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ZBK00010_1

ZBK00098

作為全台唯一存留的農村型眷村,雲林虎尾建國眷村保有豐富自然生態、建物遺蹟與等待被挖掘的人文歷史故事;然而隨現代社會變遷,曾見證過大時代美麗與哀愁的老眷村,漸漸隨歲月消逝而面臨廢棄命運。幸而,當地在雲林縣政府全力支持下開啟景觀再造計畫,原先斷垣殘壁的面容,終於再度以美好面貌示人。

被視為雲林縣文化推手的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此次特別邀請策展單位合方創意為已完成修繕的己棟宿舍打造為期一個月的「藝術入村實驗計畫」,作為整體活化開發計畫的暖身發聲,La Vie特別專訪參與本次計畫的地衣荒物與Plan b兩組團隊,請他們聊聊如何創造出緊扣眷村文化,又同時充滿互動趣味的裝置創作!

感官觸動 毋忘此聲

ZBK00013

ZBK00094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對平時即喜歡蒐集老物件的地衣荒物創辦人謝欣翰來說,要呈現古昔風情不是難事,該如何串連在地文化以及腳下所踩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故事才是大挑戰,也是本次創作作品「毋忘此聲」的重要核心。回溯建國眷村歷史,日治時期本就作為農村聚落的建國眷村,歷經二戰、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成為空軍眷屬避風港,而後隨著經濟發展,曾經美好單純的農村日常消散,在時空轉移之間,人逝去了,但生活記憶痕跡卻深埋於此。

謝欣翰想在這早已人去樓空的房舍中理出一條脈絡,他思考戰爭的時候可能會聽到什麼聲音,眷村尋常人家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回憶。他笑說靠著自己本身「拾荒」興趣收集而來的老物件,無論是門窗擺放的樂器、廢棄炮彈,或是可能同時裝載希望與失望的信箱、牆面上老照片等,每一個都像是記憶盒般,濃縮還原了當時生活樣貌。由於場地本身沒有屋簷,當自然陽光灑下,影子隨時間在壁面上形成另一種畫面,虛實交疊景致讓整個空間顯得更為超現實,「比起去仿造一個完整家的樣貌,我希望它能更有想像空間一點,除了運用各時期的老件組合堆疊,甚至以反重力向上去裝置,呈現一種打破時空,傳統融合未來的視覺效果。」

但要如何讓人一秒回望過去,為此聲音成了另一項秘密武器。他與聲音團隊融聲創意合作,讓具象徵意義的物件搭上音場設計,創造出一串連成有趣的記憶協奏曲,「由於作品為互動裝置,其實反而會害怕大家不敢去觸碰,也因此在布置上刻意不那麼侷限。」從入口開始的出征軍歌到操演口號,緊接著防空警報響起、炮彈四射聲響大作,一路到捎來遠方電話問候、母親叫喚小孩吃飯,再到廚房內鏗鏘響的炒菜聲,線性前進的聲音編排,譜出一段專屬眷村故事的記憶之音。當然,他也希望作品能夠讓人得到啟發,「我們能夠有現在和平的日子,都是過去人胼手胝足努力而來的,藉著互動裝置,了解過去的足跡,也對土地多了分尊敬,如同作品名稱『毋忘此聲』」。

建國眷村乒乓俱樂部・限時開張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若說「毋忘此聲」是幫助我們找回過去時代的聲音記憶,那麼Plan b的作品「建國眷村乒乓俱樂部・限時開張!」則是再現過去眷村守望相助的情感。團隊表示與其說是將藝術作品導入眷村,不如說是在設計或實驗一種行為模式,讓更多不同的族群能在眷村這個場域產生實質交流,讓閒置眷村空間轉型活化之餘,也讓其精神能永續下去。

在計畫起初發想階段,Plan b團隊有感於文獻資料中對於眷村鄰里間緊密的人際連結的描述,因而有了要打造一個具共同生活記憶感創作的念頭,不過為什麼選擇玩兵乓球呢?他們解釋原因其實頗單純,一是當時建國一村確實有在活動中心設置乒乓球桌供大家使用,另一則是想闡述缺一不可的生活共同體概念,透過輕鬆有趣的俱樂部露天桌球對打,一來一往的遊戲過程也對應過往人與人緊密交流的情感。

