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曾經造訪過「台北偶戲館」嗎?2004年8月由臺原藝術文化基⾦會董事⻑林經甫先⽣,將自己熱愛偶戲藝術的數十年收藏,委由台北市政府成立保存和對外開放的展覽之處,而有「台北偶戲館」的誕生,並以展出台灣傳統偶戲與偶戲歷史為主軸。歷經16年都沒有改變過館內設計,直到2020年,才好不容易爭取到經費,邀請彡苗空間實驗團隊(以下簡稱為彡苗)協助,讓台北偶戲館呈現截然不同的新樣貌。
一直在偶戲領域發展、甚至定居匈牙利再回台接任偶戲館的館長許嘉芬說:「偶戲是一種包含有形和無形的表演藝術,它一直在所有表演藝術的最前面,我在歐洲時,常聽到他們說:『偶戲底下沒有新鮮事』,意思是偶戲是最早被放進視覺藝術的表演,是前衛劇場的代名詞,所有東西都在偶戲裡被實驗過了。」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困惑,到底什麼是偶戲?其實,什麼都可以是偶戲,小到看不見的想像物、手指、玩偶、布袋戲、魁儡、皮影到物件等,但過去台北偶戲館,只聚焦在中國/台灣的傳統偶戲,看遍歐洲偶戲館的館長語重心長的說:「偶戲館,不能只看到台灣而沒有世界,把台灣偶戲放在世界的脈絡下,才會發現它很重要,偶戲很獨特的魅力和特殊性才會被突顯出來。」
負責這次空間改造的設計彡苗說:「偶戲館當時面臨的困境是,它的地點有點尷尬(編註:真的不好找),除了學生固定校外參觀的行程外,能不能增加更多自主來館的人。」當然也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對偶戲感興趣。
第一步 改變場館動線
原本場館設計,最大的問題是,館內動線不流暢,許嘉芬2017年接任館長職位,她提及未改善前的狀況:「館內昏暗的燈光,真的很難吸引人家走進來,整個空間都是飽滿的顏色、牆面密密麻麻的歷史文化的敘述文字,很多、很難閱讀。」更不用說來館參觀70%是小朋友,完全沒有為主要使用者著想。
他們開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空間打開,彡苗表示:「以前展品,因為動線問題,沒有被好好對待,我們試著從視覺、聽覺到空間,把過去和現在新的想法梳理出簡單、容易懂的脈絡。」他們用空間的尺度感、光影和色彩,把世界和傳統偶戲的不同面向整合在一起,讓來的人可以順著動線走,從淺而深的慢慢理解偶戲,自然而然覺得有趣好玩,逛完一圈離開後,真的覺得對偶戲有更深的認識。
第二步 來看展也能動手玩起來
過去展館,展品豐富,但所有區域都圍上紅龍,就怕大家靠太近,碰壞展品,更別說想動手摸,改裝後,第一件事就是拿開紅龍,雖然布偶是重要的文物,還是得用玻璃保護,但場館裡多了很多讓大家動手操作的互動設備:
1. 世界偶戲地圖:
進館會馬上看到一幅巨大世界地圖,可以聽到30秒,對當地偶戲的簡短介紹,一開頭,它會用當地語言說出「偶戲」這個詞的發音。這真的是館方邀請世界各地朋友協助,東歐、非洲等讓人意想不到的語言發音,還與遠在西雅圖的專家合作,思考如何把困難的內容,用30秒淺顯易懂的話,說出來讓大家印象深刻。
2. 工尺譜音樂牆
轉進館內,會看到他們把偶戲後台,會使用到的樂器,全部擺在牆上,還有偶戲裡才會出現的公詞譜: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同於五線譜),巧妙的把樂譜做成互動音樂,只要把手放上去,它就會發出特定樂器聲響,而且7隻手無論何時加入都能同步(看不懂是什麼意思嗎?到現場體驗一下,這個真的很好玩)
3. 布袋戲舞台
這裡還有一個真實的布袋戲舞台,只要一走上舞台,音樂、口白、布幕都會連動,可以在舞台上拿著布偶操作,真的演一齣布袋戲。
第三步 保留常設展的換展彈性
偶戲館裡除了常設展,每9個月都會有不一樣的特展推出,但對他們來說,這樣還不夠,依據前一次的經驗,這個換新裝的偶戲館,大概還會再繼續服務至少15年以上,常設展裡也必須有置換的彈性,才能讓偶戲文化「活」起來。
彡苗團隊在設計展館的時候,特別在很多區塊都保留換展的彈性:「世界偶戲櫥窗,現在雖然是匈牙利的打鬼故事,但未來一兩年後,還可以置換不同國家的傳統故事,其他展區也有加入同樣的思考,我們都認為常設展需要不斷換血,才能讓民眾有回流的機會,也才有辦法讓偶戲館更長久經營。」
來自世界各地的偶戲應援團
新的偶戲館裡,一走入場館裡看到一匹「非洲大木偶」,那是真的從非洲運來,實際曾在當地被操作過的故事木偶,走進館內,從傳統布偶彎進世界偶戲區,這個以前偶戲館沒有的部分,都是館長拿出個人收藏、拜託朋友割愛、從世界各地借調來支援的超強應援團。
台北偶戲館
地址:台北市市民大道五段99號2樓
開館時間:AM 10:00-PM 5:00 (周一休館)
票價:全票:每人50元
館內自費項目:
1. DIY教學課程:每份酌收材料費100元
2. 劇團演出:滿50人團體可預約,每人150 元
圖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展覽顧問:江武昌 褚瑞基 曾俊豪 Dmitri Carter
展覽工程統籌:渥得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展覽設計統籌:彡苗空間實驗
展覽主視覺插畫:Zozo Jhen
展覽文案彙整、版面設計:三明治工 董宇文
展覽互動機構設計:林書瑜
展覽音樂設計:一公聲藝術
聆聽世界的聲音 配音及錄製:汪世瑋 聲境有限公司
咚隆咚隆音樂牆樂手:鍾繼儀、林宸弘、任重
金光戲台 佈景繪製:李京曄
金光戲台 口白及音效製作:周祐名 王凱生
金光戲台 走景機構設計:吳泳興
偶戲技巧桌 設計及製作:三明治工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執行單位:台北偶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