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祺是創業家,2015年成立「簡訊設計」,專接懶人包、互動網頁等設計行銷案;2年前開始當起YouTuber,在「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頻道分析時事觀點,透過清晰的口條,搭配神來一筆的生動表情,吸引大眾關心社會議題。他為何決定從幕後走到幕前?其中又隱含哪些策略考量?
生性愛惡作劇的張志祺,常令公司夥伴哭笑不得,例如近期結束的《全員簡訊中!圖文不符五週年歷程回顧展》,就曾欺騙夥伴自己趕不上導覽活動,明明已經快要抵達,還假裝讓手機訊息一直呈現typing的焦急狀態;很難想像這樣的他,是50位員工的「老闆」。
「我本人其實是比較好笑的,可是這東西要慢慢的,要你原本的形象是很認真,然後突然丟出一點新東西,這樣才有趣。」連公司作品都藏有人設,例如「全能古蹟燒毀王」、「海廢圖鑑」、「總統府大冒險」等,融會在作品之中的惡搞元素,就像他的個人IG,時事與阿宅內容總是交錯穿插。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向,但礙於世俗價值觀,似乎特定的樣子才是所謂好個性、有成就,未免太可惜,因此即便每天行程滿檔,仍願意持續探索那些未知的、有趣的、好玩的。
Q:在「圖文不符」品牌獲得迴響之際,仍決定另闢YouTuber之路,你認為露臉的價值為何?
有「人」,你才有真實的影響力。如果沒有人,要建造影響力,要靠很多很多故事的堆疊,但公司沒有那麼大的資本,假如今天把動畫做很好,過去大家的討論多半是「對,這議題很重要」、「圖文不符很會做動畫」等,然後就沒了;可是今天如果加入人的形象,大家就會去關注「欸志祺是不是胖」、「他是不是喜歡王蟲」等,如果能在每個同溫層都被討論到,影響力自然比較高。例如之前同人圈在吵架,就有人發文討論線上知名YouTuber當中,志祺算是已經非常宅等等之類的言論;或是最近有部動畫上映,大家就tag張志祺過來看,這些都在創造影響力。而要達到討論的高覆蓋度,就必須要透過「人」的載體才能辦到,人才是構成影響力與否的關鍵。
我也發現,無論是設計、行銷產業,你走到最上層時,其實大家都是夥伴關係,像是今天我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我會想到可以打給某某人,找他來解決,代表「個人品牌」很重要,但因為我們團隊比較年輕,要拿到個人品牌相對比較困難,所以最後就選擇透過YouTube建立志祺的個人品牌,讓我們在意的議題可以擴延出去,這不是一般branding可以達到的事,要兼顧公司和個人品牌這兩種策略才能走得久。
Q:在「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這樣一個以評論時事為主軸的YouTube頻道,你如何展現自己的人設?
我個人私底下就是個宅宅,但早期其實也不會特別想要展現宅的部分,如果你去翻我很久以前的FB,其實跟現在是差不多宅,但當時並不會刻意想把它拉出來。不過因為YouTube頻道社會議題的討論很容易給別人太硬的印象,進而變得有距離,我後來發現宅宅的形象其實可以拉近和大家的距離,所以開始置入,甚至像中國網友針對某議題找我吵架,我會認真跟他討論,然後最後會跟他們說「啊你真的辛苦了,不要那麼累,等一下去看某某動畫,它很好看」之類,對方會開始發現原來彼此有共同興趣,而相處和睦,動漫就是世界大同,全世界都因為動漫而凝聚在一起。
我覺得其實大家在YouTube鏡頭的演出,都是去強化某部分的自己,以我來說,很正經、很宅宅的談話,全部都是我的一部分。專業形象之餘,第一個讓形象扭轉的元素是「王蟲」,當初夥伴們覺得王蟲具備有趣的藝術感,因為它已經有點年代、但同時又存在於大家心中,很少人會喜歡,卻也很獨特,所以在人設上就會多了一種趣味的表現。如果你現在google王蟲,第一名的SEO是我,它成為一種有趣的識別,就像社會議題是我自己貼的標籤,那我再貼一個王蟲、宅宅的標籤在我身上,他們就具備平衡作用。而為什麼會選這些宅味元素,因為它跟社會議題一樣,都是我很懂的,假設我在線下遇到宅友,我可以非常自然跟他分享這些事物,過程中他們更容易覺得我們是自己人,這時候我針對社會議題討論的內容就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Q:作為意見領袖,你在不同階段分別做了哪些形象上的調整?透過哪些方式深化角色經營?
