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在美學的範疇還能做什麼?設計研究院認為,公衛對第一線民眾來說最有感,從去年就開始著手新北市《衛生所再設計》計畫,歷時13個月,並將衛生所改造成果製作「示範設計說明書」,未來能將改造計畫推展到全台灣。「用設計導入,讓台灣變得不一樣。」
▲(左)改造後的掛號櫃台(右)改造前掛號櫃台
社研院「研究」導入設計
當社研院實際開始衛生所改造計畫後才發現,各地衛生所面對的族群、服務項目,會與當地居民特性相關,每個地區都很不一樣。光是新北市內,既有人口擁擠區、也有偏鄉區,就有三種不同形態的都會型、新市鎮型和鄉鎮型衛生所。
▲ 診間門牌,改用掛牌。衛生所空間有限,發生不同狀況時,更便於調整
更符合在地民眾需求的使用動線
他們發現,改造第一站「汐止」,具備親子與友善共榮的特點,設計師在重新規劃空間時也發現「汐止衛生所建築物相對較新,但動線不理想,所以在規劃時重新配置,提高空間使用效能。」落實在實際情境中,他們把高齡者會使用的服務,全部往前移(不需要尋找、走太遠就能被服務到),而把親子會使用的注射室、診間、哺乳室等(較需要隱密性的空間)往內移,並增設兒童遊戲室,整合親子需求。
▲(左)等待座位區,考慮到高齡使用者,等待區座位都是有扶把的椅子(右)改造前,座位區明顯稀少
用設計改善衛生所資訊雜亂的問題
他們也發現,各地衛生所工作複雜,多達300多項KPI,工作吃緊又吃力,有沒有機會從服務設計的視角,為所內做到工作整合?回想一下,每次一走進衛生所,就會看到眼花撩亂的資訊張貼,卻找不到需要的資訊,社研院這次從「使用者」來定義場域需求,例如把資訊全部整合到互動式的電子看板,想看什麼就點什麼,因為環境變得更友善,也會影響民眾願意再次使用衛生所的意願。
▲ (左)改造後,一進門的量測區和資訊看板,都被收整得更簡潔俐落(右)改造前,找不到訊息的資訊看板和雜亂的量測區
一致性的衛生所Logo系統
衛生所看板的指標「文字」也全部重新思考設計,重整成簡潔俐落的文字訊息,容易閱讀、清晰明確,並讓它「模組化」,也就是未來每一間衛生所,都可以使用相同的資訊板材,做出一致的設計。他們還為這次改造衛生所,創造新Logo系統,利用簡單的幾何圖形,拼出「家」的意象,未來也能套用每個地區特色,打造風格一致,又各有特色的衛生所新Logo系統。
▲ (左)改造後,連入口的看板資訊都變得簡潔有力,衛生所Logo也更清晰 (右)改造前,汐止衛生所入口雜亂的資訊張貼
用顏色打造明亮舒適的空間
從大地色系抽取三個「溫潤」色調,作為天、地、壁和家具顏色,讓大家一走進來就有放鬆的感覺。牆壁採用容易清理、防火、耐污並規格統一的美耐板材質,負責空間規劃的坐設計事務所表示:「衛生所多是舊有建築物,不同尺寸的牆面格局,未來都能導入(美耐板材質的牆面)系統,立面就會有完整的包裝。」家具也統一選用顏色造型風格相近、又能移動模組化的桌椅,「衛生所普遍高齡使用者眾多,空間規劃也顧及對他們的友善度,未來其他區域衛生所改造時,也都能依照相同模式,彈性做出不同調整。」
▲ (左)改造後,用大地色系,打造明亮空間,所有擺設都可依照使用情況移動,增加場域的機動性 (右)改造前,沒有一致的色調
2021年1月先完成汐止衛生所的改造計畫,鶯歌衛生所緊接其後,接下來三重與板橋衛生所也確定加入改造行列,期待新北市29區,甚至全台衛生所都能逐步加入改造計畫,不但變漂亮也變得更便民。
▲ (左)改造後,小到連垃圾桶都重新換裝 (右)改造前,電梯旁的垃圾資源回收區
▲ 診間換了顏色後也變得更舒適,號碼燈也從原本的紅色,改成白色
▲ 兒童遊戲間,來打預防針的小朋友,等候時也有伸展的空間,以免久候不耐
▲ 改造後,衛生所的整體形象也變得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