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藝術拍賣輕鬆入門!蘇富比亞洲區現代藝術部主管郭東杰親解新手須知

蘇富比線上藝術拍賣_01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經濟,改變業態的產業實在不少,藝術品線上拍賣會,去除了競拍者的時空障礙,屢屢刷新拍賣記錄,網路平台也提供新手藏家很好的入門機會。這次我們邀請到蘇富比亞洲區現代藝術部主管郭東杰(Felix Kwok)談談新手藏家如何輕鬆入門線上拍賣? 

在藝術品拍賣業界累積豐富經驗的Felix,2012年加入蘇富比,曾見證多場藝術品拍賣的他,也親眼見證了疫情對藝術品拍賣產生的影響。疫情延燒至今,將經營模式比重放在線上拍賣、網路行銷的蘇富比,2019年官網上的網路拍賣專場只佔所有拍賣的30%,一年之內,網路拍賣專場的佔比已經飆升到70%;到現在透過網上競投的比例,已經超過80%。此外,網路競標沒有時間跟地理限制,對於新手藏家來說更容易入門! 

蘇富比線上藝術拍賣_01
2020年7月蘇富比於倫敦舉辦名為「林布蘭到李希特」的夜拍專場,採用數位線上方式呈現,締造拍賣成交總金額約56.5億台幣的成績。

迎接網路世代的線上拍賣

談及線上藝術拍賣,以蘇富比來說,大力開發的網路拍賣形式有兩個方面:第一種是單純網路拍賣,客戶可以登入網路專場,進行拍賣競投;第二種則是將「網路互聯」的特質加入實體拍賣。在過去,實體拍賣依賴全球巡迴展出,目錄為紙本,買家也必須親自到場;但是一切都網路化之後,蘇富比已經加入電子版的目錄,並且顛覆過去照本宣科的形式,現在在網路上發揮創意的空間大了,會加入許多影片元素,透過手機跟網路,拉近鑑賞多元體驗。這些都大大彌補藏家不能到現場的遺憾,有了網路平台,客戶在競標的時候可以降低時間或是旅遊成本,也讓年輕或是網路世代的人更能參與藝術品競標。

蘇富比線上藝術拍賣_02
隨著網路拍賣興起,40歲以下藏家佔比光是在2020年就成長超過1倍,顯示網路真的拉近了藏家跟藝術品拍賣之間冷冰冰的距離。

網路競標除了對使用者友善的操作介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可信度,蘇富比要怎麼在網路世界建立信賴度呢?Felix表示:「蘇富比有自己的品牌效益,在實體轉網路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買家的信任,拍賣付款方式已經成熟的現在,用戶體驗可以達到無人化、零接觸,從登記、競爭拍賣、交割都在網路上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

當趨勢都在網路上,雖然對想要入門的新手藏家是個好機會,但是非網路族群會不會被排擠呢?Felix說,「網路的改革跟節奏都是大勢所趨,但是蘇富比也會兼顧到對收藏有熱情的老一輩藏家,在相當門類上必須保持經典拍賣模式,或是維持拍賣業務人員一對一的直接溝通管道,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諮詢服務。」但是,這些資源也是新手買家可以得到的,在參與競標之前,除了在官網研究拍賣品的資訊,蘇富比也提供專業諮詢,解決所有藏家的疑難雜症。

網路讓競標更有看頭

過往對許多人來說,以拍賣方式收藏藝術品,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才熱衷的事情,但是現在透過網路,拍賣活動已經深入不同族群,多樣化的拍賣品項,可以讓不同經濟能力的人負擔得起。在網路上,全民皆可參與拍賣,甚至半夜躺在床上都能購入自己心儀的藝術品,網路提高了隨時隨地拍賣的樂趣,非常適合新一代的藏家。

而網路這平台,也意外地拉高不少競標品的價格,2020年6月,紐約的當代藝術拍賣直播,因為是疫情發生後第一場大型藝術拍賣,引發高度關注,全球藏家都很期待,拍賣舉行的時間是紐約的晚上,香港時間的一大清早,結果整晚三場拍賣交易,30件拍品僅1件流拍, 成交率達96%,總成交額達2.3億美金,Felix 回顧這場拍賣,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培根(Francis Bacon)受希臘悲劇啟發創作的三聯巨畫,本來有個藏家在紐約用電話競標, 過程中在網路上殺出了一個程咬金,一路跟紐約電話上的藏家競標,從網路出價至7,310 萬美元。雖然他最後還是輸給了電話投標, 不過他的這口價就打破了網路投標出價的最高記錄。」

