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格因為站在前輩巨人肩膀上有了內化與淬鍊。我們邀請設計師陳世川、楊士慶、盧奕樺、Misc Lin,分享設計路上的啟蒙原點,誰是影響他們最大的設計師?又如何對自己的作品帶來啟發?
陳世川|海報設計對我來講就是超現實
設計師在每個時期都會受到不同影響,因為你的sense、流行觀感都會變化。影響我美學養成的其中一部分,我會想到一個人和一個畫面。人的部分因為國中流行小紅莓樂團,《Bury The Hatchet》封面是一個人蹲在沙漠,被一隻巨眼壓迫,我就被這個畫面吸引,思考它到底是怎麼構成的?後來知道它出自英國設計師Storm Thorgerson,風格屬超現實主義,和當時學習美術接觸到的古典油畫,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世界。畫面則是高中偷偷練習開車,在爸爸的吉普車上找到一卷錄音帶,裡面有一首古巴拉丁音樂,好聽到我整個暑假都在聽。後來發現是遠景俱樂部唱的《樂士浮生錄》原聲帶,我買下這張CD,封面是一個歌手叼著菸、一台老車、一條巷子。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設計師是誰,它是張寫實照片,但對照台灣卻很超現實,因為政策不同,台灣的車到一定年限就要報廢,古巴老爺車則要一直修、一直開,中古車的純粹結構、畫面顏色,都是台灣不會出現的。這個畫面的顏色影響我很多,我很常注意拉丁美洲相關用色,對照台灣原住民很多傳統服飾都有點類似。
海報設計對我來講就是超現實,商業海報有一定要露出的卡司,就得去拼貼、合成。即便電影《熱帶雨》用的是劇照,我把人的比例和場景做變化,突顯男女主角擁抱的畫面,真實攝影是不可能拍到這張圖,因為比例不對,光源也非常奇怪;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主視覺是在海平面正中央的人和鯨魚,也是很超現實的安排。但超現實跟紀實有衝突嗎?也不一定,它可以變成一個畫面去訴說這個故事。我覺得藝術非常主觀,設計比較客觀,很多超現實的畫面構成,設計師就像是攝影師,好像只是在一旁捕捉到這個奇幻畫面,但其實都是被設計師安排好的。
Profile/
跨足電影、唱片、演唱會、表演藝術、電視節目海報、影展海報等平面設計,已為台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打造數百張商業設計作品,包括《聶隱娘》、《我的少女時代》、《破風》、《騷人》、《看見台灣》等。以《椏幹Yaangad》、《庸人自擾》入圍第28、30屆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獎。
楊士慶|聶永真的瘋狂,讓我想把設計做得有趣
第一次看到聶永真的作品是在Flickr上,覺得很酷、很有設計感。那時我國高中,他也出了第一本作品集《Re:沒有代表作》,我買了書後每天臨摹,印象最深的是曹格《超級市場》,用保鮮膜把專輯做成生鮮包裝,還有幫「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做的一系列視覺,也都很前衛。因為自己讀設計科系,就在Flickr上主動搭訕他,不斷把作品丟給他看,他也告訴我哪些地方可以怎麼處理會更好,或是哪些手法很常見,叫我試著用更新的方法。我出社會第一個和唱片相關的案子,就是他找我合作林宥嘉《今日營業中》,因為看到我在玩底片相機,就找我去拍照。我真的非常緊張,一個完全不是拍照專業的人要去拍藝人!?現場大概有10幾個工作人員盯著我,但底片機沒辦法馬上看到畫面,大家就是乾瞪眼(笑)。也因為這樣讓我被其他唱片企劃看到,才有專輯的案子進來。
我覺得聶永真的作品有分幾個階段,早期用很多拼貼、插畫、手繪,作品還蠻瘋狂的,但我會在瘋狂之下看到基本功,特別是排版、文字處理的細節和層次很多。後來他越來越極簡,一直到最近從國外學習回來,風格又完全不一樣。他的東西很新,會把新的東西加入自己的感覺詮釋出來,有辦法一直走在年輕人會很喜歡的市場。我受到他最大的影響,是他設計裡的那股瘋狂,原來一個作品可以做得這麼有趣。我在做案子時很常逛五金行,實際去看、去觸摸到不同材質,會讓我有更多不一樣的想像。前陣子用充氣氣囊完成黃偉晉《背光旅行》,還有巴奈《愛,不到》的限量版,我找了很多不一樣的紙材,透過車縫機手工完成。其實我完全不會用車縫機,但在無法駕馭的狀況下車出來的線條,反而有種「醜得很好看」的感覺。我會想把一個大家覺得「應該要長這樣」的東西,透過我的方式變得更有趣,這是我一直以來很想要在作品上呈現的。
Profile/
創作領域涵蓋各類唱片、書籍,及展覽藝術活動等宣傳製作物。目前執行多檔演唱會視覺和唱片設計,包含張惠妹、林宥嘉、孫燕姿、楊丞琳、華晨宇、盧廣仲、魏如萱、蘇慧倫、karencici、美秀集團、宇宙人等。曾擔任金曲裝幀評委。入圍第30屆金曲獎、第18屆美國獨立音樂獎最佳音樂海報。
盧奕樺Pip|Irma Boom影響我的是概念,貼合作者又顛覆框架
