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上,許多知名創作者皆嘗試透過作品與影響力,表達對當代政治與文化背景的看法,並藉此串連起足以改變國家的巨大力量,日本戰後文學大師「三島由紀夫」正是著名代表。三島由紀夫不僅憑以《金閣寺》為代表的文學作品傳名於世,晚年對政治活動的熱衷參與、甚至為理想自縊的滿腔熱血,都為日本歷史添上深刻一筆。《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Mashima:The Last Debate),以一場1969年三島由紀夫與千名左翼學生的「左右派世紀辯論」為題,將塵封半世紀的膠卷以紀錄片形式呈現,引領觀眾深入理解三島由紀夫的政治思想,更重現二戰戰敗後日本內部的矛盾與爭端。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世紀辯論」在爭什麼?
三島由紀夫不僅是當代文壇巨擘,也是著名的極右民族主義者,更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籌辦民兵組織「楯之會」,可在1960年代後期,由日本多間大學組成的「全共鬪」則擁戴左派思想,當時全球政局動蕩不安,這個學運組織也以行動抒展抱負,接連發起罷課、佔領校園等行動,與校方和警方發生大規模衝突。1969年5月13日,這場「左右大戰世紀辯論」在東京大學正式展開,三島由紀夫一人與千名左翼學生輪番談論政局、交流政治思想,原以為立場極端不同的雙方人馬將以暴力衝突收場,所幸只留下值得後世省思的慷慨激辯、哲學對談內容,最終和平落幕。這場世紀辯論不僅是人民為己為國發聲的具體表徵,更成為面對不同政治立場之族群,仍能保持理性思辯的最佳典範。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畫面出自1969年日本TBS電視台拍攝畫面,並由導演豐島圭介進行修復,片中更穿插當年學運領袖們的深度訪談,當時的激昂學子如今都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回想起這場經典辯論他們有何感觸?《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以歷史畫面與訪談畫面交織而成,引領觀眾回首三島由紀夫的政治思維。
日本文壇一代傳奇: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的三島由紀夫由祖母夏子扶養長大,擁有貴族血統的夏子本就對藝術為之傾心,這也讓三島在潛移默化下接觸歌舞伎、能劇等藝文活動,成了他日後創作小說、劇作的厚實基礎。祖母無疑是深刻影響三島人生的重要人物,但除此之外,引領他進入文學界並確立筆名的國文老師「清水文雄」也對他影響極深,而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知名大文豪「川端康成」也引薦三島參與鎌倉文庫,讓他在文壇的地位更為鞏固。
在三島由紀夫的文學作品《憂國》《金閣寺》中,都有對戰敗後日本社會氛圍的描寫,也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三島對國家局勢的懷憂。1956年,代表作品《金閣寺》發表後,更確立了三島在日本文壇的崇高地位,晚年他仍筆耕不輟,同時也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更籌辦民兵組織「楯之會」,身為極右民族主義者的三島由紀夫,對戰後日本西化、主權受制於美國感到十分不滿,他曾言日本人該「放棄物質文明的墮落,找回古人純樸堅忍的美德與精神,成為真的武士」,實質反映出他對日本傳統武士道精神的擁戴。
1970年末,三島由紀夫帶領四位「楯之會」成員,前往日本陸上自衛隊東總監部,先將總監綁為人質,再登上陽台向近千名軍人發表演說,期盼軍隊能以保衛日本傳統為志,隨他發動軍事政變,但結果卻不如預期,現場士兵不僅無人響應,更對他投以冷嘲熱諷,隨後三島就地以日本武士傳統儀式切腹自殺,結束傳奇一生。一代文豪之死在當時引起巨大轟動,更深刻影響後世文學與政治運動界的發展。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預告片,2021年8月20日正式上映!
資料來源|天馬行空
圖片來源|天馬行空、《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