場域內設置了三座主題式乒乓球桌—天空、飯廳和窗台,分別對應了眷村生活記憶中的空軍歷史脈絡、家庭團圓、以及跟街坊鄰里間的連結互動;而在球拍設計上,也邀來建國眷村發展協會總幹事梁偉楨、再造協會藝術家胡娜、虎尾科技大學大學社會實踐中心、白水咖啡、哲美系二手書店等在地人與團隊,以及YouTuber恩熙俊MC Jeng、設計師方序中、廖小子、茶籽堂總經理趙文豪、吉申君建築師事務所等活躍各個生活領域的風格人物發揮創意巧思,讓乒乓球拍成為展開交流的物件,為眷村注入來自各方能量外,也揭開此地新生一頁。

用藝術活絡老眷村新生

自2月1日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藝術入村計畫,盼望透過藝術與設計加乘,為老眷村碰撞出嶄新火花,吸引不同族群的人走入眷村,提供在地翻轉與創新的契機。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也表示,「建國眷村作為雲林的門面,未來將活化作為文化觀光的場域。」,十分看好未來的發展性。處長陳璧君進一步指出,「建國一村丁棟預計於年底修繕完畢,屆時將徵選品牌進駐,歡迎對眷村紋理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投入想法與創意。」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新生!老物件互動聲響裝置、限時兵乓球俱樂部再現眷村情感

眷村文化的保存與推廣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縣府和文觀處透過打造藝術入村計畫,展現多元發展的可能性。除了重新修復閒置眷舍再引入新的空間機能,最重要的是加入「人」的元素,讓聚落成為匯聚能量的場域,眷村的精神與文化就能滾動累積,煥發出新的樣貌與可能性。

除了裝置作品外,農曆春節期間,建國眷村也有新年限定的「滿滿市集」、「眷村大冒險集字」、「福利社戳戳樂」等活動,今年過年不妨親自走一趟吧!

雲林虎尾建國眷村藝術入村實驗計畫

時間 | 2021/2/1(一)-2021/4/5(一)

地點 |建國一村己棟

主辦單位 |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策劃團隊 | 合方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 | 森樹下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創作團隊 | 地衣荒物、融聲創意、Plan b Inc.

文字|Ian Liu

照片提供|合方創意、未來影像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耗時15年建造的「高雄新車站」,由荷蘭建築團隊Mecanoo操刀,其中名為「綠之丘」的天棚圓頂與其上方的空中花園,終於在2024年底正式完工啟用。

保留帝冠式舊站建築

高雄新車站以「擁抱高雄歷史」為理念,將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融合,保留舊有元素並重新詮釋,定位為「串聯過去與未來的城市地標」。有著超過八十年歷史的高雄車站舊站,屬於日式帝冠式建築,在新站興建過程中被保留下來,期間經歷二次遷移等創舉,展現團隊的工程技術。此外,施工的同時也必須維持鐵路運作,並確保乘客往來順暢、安全,於團隊而言充滿挑戰。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以「擁抱高雄歷史」為理念,將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融合(圖片來源:Mecanoo)

兼具通勤與休閒的自行車道

除了鐵路部分的工程外,高雄新車站還彙整了捷運、公車、客運等運輸系統,並打造一條全長15.3公里的自行車道,為全台唯一一條可「飛越」鐵路的自行車道,兼具通勤與休閒功能,為市民帶來嶄新體驗。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彙整了捷運、公車、客運等運輸系統(圖片來源:Mecanoo)

2,700片幾何雲朵打造天棚

這次正式啟用的天棚,不僅僅是高雄新車站的入口,也像一座城市舞台般。其圓頂佈滿2,700片潔白雲朵,由近80支造型各異的榕樹花柱支撐、挑高6公尺,展現高雄晴朗天空的意象,通透視野營造出寬闊的感受。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天棚不僅僅是高雄新車站的入口,也像一座城市舞台般(圖片來源:行政院)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天棚圓頂佈滿2,700片潔白雲朵(圖片來源:Mecanoo)

台灣原生種空中花園

天棚的上方,是佔地17,500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全數採用台灣原生種植物,共有超過三十萬株植栽灌木,並分為五大景觀區,為高雄新車站塑造綠意盎然的環境,也讓這座熱帶城市擁有可呼吸、充滿生機的空間。未來,這裡將舉辦各種市集、展演活動,更計畫設置流動圖書館,迎接更多可能。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空中花園全數採用台灣原生種植物,共有超過三十萬株植栽灌木(圖片來源:Mecanoo)

