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們視為廢棄物的魚鱗,其實還能拿來創作!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執行以及荷蘭Material Experience Lab合作的「國際材質試驗研究室交流合作計畫 ─ 拾鱗計畫Project FS」,邀請5位台灣創作者將虱目魚魚鱗應用在陶藝、食物設計、藝術表現、建材、紙藝裝置,賦予魚鱗全新的樣貌!
拾鱗計畫Project FS邀請5位台灣創作者轉化魚鱗
「拾鱗計畫Project FS」為Fish Scale,Find Solution,For Sustainability的三階段集合體與縮寫,透過連結國際材質試驗專家、台灣創作者,將工藝創作、科學方法、循環概念導入在地材質;轉化台南魚業的第一批廢棄物──魚鱗,為工藝帶來新影響,也注入新能量。而此次的計畫前期由荷蘭材料研究學者Elvin教授引導5位台灣創作者以設計思考及科學方式探索、翻玩魚鱗,並挖掘他們對魚鱗的情感經驗;這些創作者以自己的創作方式,翻轉了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魚鱗,除讓人們看見虱目魚鱗的循環再利用,也見證了工藝創作不同的可能性。
一窺特色魚鱗創作
魚鱗透紙|波 鱗 片
紙藝藝術家林立瑜將魚鱗以最低限度的膠合方式,展示出魚鱗本身透明珠光特性;而因透紙本身已有相當迷人的紋理,林立瑜用最少的干擾方式呈現,以紙、金屬、木材等材料將其收邊並固定結構。而魚鱗透紙製成的平衡吊飾三件組,緩慢轉動時,映射出周圍環境的光源,也帶出七股魚塭的優雅閃爍光影。
城市採礦 工藝材料在地生產的可能
陶瓷設計師家林霈安以魚鱗内所蘊含的礦物質做爲釉料為發想,經過不同溫度的窯燒後,呈現出不一樣色澤質感,並保留魚鱗完整的形狀結合在陶藝雕塑上; 而像是珊瑚或叢花的成品,帶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口感記憶
創作者葉皓宇與王乃御以虱目魚可全魚利用的概念進行食物設計,並以有趣的方式呈現虱目魚料理,像是透過烘烤程度,實驗虱目魚鱗的外觀變化,搭配蔥、薑絲、醬油等辛香料一起混入,製成餅乾、果凍、糖果、糯米紙等零食形式,呈現記憶中的口味及質感,讓人體驗台南在地的虱目魚吃食文化。而工藝家葉皓宇也連結自身生長在台南的文化記憶,將魚鱗與傳統工藝技法——纏花混合台灣中華料理的調味料,結合應用在食物設計中。
鱗織磚
具有建築背景的藝術家林希羽在處理魚鱗時,發現它細碎薄片的特質,需要另一種材質做為整合的結構,她在嘗試幾種材料後,選定水泥當作魚鱗的副材料,並往「磚」的特性方向發展,同時將其結合編織感紋理,並保留魚鱗半透光及細碎的視覺效果。
魚衣
藝術家李姿玲的作品討論了魚鱗做爲材料,與皮膚以及水的關係,並提出魚鱗爲魚的第二層皮膚,猶如「魚衣」般的存在;而在經過創作者解構與再建構魚鱗的物理分子的狀態,取得魚鱗的膠原蛋白,將其與魚鱗及礦石粉末結合,製成創作出一件可溶於水的雨衣。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圖片提供|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