蘇富比線上藝術拍賣_04
弗朗西斯・培根《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

隨著網路平台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用戶體驗也非常受到重視,像是最基本的收藏品目錄,以前會有版面的限制,內容也比較偏向學術,但是透過網路的互動功能,除了核心資料之外,可以很輕易地讓用戶連結到YouTube觀賞藝術家的紀錄片,也可以把畫作做成能互動的分析圖,甚至加入Scale Video功能,讓網路上的用戶可以很清楚看到畫作跟人的比例,最有趣的是AR功能的延伸,只要用手機跟電腦點下心儀的畫作,就能模擬出這張畫作擺在自家的樣子,相當具有便利性之外,也讓藏家的瀏覽率變高。

跨域導覽拍品的魅力

「好的拍賣品需要由好的故事來呈現。」對Felix來說,好的故事等於嚴謹的研究,要充分專業,同時說故事的方法必須要有趣,過於學術很容易讓人感到枯燥,所以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像是今年的春季拍賣,蘇富比就邀請名模林志玲與她的慈善基金會跨界合作,由林志玲以聲音導航,錄製一系列「雲導賞」短片, 為各地藏家介紹重點拍品。當中就有一段是林志玲講解林風眠的〈火燒赤壁〉, 由於林志玲曾經飾演過趙小喬,這樣的合作方式就是「小喬說赤壁」,碰撞出不少火花,21世紀的演員介紹20世紀的巨作,跨越時空的組合跟對話本身就像藝術創作,而林志玲的語音導覽也一支獨秀,比起其他配音影片,點擊多出10∼20 倍,不僅吸引藏家的眼球,也再次展現了網路平台的跨域魔力。

蘇富比線上藝術拍賣_03
林風眠《火燒赤壁》

而網路拍賣興起,40歲以下藏家佔比光是在2020年就成長超過1倍,顯示網路真的拉近了藏家跟藝術品拍賣之間冷冰冰的距離,而這些新入門的人,其實購藏能力也不容小覷。Felix透露,許多年輕藏家的生財之道也就是來自網路業,拍下頂尖藝術品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對於一般藏家來說,像是洋酒、珠寶、手錶這些消費類別的收藏品比較容易收藏。

如果新手想要收藏藝術品的話,應該收藏哪個類別的藝術品呢?Felix分析,現當代領域會比較容易入門,因為不只貼近當代人的審美觀,美學方面和生活、工作環境也能比較切合,另外鑑賞門檻相對較低, 沒有真偽問題,在收藏跟保存來說也是相對容易。以投資角度來看,目前現當代藝術是全球交易大宗,行情比較好掌握。Felix也建議,如果想收藏高單價的藏品, 投資報酬率就是考量重點,可以在下手前多做功課、諮詢專家,才能讓現當代藝術品成為資產配置的好選項。

郭東杰

在2012年加入蘇富比,曾主力參與多場破紀錄的拍賣,他策劃過的專題拍賣會亦備受好評,包括「龐圖運動」、「戰後亞洲藝術」、「亞洲藝魂:全球啟動」、「現代行者」、「現代視界」及「現代隽影」等,不僅為現代藝術拍賣樹立新標竿,更獲得市場與學術界的積極迴響。

文|翁琬柔

圖片提供|蘇富比

完整內容以及更多藝術收藏入門指南,請見La Vie 2021/6月號《我想買一件藝術品》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舞蹈家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德國舞蹈劇場巨擘Pina Bausch《春之祭》經典再現!亞洲首次重建演出,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臺中歌劇院

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春之祭」即將展現於臺灣的舞臺!

基於培育年輕世代的共同信念,在香奈兒品牌的支持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歷經兩年的積極爭取,終於獲得碧娜‧鮑許基金會 (Pina Bausch Foundation) 首度於亞洲正式授權,除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外,北藝大舞蹈學院成為全球唯一以學院為代表與簽約演出《春之祭》,彰顯了臺灣舞蹈高等教育的專業成就,更印證了北藝大舞蹈學院的成就與高度。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經典重現台灣

《春之祭》將於2024年秋季的「關渡藝術節」經典重現,巡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高雄衛武營以及臺中歌劇院。需留意的是,《春之祭》經典重建全臺巡演臺北場次於開演前一個半月皆已全數完售,觀眾仍可前往臺中與高雄場次觀賞這部傳世巨作。

