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Muji無印良品「在家工作」提案

面對疫情,所有人都必須開始思考各種「在家工作」的策略,日本Muji無印良品,最近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舒適生活的「在家工作」企劃,提點大家,如何在極有限的家庭空間裡,利用無印良品傢俱,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並保有原本居住空間的生活品質。如果家裡空間有限,苦無好方法可以為自己創造「在家工作」的空間,Muji無印良品提案是不錯的解方。

在家工作的場景,一點都不難,沙發、餐桌,只要能使用電腦的位置就是辦公室,但重要的是為自己創造「工作的儀式感」,無印良品的提案,無論是設置一張桌子、整理桌面或工作帆布提袋,都是為了提供「心理上」的儀式感,讓大家即使在家,能用最簡單、不占空間的方式,區分出(認真)工作與(軟爛)在家的兩種情境。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無印良品「在家工作」提案提供在家也能創造心理上的「工作儀式感」 

提案1:一般高度的折疊大桌

這裡不需要是一個的桌椅固定空間,只要範圍夠大,即便是客廳旁、更衣室裡,讓你可以安靜工作的小區域即可。無印良品推薦「橡木可折疊桌」桌面寬度160cm、高度72cm,可以搭配一般座椅(不需要另外添購無印座椅)坐挺辦公。工作後,可以把桌子折疊收納,能保留空間的使用彈性。

這張桌子設計最巧妙之處,除了橡木的扎實材質,用起來舒適度極佳外,桌底還配置電源線收納環,把桌燈、電腦和各式充電線,全部完整的收在桌子底部,不會讓電線成為腳邊困擾。

儀式性巧思:把桌子搬出來=工作,收起來=下班,摺疊桌除了建立一個完整的工作環境,在收放之間,無形中也打造出心理上的上下班區隔。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可折疊橡木桌,家裡的任何空間都可以變成辦公室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左)所有的電源線都可以收在桌面底部,不會造成腳邊干擾(右)折疊後可收進櫃子的縫隙中不佔空間 

提案2:搭配和室椅的折疊小桌

如果家裡真的小到連160cm桌面的空間都沒有,還可以選擇高度35cm的和室矮桌,同一款的折疊桌,提供寬度120cm與90cm兩種選擇,就算是小套房,可以巧妙的利用和室矮桌,搭配家裡的電視螢幕(記得連結電腦主機或筆電),把原本放鬆娛樂的空間,變成工作區。如果有窗邊座位,利用窗邊的畸零區,擺上筆電,也是陽光充足的工作區。

建議最好使用有靠背的和室椅,才有辦法坐著長時間工作。

儀式性巧思:它和上一個摺疊桌的概念相同,如果生活空間更小,這是更不佔空間,靈活度更高的一種使用方法。但別忘了,因為腳無法伸直,長時間工作會較不舒服,一定要定時起來伸展身體。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左)目前台灣好像還沒有這款折疊小桌(右)橡木可折疊矮桌的桌面寬度有不同選擇 

提案3:多用途桌椅 適用家中所有情境

無印良品的LD兩用桌,適用於客廳或餐廳,長寬130X65cm、高度61cm都和一般工作桌不太一樣,最好搭配同款的LD兩用躺椅,無印良品認為,如果家裡真的很小,小到沒有空間可以擺放桌椅,不如一開始購買家具時,就選購一款適用各種情境的桌椅,但要注意的是,要保持桌面乾淨,每次使用完後都要收光,不同情境使用時,才不會受到干擾和影響。

儀式性巧思:如果真的沒辦法再任何角落額外添加摺疊桌,利用既有桌面(也不一定要是無印的LD多用途桌椅),「收拾乾淨」後擺放不同的使用工具,也能轉換使用情境替自己創造上下班的不同氛圍。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LD兩用桌椅的尺寸較為特殊,但可以適合各種使用情境,座椅舒適度高,適合休閒或工作使用 

提案4:工作項目隨時打包

無印良品推出三種尺寸的「帆布方形籃」,材質硬挺,搭配收納內袋、整線器(台灣皆有販售),把工作需要使用到的電源線、電腦和紙筆資料,全部打包進帆布袋中,工作後直接像小抽屜一樣整理進袋子裡,一個不夠,還可以多整理幾袋放在家裡的置物櫃中。一旦工作時間,能快速有條理地把所有東西取出,不會讓所有工作用的東西,散落家中四處,建立在家工作的「儀式感」。

建議,即使還沒有在家工作的需求,也可以用「帆布方形籃」把家裡的工作與日常做好規劃。它和背包使用上的差異是,寬口裡面放置的物品一目瞭然,硬質帆布,可以讓所有東西都整齊排列,背包很容易充電器放進去,下次再用又要撈半天,它像是開放式、條理清晰的抽屜。

