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人開始「在家上班」(Working from Home);然而,好不容易脫離辦公室,卻迎來一連串迷茫、焦慮、與孤獨,負面情緒何以憑空冒出?心理專家鄧惠文和王浩威為你剖析。
心裡的茶水間 鄧惠文
近來,有許多人會前來諮詢:當我離開辦公室、改為在家工作後,是否會因為失去實體空間給予的支持而產生孤獨感?
不可否認地,若是性格比較外傾的人,的確會因為失去人際網絡而感到痛苦,因為他們在意人際間的同屬感,需要時刻跟人保持聯繫;然而,也不能忽略那些「沒出聲」的人,事實上,他們因為少了待在辦公室被觀看的壓力,在家工作的每一天都很自在、舒服。因此,討論在家工作衍生的各種情緒波瀾時,必須考量不同個性、職業別的差異,才能為現況提供更全面的反芻思考。
作為心理工作者,在家工作已有一段時間,因此很習慣模擬以前上班所需的活動量,例如每天安排固定時間外出運動、或前往賣場與人交流,建立「對外模式」。若無此習慣,便容易失去精神上的正常張力。其實,上班的「壓力」也是一種張力,生活需要鬆緊調節,才能維持張力。
從私領域過境到辦公室,本身即顯現一種延伸、對照、和差異。為了去上班,你必須打理自己的外在呈現,例如梳洗、換衣等;通勤過程中也會與他人接觸,調控成「面對外界」的模式。這樣的切換動作,在人的心理意義上,具有提振精神的效用,所謂「打理門面與人應對」、「把自己的氣提起來」,都屬於精神活動裡面的一環。而若少了外界規範、只停留在居家休閒模式,精神活動就少了節奏,容易落入鬆散與疲憊的漩渦。
在家工作時,要遵守明確時程表。舉例而言,當孩子有一段時間無法上學,家長仍會讓孩子維持作息,包含起床、吃點心、體能活動時間等都會分配得宜;但輪到大人自己的時候,執行力卻砍半。因此我建議同事之間應互相提醒,例如早上在Line群組發一張自拍、或貼圖等check in作法,延續之前「九點打卡後互相看到彼此」的心理滿足;看似小動作,其實能有效提振在家工作的士氣,同時孕育工作節奏。
另外,心裡要有茶水間的概念。即使見不到面,依舊可以交換公事以外的訊息,例如「我現在想先去退冰,等一下中午要烤雞腿」等私人生活的分享。在辦公室,我們與同事擦身而過時的表情交換、或是在茶水間閒聊一兩句,是這些實體互動讓個人從他人反應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遠距工作時,若無法有效模擬實體空間的互動感,久而久之會產生一股「去現實感」(derealization),使人陷入不安、焦慮、孤單。
實體職場空間也具有無形的角色暗示,以百貨銷售人員為例,他們的計算機上習慣貼銅板,提醒自己要時刻為了業績打拼;即便分流上班、顧客和同事都變少,每每進入櫃位,依舊能自在地調控回原來的工作狀態;而今若調為內勤,他們將無法保有原先工作的成就與滿足感,因為空間的轉換,也意味著職場角色的更動,如果無法覺察隨之而來、心境上的變化,便很容易莫明地心情低落。面對模擬不來的事情,也可以另尋對象彌補失落的缺口。我觀察到,現在很多職場以外的群組都變得很熱鬧,好比住家的社區群組,因為大家需要在這裡獲得更多人際互動,而不像以前,人際的影響力早在職場就已獲得滿足,鄰里關係相對薄弱。
整體而言,職場生活滾輪製造出的「速度感」,因瘟疫肆虐而被迫按下暫停鍵。當一切慢下來,人們更容易被「脆弱」所呼喚,此時,內心深層的挫折、焦慮、自卑感接踵而來,衍生「為什麼我不能扭轉這些事」的無能感,尤其現在再也不能利用上班來逃避內在負面思緒的追捕了。另一方面,許多人慣於將人際互動的滿足感寄託在工作上, 而今抽離群體後,能量無從釋放, 自然會把焦點放回自身,而後陷入團團迷惘。
無庸置疑,現在是和自己對話的必要時機,隱身在孤獨感底下的座座冰山,需要好好清理,「今天先挖一塊冰,融一下就好,看融出什麼。」但也必須適度維持與他人的實體互動, 並持續按表操課,否則只向內探尋的話,容易掉進思緒的黑洞,沒有垂下的繩子,就爬不回來。
疫情考驗職場文明的進化,使人重新檢視工作效能,也讓我們重新思索人際關係。人際互動中的各種幽微的心理效應,會根據個人的人生哲學而有不同排序。因此,溝通很重要,疫情當前,心連心更勝手牽手。
王浩威 獨處與共同生活的習題
探究在「實體空間」辦公的好處,「離開」和「進入」是關鍵詞。從踏出家門、通勤、到進公司,我們其實經歷了一場重要的「過渡」儀式,這是遠端工作者所沒有的。辦公室裡有明確的時間結構,上班的8小時、加上剩下的16小時,一天的節奏便確立了;一如許多自由業者,他們維持自我紀律、增加工作效率的方式,也是離開家裡、走進咖啡廳,創造一種「離開」後「進入」工作模式的感受。缺乏「過渡」的感覺,會令人徬徨無助,好似我們永遠無法下班。除非你的工作本身就是你熱愛的事,否則一般而言,多數人的工作都與謀生有關,因此更需要切開「工作」與「生活」,而最簡單的實踐方式就是:空間的切換。
