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法國建築師雙人組Anne Lacaton和Jean Philippe Vassal「不拆除」的建築設計學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2021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於3月16日揭曉,獲得此項殊榮的是法國建築師雙人組Anne Lacaton和Jean Philippe Vassal,而Lacaton更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法國女建築師。這兩位建築師搭檔的作品包含私人和社會住宅、學校與文化建築、公共空間和都市發展策略等,因為持續關注建築與環境間的關係,並深究居住空間對人們的影響,在設計中時時體現建築師在社會正義、環境方面的深刻責任,反映了普立茲克建築獎為人類社會做出持續貢獻」的宗旨,因而深受評審團青睞,成為今年大獎得主。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Anne Lacaton and Jean-Philippe Vassal, photo courtesy of Laurent Chalet

綜觀近五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獎者,其作品不再以明星地標設計為其最大亮點,從西班牙RCR Arquitectes的三位創辦人、印度建築師Balkrishna Doshi、日本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到愛爾蘭Grafton Architects的兩位創辦人,這些建築師以設計回應氣候變遷、環境變化和社會弱勢者的生活,或者和諧地彰顯一地地理、文化脈絡,在在呈顯建築設計在追逐創新之外,更背負對人們、環境的深刻影響力。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129 Units, Ourcq-Juarès Student and Social Housing,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反拆除的建築設計思考

目前在巴黎成立建築事務所Lacaton & Vassal已有34年的兩人,設計中常運用平實、環保的材料,讓建築以友善的方式融於環境,而這樣的設計啟發,最早始於兩人待在西非尼日的時期。位於沙漠中的尼日,有著美麗的地景,但資源卻非常稀缺,這不但沒有侷限尼日人的發展,反而激發他們建造城市的樂觀精神和創造力。Lacaton和Vassal震撼於他們的不屈不撓,並在當地首次共同設計一座運用灌木枝建造的草棚。這座建築屹立了兩年沒被摧毀,也因此讓他們更確信,能修復的建築則不拆毀,甚至要以可持續性作為建築設計的最大前提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House in Bordeaux,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後疫情時代的居住空間新探討

在後疫情時代的2021年,世界因為疫情而展開對居住空間、生活方式的全新探討,今年獲獎的Lacaton和Vassal就是在設計裡,以城市住宅領域的設計吸引了評審的目光,尤其對法國戰後社會住宅的翻修,更早已獲得建築界的關注。對他們而言,翻修不必然需要拆除,雖然捨棄原有的建築,是一種更方便和快速的決定,但這其實浪費了更多能源、材料,甚至浪費建築在歷史上的意義。「這是非常負面的社會衝擊,對我們而言,就是一種暴力行動。」Lacaton表示。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FRAC Nord-Pas de Calais,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為了避免讓更多社會住宅被破壞,兩人更聯合建築師Frédéric Druot向法國政府提出宣言:「永不拆除、永不捨棄或取代,只要永遠增加、改造和再利用。」至此之後,當地原本等待重建的老舊社會住宅,逃過拆除命運而獲得良好的改造,代表性的設計如2011年兩人和Druot改建巴黎北部一個六零年代的社會住宅Tour Bois lePrêtre,不僅拆除混凝土外牆,也為96戶住宅增加落地大窗戶、陽台等現代設計。他們以實際行動重新定義現代主義運用在翻修建築的思考,這讓他們早在2016~2018年間就獲得多項大獎,如里斯本三年建築展終身成就獎、巴黎建築與遺產博物館全球可持續建築獎,2019年更獲頒有「歐盟當代建築獎」之稱的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築獎,一切都因為他們的設計傳達高品質的建築不必在保存和捨棄間做抉擇,只要運用設計,就能讓人們改善生活。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Nantes,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改造 不需要懷舊