儀式性巧思:這是靈活度最高,每個人都可以在家準備打包的提案,無論你要使用哪一種工作環境(即使不在家)都可以替自己準備一咖。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硬挺帆布材質的長型籃,可以一次打包筆電、電源線和資料 

MUJI無印良品4種「在家工作」家具應用提案!家也是辦公室的小宅設計巧思
一袋把所有工作需要的物件全部整理在一起,又能滿足進入「工作」狀態的儀式感 

▶點此看更多防疫生活提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首爾CASETiFY DOSAN旗艦店登場!Crosby Studios設計5層樓功能空間、攜手人氣AUFGLET打造聯名咖啡廳

韓國首爾「CASETiFY DOSAN」旗艦店登場!Crosby Studios設計5層樓功能空間、攜手AUFGLET打造聯名咖啡廳

CASETiFY全球首間沉浸式旗艦店落腳韓國首爾!「CASETiFY DOSAN」由空間藝術工作室Crosby Studios操刀設計,顛覆傳統手機配件門市印象,結合地下一樓、一至三樓及頂樓共五層樓的多功能空間設計,為消費者帶來嶄新的互動體驗與視覺享受。

CASETiFY旗艦店亮相首爾新沙洞

佔地逾千坪的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位於充滿藝術氛圍、韓國時尚流行指標的首爾新沙洞,以沉浸式的藝術體驗場所為定位,延續品牌「展現真實自我」的核心理念,打造集創意、設計和文化於一體的複合空間。

旗艦店內每層空間皆展現獨具特色的風貌,包含環繞式鏡面空間、獨家產品展示區、旅行與生活配件區、客製化創意實驗室,以及與韓國人氣咖啡廳 AUFGLET 聯手打造的咖啡廳,將當地文化與潮流創意完美結合。

CASETiFY 宣布於韓國首爾精華地區揭幕全球首間沉浸式旗艦店 「CASETiFY DOSAN」。(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宣布於韓國首爾精華地區揭幕全球首間沉浸式旗艦店 「CASETiFY DOSAN」。(圖片提供:CASETiFY)

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

位於地下一樓的沉浸式商品展示區,整體空間將根據不同的聯名主題進行專屬設計,為消費者營造完全沉浸其中的視覺與感官體驗,讓每個聯名背後的故事與靈感更加鮮明地傳遞到消費者心中。此外,CASETiFY 更特別打造環繞式鏡面空間「CASETiFY Cube」,讓人能夠在獨立專屬空間中,挑選符合自身穿搭風格的手機殼與電子配件。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地下一樓的沉浸式商品展示區,整體空間將根據不同的聯名主題進行專屬設計。(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地下一樓的沉浸式商品展示區,整體空間將根據不同的聯名主題進行專屬設計。(圖片提供:CASETiFY)

設置巨型裝置藝術

CASETiFY DOSAN旗艦店也將於一樓空間全面展示 CASETiFY 全系列產品,並特別呈現以韓國文字為靈感設計、獨家於韓國推出的「Hangul」系列,讓全球消費者深入體驗 CASETiFY 與韓國當地文化的完美結合。空間的中央未來更將設置一個巨型裝置藝術,作為整體空間的視覺焦點,邀請消費者於店內拍照打卡,體驗品牌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創新設計。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將於一樓空間全面展示 CASETiFY 全系列產品。(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將於一樓空間全面展示 CASETiFY 全系列產品。(圖片提供:CASETiFY)

展示全新行李箱系列

二樓空間將展示全新「CASETiFY Travel」行李箱系列,其在韓國及美國兩個市場搶先販售,並採用 Re/CASETiFY™ 創新技術,將回收手機殼轉換的新物料製成,期盼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三樓則設立全球首個「CASETiFY LAB」,在挑選心儀的手機殼及電子配件後,消費者可前往「CASETiFY LAB」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添加英文姓名或各種別具意義的字母組合,打造出與眾不同、充滿個人風格的配件。

二樓空間展示全新「CASETiFY Travel」行李箱系列。(圖片提供:CASETiFY)
二樓空間展示全新「CASETiFY Travel」行李箱系列。(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宣布拓展全新產品線,推出「CASETiFY Travel」行李箱系列。(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宣布拓展全新產品線,推出「CASETiFY Travel」行李箱系列。(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於三樓設立「CASETiFY LAB」,為消費者打造專屬的客製化體驗空間。(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於三樓設立「CASETiFY LAB」,為消費者打造專屬的客製化體驗空間。(圖片提供:CASETiFY)

