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新竹市美術館推出《燈藝風華》展覽,由策展團隊「恆禾藝創」負責人蔡慶輝與策展人張馨之協辦,邀請全國9位重量級燈藝師展出其生涯代表作,並以「揭開燈藝史篇」、「解構燈藝美學」及「探索燈藝當代」三個展區,循序漸進帶大家了解台灣燈藝的風貌,展期至2021年3月21日結束,還沒去過的人動作要快囉!
集結9位重量級燈藝師生涯代表作
《燈藝風華》把花燈展覽搬進新竹市美術館,找來吳敦厚、蕭在淦、林健兒、林玉珠、張秀琴、顏三泰、莊雅婷、王耀瑞、藍永旗9位全國重量級燈藝師,展出他們的作品,考量到場地限制,放不下太大、太多的藝術品,老師們可是掙扎許久,才挑出其生涯代表作,由此可見他們對作品的重視與珍愛。
*各燈藝師作品細節圖請見文章末
花燈不只是藝術
除了珍貴的燈藝作品,《燈藝風華》更融合台灣元宵花燈史及猜燈謎遊戲,讓來訪民眾不單只是欣賞藝術品,且能悉心探索臺灣燈藝的起源、發展與變革。策展人張馨之表示,花燈不僅是雕塑的延伸,更結合了結構學、力學、燈學、美學、材質等跨領域創作。製作花燈需要有創意的描繪雛形、有邏輯的排列線路、有耐性的完成工程,就像林健兒老師所說的:「做花燈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有興趣,還得有『三個心』,耐心、細心與用心。」對此,特地前往拜訪各個燈藝師的蔡慶輝表示,採訪過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燈藝師們的熱情與堅持,他們一做就是好幾十年,即使年屆高齡,仍創作不輟,就是希望見證並延續現代花燈的發展。
傳統工藝結合創新思維
不過當初怎麼會想把燈藝師的作品搬進美術館呢?策展團隊「恆禾藝創」負責人蔡慶輝說道,因應「2021台灣燈會在新竹」的概念,加上新竹市美術館幾乎位於市區中心點,希望在此呈現台灣燈會的精華,透過梳理32年的燈會脈絡,讓更多人看到燈藝的歷史。
當然,在了解歷史進程之餘,如何將傳統工藝結合創新思維,進而達到「吸睛」效果也是一門學問。深耕新聞媒體工作30年,蔡慶輝熟知「新意」與「行銷策略」的重要性,無論是技術的進步,抑或呼應時下流行的圖樣,當代該如何觀看及回應台灣燈藝的發展,或許是每個時代、甚至時刻需思索的問題,畢竟隨著網路的蓬勃發展,藝術的流動逐漸加快,一眨眼,新的創意又將脫穎而出。
▲新竹市美術館建築外觀
每個人都是生活藝術家
談到藝術的快與慢,蔡慶輝表示,藝術應當是「快慢兼具」,用快的思維跟上潮流、用慢的心欣賞藝術。資訊爆炸的時代,什麼事情都要比快,走很前面才有辦法追得上、甚至超越別人,但你是否曾感到喘不過氣或焦慮?聽完蔡老師面對藝術的心法才恍然大悟,快慢兼具不也是現代人面對生活與網路的平衡之道嗎?
蔡慶輝自小就愛藝術,舉凡畫畫、音樂、書法、室內設計、寫作……,你想得到關於藝術創作的項目他大概都做過,因此成立「恆禾藝創」是身為新聞媒體人之外的夢想實踐。涉獵廣博的他也說道,其實每個人都是藝術家,生活處處是靈感,捷運上的人群、咖啡廳的裝潢、路邊的花草皆是;再者,藝術與美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甚至可以是個人性格的外顯媒介。
常聽人家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大抵可以在燈藝師和蔡慶輝老師身上應證這件事。《燈藝風華》的9位燈藝師窮盡一生創作花燈,努力將台灣燈藝文化傳承下去;蔡慶輝老師對藝術永保熱情,認真生活汲取靈感,為生命注入新的養分。不只他們,你也是生活藝術家,只要靜心觀察並廣泛接納生活的歷程,其實走到哪都是藝術、看到哪都是美的事物。
▲燈藝師王耀瑞及其作品《百鳥和鳴慶吉祥》
▲燈藝師林玉珠及其作品《鴻圖大展》
▲燈藝師林健兒及其作品《翠玉白菜》
▲燈藝師顏三泰及其作品《龍鳳呈祥》
▲燈藝師張秀琴及其作品《裸女》
▲燈藝師藍永旗及其作品《犢佔鰲頭》
▲燈藝師蕭在淦作品《孔雀》
▲燈藝師蕭在淦及其作品《祥龍獻瑞》
▲燈藝師吳敦厚及其作品《龍鳳呈祥 代代興旺》
▲燈藝師莊雅婷及其作品《鑼鼓喧天》
圖片來源|恆禾藝創、蔡慶輝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