會收取檜木等材料、或即將淘汰的家具,例如一張壞掉的藤椅,將藤材取下後,它就有機會改造成一座新沙發,獲得重生的機會;修復背後的永續概念,與物件的存在意義不謀而合,物件皆伴隨你我度過人生某一段歲月,接著會繼續往下個旅程走,無論以何種形式。
葉家宏最後分享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人生不能無趣,要做一些感動人的事情。」從收藏者到古物店主理人,他用修復之眼看待世界,搖擺於感性和趣味之間,不僅靠自己的眼光維生,也陪伴每一件老物找到更好的歸宿。
印象深刻的修復古物:曲面玻璃大櫃
一件家具的修復並不簡單,需要經過多位師傅、或廠商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更何況是高難度的曲面大櫃,通常只要曲面玻璃破損嚴重,就很難再將其恢復原貌,再加上要覓得熟知玻璃古法、又能依照曲面尺寸進行修復的師傅並不容易,「所以師傅在現場拿出三、四十年歷史的手動式鑽孔機時,其實蠻震撼的,可以想像他以前就是靠這樣的手藝,慢慢修理每樣東西。」老師傅只靠單手不斷轉圈、帶動鑽頭鑽洞,而鑽洞之前,還要抹上具潤滑作用的有機溶劑,步驟之繁複,讓第一次見識到的葉家宏著實開了眼界。
葉家宏
鳥飛古物店主理人。商學院畢業後,曾短暫進入家中工廠學習焊接相關知識,並自學皮革、木工等,培養古物修復技術,讓老物能在新的時空裡延續生命。從單純收藏到經營古物店,也曾擔任大學業師,盼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年輕學子。
文|曾智怡
攝影|PJ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