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路與鐵路的開展,冬山鄉過去因河運而形成的交通要衝意義已不復存在,但在時代遞嬗下,卻也煥發出新的價值。歷時兩年的「宜蘭溪南綠色轉運亮點計畫」(以下簡稱「亮點計畫」)日前完工,透過梳理內外道路環境,串聯鐵路、自行車道與河運等綠色運具,冬山成為讓居民與遊客都更能親近周邊自然與人文景觀的轉運站,一個適合安居與漫遊的小鎮。
在宜蘭,冬山鄉地位獨特,不似頭城與礁溪,廣受外來遊客青睞;也不若羅東,擁有繁華商圈。然而這裡位處宜蘭中心點,既是道路、橋樑與河運的交會點;也更靠近慢節奏的宜蘭生活聚落,鄰近五十二甲溼地、阿兼城與火燒城(客家聚落)、丸山遺址、梅花湖風景區等,到此漫遊,能發現許多面向的隱藏版宜蘭。
著眼於家鄉絕佳的潛力,地方人士近年苦思振興之道,希望在新時代衝擊下,冬山也能展現不同於往昔的價值。「老街的沒落是事實,從民國100 年我就開始提意見,直到這次,終於可以對老街有一個比較宏觀的規劃。」談起亮點計畫,冬山鄉鄉長林峻輔既感慨又欣喜。當冬山河河運失去了交通意義;當台九線正式啟用,本地年輕人就大量外移到羅東,甚至到台北找工作,冬山也就跟著沒落。
土生土長的他與許多鄉親對此了然於心,從踏入政壇開始,林峻輔就透過各種機會,希冀爭取預算,以求重整冬山鄉的老街商圈。
讓道路更安全舒適,亮點計畫承載各方期待
兩年前,冬山鄉公所從內政部廣邀各縣市參與的「提升道路品質-亮點計畫」中得到了機會,委請立基於宜蘭的「寬和建築師事務所」協助規劃。該所主持建築師劉崇聖為此領著寬和團隊,全員前往冬山鄉,或騎自行車或緩緩行走,實地探勘。「我們覺得不論是生活還是旅遊,冬山都有很好的潛力與條件,但這裡應該要更好走,走起來更安全舒適。」
寬和團隊的心得,以及鄉公所的期待,最終彙集成焦點不止於老街商圈,而是串聯冬山鄉裡外交通渠道的宜蘭溪南綠色轉運亮點計畫。隨著計畫通過,寬和與鄉公所團隊隨即展開為期兩年的執行工作。
讓道路「更好走,走起來更安全舒適」這目標聽來簡單,執行起來卻頗費工夫。寬和團隊注意到冬山鄉雖是鐵路、自行車道、河運與省道等各種路線的交會點,但這些路線彼此的串連與銜接「並不友善」。「想像一下,當你在老街上吃完東西,往河邊走,想上橋散步,但從馬路到橋上都沒有劃出讓人行走的空間,其實很危險。」劉崇聖以老街末尾銜接舊冬山橋處為例,說明冬山鄉交通的根本問題。不僅一路上都缺乏供人行走的安全空間;在橋旁,雖有台階供行人走到河旁的渡船頭,卻欠缺讓自行車與輪椅能行駛的坡道,相當不便。
既不夠安全,也不甚便利,這並非單一條道路所凸顯的問題,而是整個鄉在交通上的普遍的情形,居民與遊客都置身於人車(一般車與自行車)爭道的風險。尤有甚者,此處居民有極大比例為長者與幼童,周邊也分布著多所學校。因此,確實做到人車分流,建置無障礙通行系統與設置人行道、人行廣場就是寬和團隊此次梳理道路環境的主要任務。
然而,道路日日被人踩在腳底,人們容易因習焉而不察,不見得對好走或難走有所覺知。倒是當使用道路的習慣與概念必須改變時,「不便感」就會非常強烈。「亮點計畫」的大挑戰,就是說服鄉民改變用路習慣。溝通甚至遠比工程本身更複雜而曠日廢時,計畫動工前歷經了八到九個月的地方溝通過程,其中最具代表性者,要屬冬山老街的騎樓整平工程。
溝通比工程更難,騎樓整平曠日廢時
「大家覺得家門前的空間是自己的,官方要動就是侵犯私有空間,可是法規上騎樓使用權不是私有的,那是公共設施。」。林峻輔坦言,溝通過程中面臨不少民怨,騎樓整平工程除了要使騎樓路面變得平整,也須保留150 公分的寬度作為人行空間,民眾得知不但要忍受施工期間的不便,此後也要「讓出」空間作為公共使用,自是不悅。
為此,除了召開說明會,公所也派出承辦人員沿著老街,挨家挨戶做家訪,調查意願、說明工程立意。考慮到說明會太制式,公所更帶著店家與地主們前往北埔、三峽等地,參訪台灣知名的老街案例,盼使居民親身感受形塑老街商圈所需的努力。寬和團隊也盡力爭取居民認同,「我們做了影片在遊覽車上放,兩位同事就像導遊,站在車頭一直和鄉親介紹完工後的願景。」劉崇聖笑道。為展現誠意,公所和寬和團隊刻意將最後幾次的說明會都選在冬山鄉的信仰中心,近200 年歷史的定安宮宮前廣場舉辦,總算在媽祖的見證下,得到了多數住民的同意。
即便如此,整個施工期間,從設計師們到工班師傅,依舊經常遇到在地居民的「熱情指教」。劉崇聖透露,光是路緣石(按:人行道的邊緣)的高度,老街商圈的店家就看法不一,但是路緣高度若無法定案,營造廠無法確認人行道該挖得多深,整段工程就都要停擺。「有商家認為六公分好,機車與電動車都能輕易騎上來;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太低,下大雨時會淹水。還有人認為應該高到不要讓機車騎上來。」民意本身就可能莫衷一是,即使公所出面協調,也不見得能擺平,「協調後施工,民眾還是不滿意,我們就拆掉重做,直到大家沒意見。」寬和團隊執行此案的負責人陳政邦苦笑道。
施工品質獲肯定,鄉民主動問進度
有趣的是,當工程一區區地完工,眼見施工品質優良,原先堅持「免啦,不要做我家」的居民,竟也改口問道:「我家怎麼還沒開始做?」寬和團隊對商圈環境的觀點漸漸獲得鄉親認同,例如他們調整定安宮的廟埕台階高度,以使長輩進出更為方便安全;廟方也釋出善意,主動調整金爐位置,釋出廟埕空間,以利規劃為開放式廣場。此外,團隊亦說服了農會開放位於中正路巷弄裏外的封閉區域,既設置人行廣場,也以磚石將原本無人聞問的巷弄鋪排成雅致的小徑,讓老街與市場周邊的人流能延伸進巷弄,使中正路與冬山路(冬山老街)之間更能互通聲息。
天氣亦是考驗,單是2020 年的10 到11 月,宜蘭的雨量就超過台灣整年平均總雨量,這對施工進度而言,自是不利。然而,儘管歷經漫長的溝通和雨季,也不影響所有共事者完成此案的決心,最終計畫不僅順利完成,更是全台各縣市「提升道路品質-亮點計畫」中最早完工者,令寬和與冬山鄉公所團隊皆十分振奮。「這只是一個開始。」劉崇聖期待,未來不論是遊客或者居民,透過眾人的共識與努力,冬山鄉能形成一個更活絡、更舒適的樣貌!
文|賴韋廷
攝影|鄭弘敬
圖片提供|蚯蚓文化
更多創意新知以及公共空間改造皆在La Vie 2021年2月號《創意人的自學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