Lacaton和Vassal反對拆除建築,卻以樸實、環保的材料與設計,提供更具現代主義特色的宜居空間,且進一步照顧到人們的居住心理狀態。例如他們與建築師Frédéric Druot和Christophe Hutin翻修法國波爾多大公園社會住宅Cité du Grand Parc的其中三棟樓,讓530戶住宅空間在沒有變動結構、樓梯或地板的狀況下,增加了陽台和花園,使更多自然光能延伸至室內,不僅為居住者擴充了可自由使用的新空間,也讓原本看來窄仄、黯淡的居住空間變得明亮有朝氣,整體翻修花費更僅少於原本拆除計畫的三分之一,「良好的建築是一個能夠讓特別的事情發生的空間,人們只要進入那裡,就會情不自禁地微笑。」Vassal表示。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Transformation of G, H, I Buildings, Grand Parc, 530 Units, Social Housing (with Frédéric Druot and Christophe Hutin),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原本因為計畫拆除住宅而要搬移他處的居民,因為Lacaton和Vassal對於原先建築的尊重能繼續安住原地,這讓居民甚至能與建築師站在同一陣線,更輕鬆地面對自家改建的議題。建築師至此,已不再是對住宅「大卸八塊」與重建的角色,他們在尊重建築原初設計想法下,成為改良居住空間、提升生活品質的協助者,也一改人們對這個城市的居住印象。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Transformation of G, H, I Buildings, Grand Parc, 530 Units, Social Housing (with Frédéric Druot and Christophe Hutin),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肩負建築永久使用的理想

無論新建或翻修建築,在兩人的設計中,皆尊重原有建築的特質、適當地賦予當代設計的美感,並且提供更多元的使用自由。例如位在法國敦克爾克的藝術基金會中心FRAC Nord-Pas de Calais,保留原有舊船庫建築,並在一側設計了一座形式、大小相同的建築與之相連。這個擴增的新建築採半透明的材質展現更輕盈的視覺效果,並以更通透且開放的姿態迎向眾人,原本在港口邊被人忽略的舊建築,因為Lacaton和Vassal的設計而煥然一新,也讓港口地區再次充滿人氣,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新文化場域。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FRAC Nord-Pas de Calais,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另外法國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東京宮」(Palais de Tokyo)在兩人改造後,擴增了2萬平方公尺的未完成使用空間,讓藝術家更能自由地運用。如同Lacaton所說:「好的建築應該是開放的,為生活開放、為提升人們的自由度而開放,讓任何人都能夠在其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Site for Contemporary Creation, Phase 2, Palais de Tokyo,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Site for Contemporary Creation, Phase 2, Palais de Tokyo,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持續實現建築與環境友善關係的Lacaton和Vassal,也不斷強調設計應以可持續利用為前提。例如借鑒溫室的概念,讓居住空間能更宜居、且透過人工調節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他們在法國Floirac地區設計的私人住宅Latapie House,就採用透明聚碳酸酯面板打造一個如溫室般的居住空間,兩人運用溫室技術中引進自然光線、通風、遮陽和隔熱等設計,在住宅內打造理想的微氣候,進而提供更舒適的居住場所。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Latapie House,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Latapie House,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其後,他們在法國波爾多翻修自餅乾工廠的私人住宅Bordeaux,在移除原先屋頂後,導入自然光,再以透明聚碳酸酯面板作為屋頂,創造如溫室般的空間,完工後建築不僅因為上方開放式的屋頂面板而讓室內空氣流通,也讓每個空間更明亮、看起來更寬敞。在Lacaton和Vassal的作品中,可見兩人時時以設計肩負社會責任的理想,也因此普立茲克評審團如此盛讚:「這些建築既美麗又務實,他們拒絕在建築品質、環境責任和道德社會的追求之間的任何非此即彼的對立。」「最好的建築可以是謙遜的,並且總是體貼、尊重和負責任的;他們的所作所為,證明了建築可以對我們的社區產生巨大影響。」

2021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揭曉

 ▲ House in Bordeaux, photo courtesy of Philippe Ruault

文字|陳岱華

圖片提供|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Aesop如何轉譯「台灣傳統市場」?6點解析台中概念店設計,Torafu讓紙箱、蔬果籃、抿石子優雅再現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台中終於也有Aesop概念店了!這是繼台北之後,全台灣首個有Aesop街邊店進駐的城市。

這次Aesop攜手長期合作夥伴——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Torafu Architects,以「傳統生鮮市場」為靈感,打造台中概念店,將台灣生氣蓬勃的市井印象,轉化為靜謐質樸的設計語彙。從市場內的紙箱、蔬果籃,到台灣街上的抿石子、鐵皮屋等意象,都換了姿態、卻留有本質地揉於店中。Torafu想透過這間店,傳遞市場文化在台灣民眾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關於人情流動、也關於過生活。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1/大地色系外觀融入綠意街廓