集飯店與商業空間於一地

目前高雄新車站施工分成南、北區塊兩階段施工,南區塊已經大致完成,剩下北區塊以及四棟大樓。除車站本體外,也將結合飯店與商業空間,打造複合式的大型公共區域,成為高雄與外部接軌的樞紐。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將結合飯店與商業空間(圖片來源:Mecano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南台灣首店等5大亮點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誠品生活台南」將於2025年第一季展開試營運,這間廣達6,000坪的四層樓獨棟街邊大店,由建築師羅耕甫規劃為有機綠建築,藉寬闊景觀階梯引領訪客踏入閱讀殿堂;室內空間則由建築師蕭博文操刀,融入台灣人傳統上於厝屋、公共廣場聚會的「埕Tiânn」文化,打造一處讓人們歡聚交流的生活據點。店內集結書店、兒童館、主題餐廳、台灣設計選物、國際潮流品牌專賣店等,酒藏豐富的「誠品酒窖」亦同步進駐,各年齡層的訪客皆能在此覓得樂趣。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引台南暖陽入內的有機綠建築

以打造「南方新桃花源」為理想,誠品攜手建築師羅耕甫規劃「誠品生活台南」街邊大店,這棟有機綠建築善用自然採光與通風,將台南暖陽引入室內,同時縫合室內空間與城市風景;正門入口旁以近百階的景觀大步梯迎賓,邀訪客拾級而上,步入挑高10米的雙層書店沈浸於書海。尚未正式開幕,「誠品生活台南」即以兼具永續和美學的建築設計,獲得「TAC世界設計大獎商業概念獎」首獎肯定。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室內融入「埕Tiânn」文化概念,十米挑高書店是焦點

室內空間則由建築師蕭博文操刀,以連結在地與國際、傳統與創新為理念,融入台灣早期傳統厝屋庭院與公共建築前聚會廣場的「埕Tiânn」文化概念,將誠品書店置於全店核心位置,結合多元藝文體驗、親子共讀Plaza等活動空間,以及綠意天井、8米寬大步梯、大面積露台等設計細節,為台南再添一處文化生活聚所,隨時款待在地居民、歡迎跨地遊客,亦迎接遠地旅人。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安平、國華街都不遠,鄰近府城知名景點

「誠品生活台南」位於近期剛開幕的台南新興園區,鄰近安平港、奇美博物館、安平老街等知名景點,距離最多遊客到訪的安平古堡、國華街美食聚落亦僅15分鐘車程,周邊提供上千個汽機車停車位,交通便利。店內不僅有挑高10米的雙層書店,亦設有「兒童館」蒐羅台灣及全球特色繪本作品,帶領小讀者由在地出發,探索全世界。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誠品酒窖南台灣首店進駐、世界美食集結

呼應台南聞名全球的美食文化,「誠品生活台南」一至四樓每層都設有主題餐廳或咖啡輕食,囊括台式、日式、歐美、中式、泰式等菜系,集結奪得世界啤酒大賽冠軍的台灣精釀啤酒餐酒館、甜點吃到飽、精緻創意蔬食、早午餐、原木柴燒料理等多樣化選擇;書區旁還有複合印刷設計、藝文與選物的在地知名老宅咖啡館獨家入駐,臨窗可由天井欣賞雲影天光,沈浸於書香與咖啡香中放鬆身心。

更令人期待的是,「誠品酒窖」也將在此開展南台灣首店,匯聚法國布根地、波爾多、香檳區等著名酒莊超過7,500款紅白酒,葡萄酒迷值得一訪。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來源:誠品酒窖)

台灣設計師、國際潮流品牌聚集

期望成為人們探索各種奇思妙想、激盪創意的靈感基地,「誠品生活台南」也攜手品牌創作全新店型,包含時尚設計、休閒潮流、新銳文創、台灣冠軍茶等;獨家專賣店各有特色,包括以時髦撞擊凹痕著稱的義大利精品行李箱、美國百年工作靴之王、德國古典書寫工藝品牌等,值得期待。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