大學的時候在誠品看到一本作品集《Irma Boom─Biography in Books》,對它的開本、設計、製作方式很有印象,但因為讀的是3D動畫,對平面設計的知識就沒有特別涉獵。直到2018年不只是圖書館舉辦展覽《IRMA BOOM BOOK 伊瑪.布 書》,邀請我做視覺,研究之下才發現,大學意外看到的作品集,就是出自這位荷蘭書籍設計師Irma Boom,她既是作者也身兼書籍設計。她設計的書,在視覺上不會立刻看出風格,但概念上都從類似策展人、建築師的角度切入,直接和作者本人接觸、討論,讓讀者第一次拿到這本書,就可以透過設計立刻了解作者的個性和特質。例如她幫織品藝術家Sheila Hicks設計作品集《Sheila Hicks:Weavings as Metaphor》,故意把書頁側邊磨得毛毛的,讓讀者一拿起書,就知道這是本和地毯、織品相關的書;還有她為Chanel N°5香水設計的《N°5 Culture Chanel》,完全沒有把香味融入書頁,而是用打凸呈現瓶身造型,拋開習以為常的嗅覺,讓讀者以觸覺和視覺對香水留下記憶。
當時我要做《IRMA BOOM BOOK 伊瑪.布 書》的視覺,我就在想要怎麼用一張DM,就讓大家知道她的個性?因為BOOM和BOOK只差一個單字,我就想到以前玩摺紙遊戲,在DM做了一個開窗,不論你怎麼摺這張字卡,都會有BOOM BOOK的字母出現。透過這樣的互動,讓大家快速了解她是位有趣、會突破框架的設計師。2019年藝術家林明弘在北美館3樓的「24/7」計畫,我負責做視覺,就沒有透過北美館窗口,而是直接和藝術家討論,讓策展內容和視覺貼合度非常高。他想談的是便利商店,我就把主視覺做成地圖,每一個24/7的標誌都代表一家便利商店,顏色選的是全家、OK和7-Eleven的標準色。Irma Boom影響我的是概念,從最源頭出發、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並提出大膽的設計,我覺得這就是她的風格。
Profile/
O.OO設計師兼合夥人。作品分別受紐約TDC和東京TDC獲選,並且陸續被被Victionary(香港)、BranD(香港)、三度(香港)、idea Magazine(日本)等出版社之專書收錄,曾擔任台灣國慶日及金鐘獎55屆視覺統籌設計。目前除了致力於平面設計、孔版印刷(Risograph)外,仍會不定期出版作品。
Misc Lin|馬諦斯的用色大膽,福田繁雄的錯視技法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高中最喜歡的畫家是馬諦斯,還曾臨摹他的畫作,把當時學到的媒材和技法都運用在這。我最喜歡他剪紙系列的作品,像是最著名的〈伊卡洛斯〉(Icarus),或是一系列花草圖樣的也很可愛。在剪紙系列中,他的人物都不太協調、不成比例,用比較狂野的技法、簡單的線條,我會在畫中感受到自由;他常用滿版色,色彩大膽鮮明卻帶有童趣,能感受到赤子之心這件事也非常吸引我。我在畫畫時會不知不覺受他影響,用簡易的風格作畫,但這跟我在設計的風格又不大相同。很難說我的設計作品哪部分深受馬諦斯影響,但我一直以來都用色鮮豔,這就是他對我的色彩啟蒙。我真的很喜歡色彩,以前最喜歡上的課就是西洋美術史跟色彩學,還是這兩門課的小老師(笑)。我每個階段愛用的顏色不一樣,但我一直都蠻偏好對比色和亮色,不過黑色我也很喜歡,我會讓它在視覺上是很搶眼、強烈的。若是影視作品的視覺風格,如果客戶允許,我也會把素材色彩調整成比較強烈的感覺。
如果要說到設計領域,大學時期我非常喜歡福田繁雄的海報作品。他是系主任的好朋友,很常來學校,對我來說就像是個鄰家大爺爺。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系列錯視的作品,例如〈男女腳〉就只有「黑色腳」和「白色腳」兩個icon,但從黑白地帶觀看就有不同意思。他對我的影響是設計思考和技法,像是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海報,在紅色孩子和米色背景的交界處,會發現是媽媽咬了孩子的頭一口;美國搖滾樂團Dinosaur Jr.的台北演唱會海報,背景的線條是音波,意味樂手把效果器開到最強、音量開到最大,用音浪把空間彈爆的狀態,我喜歡放這些隱晦的訊息在設計裡。對我來說,啟蒙是馬諦斯,設計思考是福田繁雄,我聽很多歐美搖滾樂,這些音樂也帶給我很多的啟發和影響。
Profile/
平面設計師,本名林佳齡。2019台北藝穗節、2019宜蘭國際綠色影展視覺統籌,2019桃園電影節主視覺及獎盃設計、鄭宜農《給天王星》專輯及海報周邊主視覺。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獲得54屆金鐘獎美術設計獎。2020年斜槓跨界Podcast《設計師的仙界傳說》。
採訪整理|張以潔
圖片提供|陳世川、楊士慶、O.OO、Misc Lin
更多設計風格解析與精彩內容,皆在La Vie 2021/4月號《設計風格怎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