隨著不同階段,每個人設其實都在解決一項問題,人設都是一種策略,像「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一開始是處理廣泛的知識,後來為了能在知識內容型頻道中,注入一點個人形象,發現調整成「時事」比較適合,因為其實知識內容誰都可以做,但時事因為有觀點的置入,比較好發揮人設;做一做之後覺得這個形象還是有點硬,而且因為其實我也不是一個這麼無聊的人,為了讓人設軟化一些,我們開始嘗試一些宅宅元素,偶爾拍攝一些我搜集的王蟲,做了幾集嘗試後發現,還真的蠻受歡迎,也就代表這是一個可以慢慢過渡的模式。如果突然變太搞笑大家也會不習慣,但突然有宅元素剛好能呈現一種反差萌,我就是一個有趣的人,爽,哈哈!或者像最近談的東西可能又離大家太遠,那就調整成偏生活感的內容,讓人感覺「我就是他們身邊很靠杯的朋友」之類,這些調整都是一層一層在做的。
再來是我覺得自我認知很重要,否則你很難建立人物設定,以我來說,我想我可能還是比較偏設計師或商人,而不是YouTuber,因為我想做的還是經營一個事業,而我也正在培養經營事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再加上我很在意社會溝通與討論,所以這個形象就一直持續至今。
Q:社群世界中,風格鮮明的意見領袖為什麼受到歡迎?他們扮演的角色與代表的價值為何?
社群網站會興盛,就是因為它蘊藏各種投射,你把你自己想要的樣子投射出來,或是你透過觀察別人,進而了解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那意見領袖可以引領大家前進。以社會學的邏輯來看,社群指的是一群人擁有共同的價值觀,那要怎麼形塑出共同價值觀?其實大部分的人是很難產生價值觀的,世界真的太忙,大家都被工作壓地喘不過氣,不太可能一直有時間產生自己的論述,所以意見領袖就承擔了「產生論述」的角色,他們各自代表著朗朗上口的價值,例如:相信自己要勇敢、環保或反戰思想等。意見領袖類似大腦或手,他將觀察到的東西加以思考,再把它撰寫成文字、或製作出內容,而內容提供給社群大眾後,他們則是發聲的角色,協助推廣與擴張某種價值觀;內容像工具一樣,傳給第一二三個人,然後不斷演化下去。
而意見領袖如何才能吸引大家?價值觀是核心。如果從知識管理的金字塔來看,最底層是承載事實的資料,而資料經過有意義的解讀變成資訊,再透過內化變知識,知識則透過行動變成智慧,反覆不斷發生才構成一個價值觀。所以你要有很多人生體驗、以及很多行動,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價值,意見領袖就是不斷在打磨自己,進而產生價值觀,再將價值觀賦予更多人。對我來說,頂多就是走到百萬YouTuber,只要百萬頻道裡面,有一個人在做社會議題,那就足以給予很多在討論社會議題的人一個鼓勵了!
張志祺
2015年成立「簡訊設計」,以品牌「圖文不符」製作公共議題與政策懶人包,後期發展成中大型設計行銷公司,提供解釋型動畫、互動網頁、社群行銷等服務。2018年開設時事評論型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訂閱人數達63萬,成功促發年輕世代思考與討論的風氣。
採訪整理|曾智怡
圖片提供|張志祺
完整內容以及更多社群時代下的個人形象訂製,請見La Vie2020年10月號《人設訂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