打造全球首家聯名咖啡廳

本次CASETiFY更攜手韓國在地人氣咖啡廳AUFGLET打造全球首家 CASETiFY x AUFGLET 咖啡廳,提供富有特色的DOSAN旗艦店限定菜單,並以CASETiFY的串珠鑰匙圈為靈感,設計出特殊造型的甜點。另外,CASETiFY DOSAN 旗艦店更於頂樓打造一個能夠眺望首爾江南美景的開闊空間,為消費者打造一個結合社交與放鬆的完美空間。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於頂樓為消費者打造一個結合社交與放鬆的完美空間。(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於頂樓為消費者打造一個結合社交與放鬆的完美空間。(圖片提供:CASETiFY)

CASETiFY DOSAN 旗艦店
地址:67, Apgujeong-ro 46-gil, Dosan, Seoul, Republic of Korea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1:00 AM - 8:00 PM (韓國時間)

資料提供|CASETiFY、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繼捷運中山站空間再造後,捷運台北車站淡水信義線B3層也將換上新裝!

自民國86年通車營運以來,這裡隨著城市發展不斷進駐新型服務,也整合了捷運、台鐵、高鐵、便利商店、快閃店面等,大量人流令現行空間不敷使用,不僅空間狹小、動線不流暢,指標系統也混亂不清。臺北捷運公司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攜手延續「臺北捷運再設計」計畫,宣布改造捷運台北車站淡水信義線B3層大廳,以階段性分批進行,預計將於114年底全面完工。

延續中山站「收納盒」設計概念

2022年,台北捷運首次發起捷運空間改造計畫,選定中山站作為示範站,以「把捷運的服務收納在盒子裡」為概念,重新導入明亮清爽的美學設計,為車站帶來嶄新氛圍。中山站改造計畫以詢問處中心,左右延伸各項服務,像是整體售票機區域再設計,建構出由遠而近的空間視覺引導與介面資訊簡化;增設帶狀服務區整併公告架、垃圾桶、充電站等多項服務;體現人本思維、友善每個使用者的服務體驗⋯⋯種種改變除希望能夠提升公共服務環境,也做為後續捷運站改造的應用參考。

>>> 延伸閱讀:台北捷運中山站改造再設計!詢問處變通透明亮、設置總指標等優化區域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中山站改造計畫以詢問處中心,左右延伸各項服務,如增設帶狀服務區整併公告架、垃圾桶、充電站等多項服務。(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中山站整體售票機區域再設計,建構出由遠而近的空間視覺引導與介面資訊簡化。(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指標更清楚、空間更寬敞

位於B3層的捷運台北車站淡水信義線出入口,一出站就銜接台鐵、高鐵閘門,是不少旅客與通勤族的轉乘捷徑,人流龐大且運作繁忙,現有動線與空間不夠應付往來人潮,常造成堵塞情況。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位於B3層的捷運台北車站淡水信義線出入口。(圖片來源:台北捷運公司)

本次計畫延續「臺北捷運再設計」中山站環境優化經驗,從旅客的使用角度出發,建立具有直觀性、整體性的指標系統,提供更清晰易懂的指標資訊;同時也將參考中山站「服務盒」的設計概念,將各項服務設施與商家店面收納至通道兩側空間,讓整個大廳更加寬敞,創造順暢便利的通行路線;而簡潔俐落的售票區域,更能滿足旅客需求,提升服務效率。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本次計畫將各項服務設施與商家店面收納至通道兩側空間,讓整個大廳更加寬敞。(圖片來源:台北捷運公司)

從目前公開的模擬圖可以看到,原本只有7平方公尺的車站詢問處,經過擴建及位置調整後,呈現通透明亮的開放感,更容易辨識,也更能因應大量觀光人潮;深灰色與米白色搭配的空間色彩,大方而明快,引導旅客順著動線前行,避免因動線不一而造成交通混亂。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原本只有7平方公尺的車站詢問處,經過擴建及位置調整後,呈現通透明亮的開放感。(圖片來源:台北捷運公司)

11/1起階段性施工維持動線

捷運台北車站淡水信義線改造案採階段性施工,以維持旅客通行動線,第一階段工程將自11月1日起開始進行,封閉淡水信義線往板南線的B3層穿堂部分區域及該處閘門,保留另一側通道通行,旅客可從臺高鐵交界處閘門、旅客詢問處旁閘門進出車站。封閉區域預計於114年1月底前重新開放,而後進行另一側工程,全案預計114年底前完工。

捷運台北車站改造中!淡水信義線B3層空間動線重整、指標翻新,2025年底迎接更流暢乘車體驗
捷運台北車站淡水信義線改造案採階段性施工,第一階段工程將自11月1日起開始進行。(圖片來源:台北捷運公司)

資料來源|臺北捷運公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