Aesop台中概念店鄰近勤美誠品綠園道,與市民廣場隔街相望,落址於一棟兩層樓的建築中,被綠意盎然的街區環抱。Torafu特別以深棕色呈現概念店外觀,透過土壤、樹幹的色彩與綠意呼應,也維持Aesop店鋪一向無縫融入街廓、順應在地的特質。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2/富紙箱、蔬果籃等市場意象

步入店中,貫穿全店的褐棕色調,呼應著市場無所不在的紙箱;走道特意做得寬敞,讓訪客能恣意穿梭、移動,舉辦特殊活動時也方便賓客聚集、交流,如同市場裡的人們不停水平垂直地交錯,探索不同攤販。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Aesop)

如階梯般堆疊的盒狀層架,令人聯想市場裡層層疊起的蔬果籃,材質則選用硬質木板,呼應市場裡常用於包裝材料的木質;Torafu更在原料中融入邊角料,再以高壓壓製成板材,貫徹Aesop的永續精神。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陳列層架之外,展示商品的「小花竹器」也藏有匠心,這是出自台灣工藝家范承宗的手藝,他以中彰投盛產的「台灣桂竹」為材料,將竹製成半圓的組件,再透過竹釘作為暗楯,將一片片半圓接合,做成像是小花的優雅形狀。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3/抿石子、鐵皮屋等台灣街道印象優雅再現

台灣街頭常見的質地,也在店中穿針引線。先來看照亮產品的長形燈具,其以金屬波浪狀面板為外型,靈感來自台灣人絕不陌生的鐵皮屋頂。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而作為Aesop每家店鋪設計亮點之一的水槽,與地面同樣以抿石子打造,呼應台灣傳統市場檯面、房屋及街道常見的材質飾面。抿石子也順應店鋪的褐棕色系,採用暖色系做搭配,並以不同深淺度區分店裡的不同區域,如水槽、櫃檯等重點區域是具份量感的深橘色,走道地帶則是相對輕盈的淺棕。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esop解釋,之所以選用抿石子,而非台灣另一款傳統飾面——磨石子,原因在於抿石子手感、視覺效果帶顆粒感,較貼近Aesop追求的「質樸」特質,且Torafu特別選用紋理細緻、小顆粒的,與大塊木質層板形成對比,更盛讚台灣的抿石子工藝。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4/圓柱從設計難題變成加分題

仔細看位居全店視覺中心的水槽,還會發現另一個設計巧思——水槽長型的塊體中央,有段內凹的弧線,與圓柱巧妙貼合。看似是刻意為之,實際上是建築原有、作為支撐結構的3個大圓柱無法打掉,Torafu便順應柱子的輪廓,為水槽訂製形狀,意外成為設計上的點睛之筆。

亮點05/模糊室內外界線

更有趣的是,Torafu特別選用了一款來自義大利品牌的「街燈」燈具,透過其可愛的圓形外觀,呼應柱體的渾圓外型;同時藉由「街燈」常出現在戶外的特性,模糊室內與外的界線,讓路人從外部透過玻璃向店裡望,會有種街道及店鋪無邊界的錯覺。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亮點06/全台最大香氛衣櫃,藏了片秘密風景

隨著香水成員越趨豐富,Aesop對店內香氛體驗的設計也更加用心,台中概念店迎來全台灣目前最大的「香氛衣櫃」,外型沿用了以往的圓,打開便是裝載不同香調、整齊排列的琥珀色瓶子,搭配和煦的橙色燈光,令人聯想起黎明早市的色調景緻。歡迎帶上隨身衣物來此,染上喜愛的Aesop香氣後帶回日常。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三波結合在地名家的開幕活動

