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近年來不斷以更貼近民眾的手法,轉譯故宮的珍貴藏品,激發觀眾各種想像,提供多面向認識文物的途徑。此次推出的《匠心神技》動畫短片和網站,即是透過動畫短片的趣味引導,藉由網站激發知識的探索,讓觀眾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超越傳統展示和導覽的形式,再度欣賞青銅器之美。故宮副院長黃永泰表示:「我們希望用更能吸引年輕人的方式來呈現文物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特色在於將這些距離我們有點遙遠的青銅器,結合現今流行的科幻元素,來說明青銅器紋飾的風格發展與轉變。」
梭巡宇宙穿越時空 找尋氣紋的根本
片長約 17 分鐘的《匠心神技》動畫短片,由與故宮合作多次的導演陳普執導,率領日目視覺藝術團隊執行,並由音樂人邱比配樂。短片的場景從由數億年前的外太空、太陽系,穿越時空來到西周。在西周的宗廟建築中,透過一對父子的對話,點出青銅器的功能和意義,並透露青銅器乃是崇天祭祖、世代相傳的寶器,而為了避開即將造成西周滅亡的犬戎之禍(771BCE),將歷代青銅器都存放在藏寶室中並遠走他鄉;過了數萬年,後代艦長駕著一艘有特殊外觀的太空船在宇宙中梭巡,發現來自黑洞中的訊號正向他們招喚,在燃料行將殆盡的關鍵時刻,決定無懼直往前方未知神祕之境,太空船最終迫降的荒涼之地正是當初青銅器埋藏的地點,艦長直到在藏寶室中巧遇蟠龍紋盤,才發現充滿藏寶室的氣紋正是多年來心中疑惑的解答,最後岩漿迸發,在千鈞一髮之際乘著由氣紋幻化成的神獸,安全脫離險境。
擔任《匠心神技》企劃和學術顧問的故宮器物處助理研究員蔡慶良博士分享,希望透過影片,了解欣賞青銅器的門檻並不如想像中高,而是可以從直觀的造型和紋飾來進入,藉由最根本的設計原理來認識青銅器之美。因此,透過影片和網站的介紹,可以更近一步的了解,最終解救艦長的神獸,其實都是由青銅器的氣紋構成,這如同樂高積木的原理,透過基本的單元,在明確的組合規範下,可以變化出無限的排列組合。
萬物始於氣 氣紋是與上天溝通的密碼
因此,影片前半部是給予觀眾青銅器和氣紋之間的想像,後半段則是介紹青銅器的鑄造方式以及紋飾刻畫的規範。蔡慶良解釋,商周人認為宇宙萬物皆由無所不在的「氣」組成。青銅器盛放祭品用以祭祖,刻畫其上的氣紋,就是用來幫助商周人與上天和祖靈溝通的密碼。影片的重點在於拆解、重組,並透過視覺心理學的架構來說明,氣紋紋飾是如何使祭祀者產生昏眩迷離效果,從而進入異次元世界和祖靈接觸。
蔡慶良補充,「我們常認為古代的藝術隔閡很深,其實這並不是時空久遠造成的,而是因為我們未曾理解它。只要我們願意花點時間了解它的藝術目的和設計規範,就能和它合而為一,心靈相通,毫無阻隔。」因此,網站的設置就是來補足影片未說完的背景知識,讓大家了解青銅器的時空背景,深入製作的過程和設計規範,並以此規範創造出一全新的現代神獸,讓觀眾知道古今藝術其實並無新舊之分,也無時空隔閡。
直覺式拖曳互動網站 重現青銅器紋飾變化及古法塊範鑄造過程
《匠心神技》網站的企劃和呈現,也是故宮歷史前所未見的,嘗試用科學和視覺直覺性的角度來企劃。負責網站的故宮教育展資處技正林致諺表示,從現在的眼光回看青銅器,會發現很古老、很典雅,但在當時其實是用於極為重要的目的性:祭祀,故意義重大,而青銅器相關的眾多巧思要義很難僅用文字表述,本網站嘗試用直覺的視覺化來表現複雜的紋飾變化,透過簡單的向下拖曳形式,以豐富動態影像和資料,讓觀者了解青銅器的一步步鑄造過程和紋飾設計的規範,尤其是特地遠赴陝西周原青銅範鑄工藝研究所合作,重現商周時期的塊範法,因為唯有透過呈現古法的製作,觀眾才會理解,原來要處理這些青銅重器上面的紋飾,在技術和美感設計上是如此的不容易。
林致諺補充,影片給予直覺性的影像饗宴,通常有固定的敘述,觀眾很難對於劇情有選擇權。但網站,可以讓觀眾自行選擇、吸收,並自行決定有興趣的東西。期許建立「知識」與「吸引」並進的網站,讓民眾能夠沉浸其中,喚醒大家對文物的好奇及興趣。
《匠心神技》全片將於元旦之際在故宮 YouTube 頻道上線;《匠心神技》網站將於農曆新年過後正式上線。
資料提供|翁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