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貓一直是餽贈之物,有人送,也有人收,但不會被買賣。據說在日本古時候要送人貓咪的話,通常會在貓咪的背上綁一條柴魚當作嫁妝,感覺上貓咪就像是要出嫁的新娘。此外,日本也有剪短貓尾,或是把貓尾折彎再養的習俗,所以日本貓的尾巴通常很短。
![]() |
![]() |
穿著老母親的和服睡覺的怪貓
關於怪貓的歷史,可以推敲回江戶後期隨筆家三好想山所著的《想山著聞奇集》的故事。
有位老婆婆從以前就討厭點燈,每晚都是在黑漆漆的房間睡覺,她明明有位很孝順的兒子,但說什麼也不想跟兒子睡在同一個房間。某天夜裡,兒子聽到詭異的低吟聲,起床點燈一看,發現有隻大貓正穿著母親的和服呼呼大睡,於是召集眾人活逮這隻大貓,之後才在緣廊的圍爐後面找到老母親的屍骨。
這隻殺母仇人的老怪貓,光是尾巴就超過一點二公尺,尾巴末端的二十公分處還分成兩條。這種尾巴末端分成兩條,或是原本尾巴就有兩條的貓被稱為「貓又」。
「貓又」是幻化為怪貓的第一步?
不管是「怪貓」還是「貓怪」,尾巴不一定都是分叉成兩條的。有些貓在活了一定年歲之後,尾巴會從一條分成兩條,變化為「貓又」之身,但不一定會繼續變化為怪貓。
江戶時代本草學者佐藤成裕的隨筆《中陵漫錄》之中,有位養了三十隻貓的古怪老婆婆,每當她養的貓死掉,她就會把貓的屍體放在用柳枝編成的小籠子裡,再把小籠子放在架子上。這位長得很像貓咪的白髮婆婆後來被殺了,但死了半天,就變成老貓。意思是,她總算露出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