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後簡稱北美館)館長的懸缺,終於在眾人引頸期盼下產出,藝術家王俊傑於今年2月底接下此重任。2020年,北美館釋出館舍新建與園區擴建的工程計劃,正式宣告進入變動時期,也因此為新任館長設定了明確的目標。透過專訪,讓我們得以理解王俊傑對於美術館治理的想法,以及對未來任務的想像與期待。
延伸閱讀 ▶ 2021塩田千春北美館登場!親解18件展覽作品創作故事
新媒體藝術家成為新任館長
王俊傑的主要身分雖為新媒體藝術家,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任教,此前除了教學也兼任系主任的行政職務,對於各種協調、共創與管理等工作皆不陌生;另一方面,也屢屢突破領域與團隊的框架,多次藉由各種大型節慶、表演、雙年展等繳出亮眼成績單,也曾於1994年首次在美術館舉辦《十三日羊肉小饅頭》個展、2006年共同策劃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多元、跨領域近年也是北美館的發展核心,這部分王俊傑的過去經驗就能給予充分的發揮,「跨領域意味著要能很好地去組織管理很多事情,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才可以被做出來。」雖然出任眾所矚目的北美館館長前,王俊傑確實倍感壓力與多所掙扎,但最終仍給自己設下了與藝術家、教授等截然不同的身份與發展目標。
北美館正值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
在談到接下館長的契機與自我期許時,王俊傑認為與北美館正值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有密切關係,且對在台北成長並實踐藝術理想的他而言,同時更是一種理想與情感的召喚;如何在面對愈發競爭的全球藝術狀態中脫穎而出,是任期內的挑戰。討論且爭議多年的北美館擴建案,在歷任館長多方奔走下,終於在柯文哲市長任內底定,將於美術館南側之花博園區內,新闢一座以當代藝術為主要走向的二館。
第二美術館計畫即將啟動
王俊傑在到任之前即曾參與北美館園區擴建的空間相關諮詢,對於一座成立近40年的美術館來說,典藏庫房的不敷使用、舊有空間不符合新時代的展演、教育等需求等,皆是擴增館舍的迫切性。位於停車場地下的庫房擴建工程是北美館擴建計劃的首階工作,今年7月即會啟動,預計將歷時三年始得完工。臺北藝術園區的擴建案,囿於現有建蔽率的規定,第二美術館之實體空間預期將往地下建築發展,終將成就其與台灣其他藝文館舍極具差異性的空間定位。順應此空間條件,以及北美館過去幾年所一貫強調且致力發展的「跨領域」核心概念,未來的第二美術館將朝向黑盒子方向發展,上頭有大量的桁架可提供多元的器材裝設,以及更特別的是規劃有可提供人員操作空間的貓道等,講求實驗、跨域、前衛與現場的藝術實踐。舊館於此同時,也因此需要做定位的調整以區隔新館,計劃將以「近現代美術」為發展方向。
美術館的任務是「提供一個當代、未來的觀點」
近幾年來,台灣或許正經歷另一次的大美術館時代,各城市紛紛設立新的美術館舍,或擴充、轉型舊有的場館以因應新的任務,皆與美術館與公眾之間關係的變異脫離不了關係。王俊傑也認為,從國際上常態美術館運營趨勢來看,過去講求菁英的、學術地位的美術館,也不得不面對公眾屬性的轉變,美術館館長不再能迴避與商業、民眾與市政等關乎各種公共利益之間的衝突與關係。王俊傑相信,美術館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帶領走出「前瞻性」,「提供一個當代、未來的觀點。」從這角度來看,他指出,現在常見各大美術館舉辦吸引大批人潮的光影/藝術節,雖不失為一有顯著效益的文化行銷手法,但當各地都在做同性質的展演時,藝術家名單也多所重疊,最終創意就會越來越薄弱,這也帶出人才養成機制的問題。藝術家的需求量變大,但卻沒有跟上同樣可滿足的工作能量,「最後可能就僅剩下跟行銷有關的議題,而無關乎藝術。」
人才培育的大平台
