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於生活。當人們的日常已與虛擬科技緊緊交纏,藝術也勢必對此有所回應。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為互動載體,用乍看虛擬的科技,回應屬於這個時代的真實風景。
▲吳芊頤-《文舍窗景詩》
「從事藝術策展工作這麼多年,我始終認為,藝術必須真實體現生活的各種狀態。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真實處境有一個很弔詭的地方,就是它非常虛擬。」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策展人胡朝聖說道。
科技成為新媒材 最虛擬的最恆久
這個想法催生了實境藝術節的誕生。2017年,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希望在校園推廣當代藝術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遂找到胡氏藝術策展人胡朝聖,共同策畫為期五年的實境藝術節計畫。
「近年來,每個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藝術季正在發生,然而,在眾多藝術季當中,我們希望提出一個『可見而無法觸摸』的新感知。畢竟,當大家的生活已經和手機綁定,藝術也應該反映這樣的生活風景。」胡朝聖說道。
也因此,在實境藝術節中,虛擬成為主論述,不只為觀眾提供一種全新的感受;也讓藝術家學習以新科技表現自己的創作脈絡。而對於藝術節本身而言,相較於實體創作,虛擬作品不占空間,也不必在展後撤下,最虛擬的反而最恆久。
|
|
▲(左) 黑雞先生-《以人為本》(右) 劉時棟-《綻放》
到了今年,實境藝術節即將邁入第四屆,也累積近30件作品。有趣的是,在表現媒材上與虛擬科技緊緊扣連的實境藝術節,今年卻以帶有濃濃古典詩意的「一山曇花」為2020年策展主題。
身處資訊洪流中 回歸純淨本心
「一山曇花」一詞源自曾在東吳大學求學、任教的作家張曉風,「凡眼睛無福看見的,只好用想像去追蹤揣摩……,我曾淡忘無數親眼目睹的美景,反而牢牢記住了夏威夷島上不曾見識的一山曇花。」張曉風曾這麼寫道。
然而,為何這樣文學詩意的語句,會和充滿前衛感的虛擬科技連在一起?
「作為東吳大學的校園藝術季,我們希望回應學校的歷史、空間、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儘管現代社會有大量訊息流洩,身在其中的人,最終還是要觀照本心。因此,我們以充滿文學性的主題,邀請觀眾在龐雜的資訊洪流中,把自己拉回純淨的狀態。」胡朝聖說道。
未知中創作 打造全新美感經驗
而就今年展出作品而言,原住民藝術家巴豪嵐‧吉嵐 (Chi-Lan Pa Hao Lan )在雙溪校區師生時常聚集的大階梯設置野豬雕塑,邀請學生彩繪屬於自己的野豬圖騰,透過實境技術,把實體作品與虛擬作品結合;水墨藝術家林銓居將作品《湖石》結合擴增實境,用手機看到傳統的美感;藝術家張育嘉的《藍鵲傳教士》,則將校園傳教士黃安素及校內藍鵲、松樹呈現在作品中,並結合Spark AR技術,讓觀眾可以用擴增實境濾鏡直接分享在社群平台。
|
|
▲(左) 林銓居-《湖石》(右) 巴豪嵐‧吉嵐-《回歸》
以校園藝術節之姿,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藉由充滿想像力和前瞻性的藝術實驗,開發出全新的美感經驗,邀請藝術家在未知中優游,也邀請每一個熱愛藝術的心靈,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山曇花。
文字 | 郭慧
圖片提供 | 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