「儀式感」落實後,進到辦公室還有哪些好處?在實體空間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較為真誠,無論是眼神、身體的接觸,或是不經意的關心語句,全都是網路無法比擬的珍貴互動。網路科技能做到的,仍以業務交辦等功能取向為主, 若要和同事維繫情感,實體空間的互動才能真正加分。「小孩上國中需要補習嗎?」、「我男朋友好像劈腿,應該怎麼辦?」面對生活層面的疑難雜症,有實體辦公室的話,都可能被安撫、問題都可能被解決。
尤其,現在許多公司都會將辦公室「家庭化」,設置員工互動區,方便業務以外的情感交流,茶水間正是常見的實踐方法。知名企業Google、Facebook更將茶水間無限擴張,讓員工獲得足夠的人際互動空間。提及辦公環境的休閒性質,台灣有許多科技公司都會規畫游泳池,但使用率卻非常低,因為對員工來說,泳池和辦公室是兩個空間,而一旦牽涉空間的過渡,員工容易產生「我離開辦公室就代表不認真工作」的罪惡感,進而對休閒設施望而止步;反觀茶水間,它是辦公室的一部分,員工接受度自然高出很多。再次印證,「儀式感」在生活中十分關鍵,其中的拿捏極其重要。
因為疫情的關係,改為在家工作後,同事間的互動便需要仰賴網路科技。然而,人們使用網路時,容易將自己的內在過度外展,情緒表達變得誇大而不真實。心理治療的角度亦同,醫師與新個案初接觸時,總還是希望能「面對面」交流,實行幾次後才會轉為網路問診。共處的時候,情感無法掩飾,但發揮在職場上,便能培養同事之間的信任感。舉例而言,面對主管交付的任務,組內在漫漫的執行過程中,因為看盡彼此累垮的模樣,並肩打拼的「同志感」自然而然產生了;而如果員工都是遠端工作,便不會有這種實體性、共患難的情誼了。
人們在空間上的群聚,帶來安心與相互信賴感,不得不遠端工作時,建議應創立「工作之外」的線上群組,供平常互通有無,例如:哪家外賣好吃等等,以補足距離帶來的疏離感。不論疫情,對於遠端工作公司的管理者,我也會建議定期舉辦實體活動,讓員工彼此交流、貫徹「Team Building」,創造團隊氛圍。
換個角度說,當抽離職場的共同生活以後,很多人會感到不知所措,茫然與孤獨感襲來,原因就在於成長過程中缺乏「獨處」機會。獨處是一種能力,也是顯示人格成熟與否的關鍵。然而,台灣人的文化脈絡裡,始終不鼓勵獨處,文化的群體性,壓抑了個體的活動,我們被教育要不斷與他人交流、建立人脈,卻忽略獨處的重要性。正因我們的社會結構不讓人獨立,而把大家「嬰兒化」,這股在家工作潮才會引起如此大的情緒漣漪,也的確有海外客戶因居家隔離的恐慌感前來諮詢,而原因只有一個:不懂得如何獨處。
人類是群性動物,我們常常處在不自覺地「找事、找人、找熱鬧」的狀態,將「共同生活」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一旦出現變化便會不知所措。而在家工作,除了與他人「太疏離」導致的孤單感,也不能小看和家人「太親密」而延伸的負面情緒;如同許多人稱工作為「合法的外遇」,當少了緩衝,親密關係容易陷入緊張。此時,若沒有獨處能力,便會開始徬徨、焦慮、甚至憂鬱,滾雪球效應之下,工作與生活都會出狀況。
對於獨處,應該把它想像成一種修行,而非任由哀怨之情淹沒自我。事實上,獨處的過程是對於自身當下狀態的反省,當懂得觀照自己內在的所思所想、並覺察其中的重要性,那麼每一次的獨處都將變得充實且自在。或許現在大家會感到不好受,但長遠來看,這一波在家工作潮對人類文明將有良性衝擊,我們終於有機會停下腳步、進行集體反思,不只藉此向內探尋更深層的自我,也重新審視人際關係,將過去、現在與未來重新統整一遍。
鄧惠文
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AAP)榮格分析師(Jungian analyst)、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綠黨黨員。專長為個人/伴侶心理治療,也開設心理成長課程,著有《有你,更能做自己》等書。
王浩威
專任心理治療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心靈工作室負責人、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精神醫療工作之外,也是全方位作家,寫作結合醫學專業和人文關懷,著有《獻給雨季的歌》、《晚熟世代》等書。
採訪整理|曾智怡
圖片提供|鄧惠文、王浩威、Unsplash
欲知更多居家生活樣貌與公共場域的意義,請見La Vie 2020/5月號《共同生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