大型藝術展覽也是提供人才培育機會的平台,延續至今依然很有影響力的台北雙年展可以說是這樣的類型;另一方面,跨領域、實驗性的展演,例如行之有年的「X-site」計劃,或前述所謂的現場藝術、行為表演,也是一個提供前瞻性觀點與人才養成的機會。對於人才培育機制,王俊傑提出更不一樣的想法,他認為應更為本質地從內部結構改造做起,真正地將核心團隊成員從「行政承辦人」的角色解放為具有專業、創造性思維的策劃性人才,如此,才有可能談後續的創造性人才的各種養成。一座美術館的研究人員或策展人,同歐美或日本現行機制一樣,他/她們必須有獨立開發、策劃展演的能力,而非大量地仰賴委外發包的機制將事情做出來。然而,我們都無法迴避「本質性的問題」,無論是本質地改造人員結構與行政模式,或真正地做出具有自身特色與文化辨識度的實驗性平台,對王俊傑而言,這可能是未來亟需發展的方向。
掌握主動出擊的發言權
國際能見度甚缺一直是台灣在各個領域的困境,而藉由北美館即將開展的新展演模式與空間平台,王俊傑期許能創建自身的藝術語言,掌握主動出擊的發言權。在北美館已經累積足夠能量與經驗的時候,王俊傑認為是時候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台灣過去的美術史發展,找到屬於這塊土地的獨特視野。
延伸閱讀 ▶ 塩田千春來台座談會內容摘要!藝術就是我的宗教
接下來將開展出自身的藝術語言
他也跟我們分享了近期積極投入的關於1980年代台灣藝術史研究的初步成果。有別於過去的歷史斷代研究方法,他跟研究團隊選擇採用跨領域藝術的角度來切入,綜合了電影、新媒體、策展、行為等不同面向的關懷。他指出:「1980年代之所以重要,並且有回頭重新審視的價值,其原因在於,我們當下所謂跨領域創作的各種角度、材料、方法等,皆可在1980年代找到其源頭。」這項研究案除了透過北美館的《現代美術季刊》逐步發表成果之外,也預計於2022年底辦理大型的國際研討會與研究型的展覽,期望透過該展覽重新去定位台灣在歷史洪流或全球化脈絡中,我們自身的「能量與身分」,並且開展出自身的藝術語言。
國際共製巡迴展將成趨勢
王俊傑也補充、強調,這裡所謂的「身分」或「認同」,並不同於過去1980∼90年代所談的「主體性」,而是如何去解構我們當下所處的全球性情境與議題,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的全球化崩解,台灣應迎上此一得以用上亞洲視角而回頭挖掘自身能量與語言的契機。直接回應的可能會是展演計劃安排的改變,王俊傑舉例說明,未來北美館的展演將朝向國際共製巡迴展的模式來設計,除了能有效地降地一次性材料的消耗,並且充分發揮人力,也能將台灣的優秀藝術家透過展演推廣至世界各地。
有別於過去北美館歷任館長,王俊傑的藝術家性格想必將開闢出一條截然不同、不受太多條框制約的新道路,它可能崎嶇,但就如他所說,「正因為不簡單,才有做的必要」。
王俊傑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為台灣新媒體藝術的開創者之一,曾獲雄獅美術新人獎、德國柏林電視塔藝術獎及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大獎等殊榮。作品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光州雙年展、台北雙年展、柏林超媒體藝術節、歐洲媒體藝術節等國際性展覽;亦曾策劃多項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包括「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2006)、「台北數位藝術節」(2009)、《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2018)等,推動跨領域藝術深具開創性。
文|賴駿杰
攝影|林政億、Sunhi Mang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東京森美術館
更多設計風格解析與精彩內容,皆在La Vie 2021/4月號《設計風格怎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