為了慶祝Aesop在台中的第一間概念店開幕,即日起至1020日,店內將以「美食」、「工藝」與「音樂」為主題,展開三階段活動,邀請人們來此相聚、交流,感受台中傳統市場的深遠歷史,及充滿在地人情味的市井文化。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開幕活動由「美食印象」(815日-915日)揭幕,Aesop特別與擁有158年歷史的當地老字號「林金生香」糕餅店合作,將迎賓茶Aesop tea香氣融入狀元糕,來店即能品嚐,體會台中作為「糕餅之鄉」的人文底蘊。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接著「工藝印象」(915日-106日)登場,將當地的竹編傳統藝術帶入店中。Aesop從市場常見的「台灣桂竹」汲取靈感,打造精美的立體藝術裝置,為訪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同時與工藝家范承宗合作,透過手工編織作品頌揚台中的傳統技藝。

入冬後,「音樂印象」(1011日-1020日)壓軸登場。在台中,十月是樂音飄揚的月份,「台中爵士音樂節」準時開演,今年Aesop將作為官方合作夥伴參與,除了在店內舉辦音樂演出,邀請人們入內聆賞,也將印製音樂節限定「台中城市地圖」棉質手提袋,鼓勵人們探索城市,感受在地街區的心跳。

Aesop台中概念店設計解析! 「台灣傳統市場」紙箱、蔬果籃、抿石子融入店中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Aesop台中概念店

地址|台中市西區中興街165號

營業時間|12:00-21:30

延伸閱讀

RECOMMEND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台北開幕!黑色系陳列空間、如聲波漣漪的反射裝置,傳遞音樂的有形無形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台北開幕!黑色系陳列空間、如聲波漣漪般的反射裝置,傳遞音樂的有形與無形

黑膠唱片選店THT(This Hidden Track)落腳全新概念店「THT黑膠音樂圖書館」,由an everything執掌空間設計,以更寬敞的環境、更豐富的藏品,以及圖書館一般的陳列,為台北黑膠迷打造更全面的音樂饗宴。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台北開幕!黑色系陳列空間、如聲波漣漪般的反射裝置,傳遞音樂的有形與無形
黑膠唱片選店THT落腳全新概念店「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圖片提供:an everything)

THT唱片搬新家,成為樂迷新地標

THT以「音樂與人」為本、「LOVE, POWER & UNITY」為精神,過去在台北興安街的老屋空間中,以音樂為媒介,提供人們在繁忙都會中關於生活經驗、氣味、音樂、聚會等日常體驗。

2024年6月底,THT以嶄新姿態與概念,打造與不同以往的黑膠空間,希望帶給黑膠樂迷更自由寬敞的選片環境。為此,THT主理人阿思推出圖書館規模的精選庫藏、展示壓箱珍寶,期望與樂迷交流黑膠心得,讓THT新據點不僅是台北黑膠音樂新地標,也是世界黑膠地圖中重要的一份子。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台北開幕!黑色系陳列空間、如聲波漣漪般的反射裝置,傳遞音樂的有形與無形
THT打造與不同以往的黑膠空間,希望以全新的視野帶給黑膠樂迷更自由寬敞的選片環境。(圖片提供:an everything)

黑色調空間打造「黑膠音樂圖書館」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的空間設計由an everything(人田十口品牌有限公司)負責,整體以黑色為主調,運用大量重複櫃體擺放黑膠唱片,陳列THT黑膠商品的多樣豐富,將視覺焦點集中在黑膠唱片,也讓樂迷得以一窺THT主理人阿思展現獨特選片眼光的收藏深度。天花板上特別設計音樂漣漪的反射效果,則創造出人與音樂以及空間互動的連結感,展現其散播力與共振魅力。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台北開幕!黑色系陳列空間、如聲波漣漪般的反射裝置,傳遞音樂的有形與無形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整體以黑色為主調。(圖片提供:an everything)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加強了人與人的互動機會,卻又同時保有個人化的私密,讓樂迷在更寬敞的空間中,以相對應的舒適距離與周圍愛好者互動,溝通音樂的有形與無形。THT主理人阿思表示,未來THT黑膠音樂圖書館也會持續專注與國內外藝人交流,並不定期舉辦各式店內實體活動,期望帶來更豐富的音樂饗宴。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台北開幕!黑色系陳列空間、如聲波漣漪般的反射裝置,傳遞音樂的有形與無形
天花板上特別設計音樂漣漪的反射效果,創造出人與音樂以及空間互動的連結感。(圖片提供:an everything)

【 THT黑膠音樂圖書館 】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427巷 16號1樓

電話|02-2509-9633

更多資訊請見THT官網FB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