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山,集鄒族生活場域、早年林鐵文史於一身的特富野古道,說是仙境也不為過,起霧時、陽光穿透柳杉林時,歲月在山中流轉,順著鐵道,朝我們走來。
阿里山,全台灣最早的林場,置身在祖宗級的森林裡,特色古道與步道眾多,其中特富野古道雖然單程不過6.3公里,但總是讓人走很久,不是因為很難走,是因為太好拍!柳杉林裡走走停停,風動、光影、霧起,捕捉不完。
林務局轄下自然步道有152條,局長林華慶特別推薦了特富野古道,「台灣許多古道,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包括後來的產業開發,特富野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不長,卻囊括了海拔1700到2300公尺的自然景緻與動植物,CP值很高!」
他也分析,現代人少有機會能夠花兩、三天的時間健行、登山,特富野古道有故事,又可在短時間體驗大自然的豐美,實在划算。
古早古早的特富野古道,其實是鄒族人的獵徑,「從特富野沿著稜線上到東水山,走到新高口,接玉山林道上到東埔山莊,往返塔塔加,」阿里山工作站技術士蕭明學解釋,原住民不走古道,走稜線翻越更快。
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運送山上大量的紅檜與扁柏,修築台灣史上海拔最高的鐵道「東埔線」,如今特富野古道最美的四公里舊鐵道,就是東埔線的水山支線。
「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日治時期的三大林場,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砍伐完後鐵路就會移到下一個林場繼續使用,但這條留下來一直到現在,」蕭明學補充道。
跟著鐵道走,置身一大片柳杉林裡,老天爺時而起霧、時而打光,美景瞬息萬變。林場歲月也沿路做記號,蕭明學說這片柳杉林其實已是人工林,早期是檜木,砍完之後才種柳杉,不時又見路側兩旁很有藝術感的殘樹頭,「日本人喜歡筆直整齊、好利用的檜木,看不上眼的巨大樹根就被遺留在山上。」
這時他又輕輕掀起路邊陰涼處的石頭,沒想到阿里山山椒魚正在底下睡午覺!「阿里山山椒魚是在阿里山被發現而命名的台灣特有種,海拔兩千公尺以上才看得到,」看牠似醒非醒的眼睛,有著微笑弧度的嘴巴,很難想像竟是如此古老的生物!
早在數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台灣與亞洲大陸連成一片,許多生物往較溫暖的東南方遷徙,山椒魚就是其中之一。待冰河期結束,氣候回溫、海平面上升,牠們回不去了,只能往高山移動,必須生長在至少攝氏二十度以下、潮濕的環境中。
後段往特富野端的2.3公里,一路踏著枕木階梯下坡,海拔下降後是一片闊葉原始森林,鳥況豐富,白耳畫眉、青背山雀及白頭鶇……甚至可能巧遇正在森林裡散步的帝雉或藍腹鷴。
路旁一大片的金錢薄荷長得特好,開著紫色小花,像是有園丁專人照顧,「這就是適地適種的重要性,」蕭明學邊走邊介紹,就像跟熟識的朋友打招呼。
「不要小看蛇根草,根部盤根錯節,對水土保持有助益。稀子蕨是空氣指標植物,它有不定芽,掉下後再長成另外一株。」其實,光是以阿里山命名的植物,就多達119種,阿里山忍冬、阿里山十大功勞、阿里山根節蘭等,實在精彩。
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高德生長老也說:「解說有兩種,一是說,一是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欣賞自然的方式,有問題再發問嘛!」面對大自然,可以更有想像力。
資訊
特富野古道
里程:單程6.3公里,雙向進出
海拔:1700~2300公尺
推薦點:舊鐵道、殘樹頭、柳杉林、阿里山山椒魚與阿里山忍冬(台灣特有種)
難易度:低
健行時間:4小時
最佳訪期:海拔高,冬天須注意保暖。上午拍照佳,午後多起霧。
*省力方式是從自忠端步道口出發,前段跟著鐵道走4公里,後段2.3公里為枕木階梯一路下坡,特富野端出,單程建議預約逐鹿車隊協助接駁
一路順遊
開車上阿里山→土匪山林業園區午餐、DIY課程→七彩琉璃生態農園喝咖啡→鄒風館部落餐廳晚餐→夜宿白紫茶香居→早餐後達邦部落散步→參觀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家屋與庫巴→搭車前往自忠端步道口→漫步特富野古道→特富野端出
光點
逐鹿車隊
0979613833
FB:就是愛部落,逐鹿車隊帶您一起去部落走走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嘉義縣阿里山鄉中正村東阿里山59號
05-2679917
FB: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水山巨木步道」見2700歲神木爺爺與龍貓的家
作者:李佩書
本文轉載自2020微笑季刊春季號《和山一起呼吸》,非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