此次作品的重製,將由余采芩與另外4名碧娜‧鮑許生前親授的舞者們親臨北藝大授課與排練。余采芩是北藝大舞蹈學院優秀校友,現為烏帕塔舞蹈劇場(Wuppertal Tanztheater)資深核心舞者,更擔任此次《春之祭》演出的藝術總監。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

此次重製《春之祭》標誌著過去與未來歷史的交匯點,不僅是向前輩藝術家們的致敬,更是不同時代與舞者之間的深度對話。碧娜‧鮑許基金會董事會主席Salomon Bausch很自豪地說:「在與巴黎歌劇院或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等歐洲主要芭蕾舞團合作後,我們現在正在與臺北藝術大學的舞蹈學生一起準備《春之祭》。將碧娜的作品帶向未來,還有什麼比與年輕一代優秀舞者合作更好的方式呢?」為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特別召開記者會,並舉辦一場由《春之祭》藝術總監暨排練指導余采芩親授三十分鐘的示範課程,邀請全臺舞蹈系系主任及各校優秀學生代表,連結全臺舞蹈界一起共襄盛舉!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與會的全臺灣高教院校舞蹈系所主管發表了對北藝大《春之祭》經典再現計畫的感想與祝福,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黃文人主任:「感謝北藝大分享資源,推動《春之祭》重建計畫,讓舞者親身體驗經典之美,觀眾也能重溫經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張思菁主任:「《春之祭》的重現是亞洲首例,也是臺灣舞蹈界培育的最高展現,讓臺灣舞者被世界看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詹佳惠教授:「感謝北藝大的氣度與機會,讓全臺舞蹈界能攜手用舞蹈登上國際舞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黃琤圈主任:「期待2024年尾聲臺灣舞蹈界帶來這部經典大作,共享這場藝術盛宴。」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蘇安莉主任:「感謝北藝大籌備兩年的計畫,讓觀眾和舞蹈愛好者有機會見證經典重現,期待盛會到來。」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吳怡瑢副教授:「《春之祭》跨越一世紀與半世紀,期待2024年演出繼往開來,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北藝大舞蹈系吳易珊主任:「在AI時代,用肉身回應生命是幸福而珍貴的,感謝所有選擇舞蹈的藝術家與學生,一起為臺灣舞蹈界努力。」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春之祭》記者會(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學院、攝影:張家豪)

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

臺灣舞蹈界在北藝大的推動下,共同參與《春之祭》的重建計畫,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團結與共享精神。各校主任一致感謝北藝大提供資源,讓臺灣舞者得以深入經典,親身體驗動作的情感與意義,並期待這次亞洲首演不僅是年輕舞者的圓夢之旅,更是臺灣舞蹈界登上國際舞臺的高峰。這部跨越世紀的經典在2024年尾聲重現,不僅延續舞蹈傳承,更讓臺灣因舞蹈而被世界看見,共同譜寫了臺灣舞蹈界的歷史新頁。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碧娜·鮑許《春之祭》重建排練照(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攝影:黎宇文)

《春之祭》演出資訊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已完售)
2024.12.20(五)19:30
2024.12.21 (六)19:30
2024.12.22(日) 15:0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戲劇院  
2024.12.27(五)19:30
2024.12.28(六)15:00
2024.12.29(日)15:0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2025.01.03(五)19:30
2025.01.04(六)15:00
2025.01.05(日)15:00

購票連結請點此
票價:500、750、950、1200、1400、2000(贊助票)

資料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在銀座新地標「Ginza Sony Park」看展!「ART IN THE PARK(工事中)」攜手3位藝術家打造施工期間限定展覽

將於2025年1月啟用的Ginza Sony Park(銀座ソニーパーク),特別開放施工期間的建築空間,並邀請與Ginza Sony Park有深厚連結的3位藝術家——SHUN SUDO、山口幸士、玉山拓郎,攜手打造「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展期至2024年12月1日。

以「向城市開放的設施」為理念的Ginza Sony Park計畫,旨在重新建造陪伴銀座街區超過50年的Sony大樓。而這項計畫的第一階段,在舊大樓拆除期間(2018年8月~2021年9月),將施工場地化為公園,最終即便在疫情期間,仍吸引了854萬人次參觀;隨後進入的第二階段,重新展開拆除與新建工程,並在今(2024)年8月完成最終形態的「Ginza Sony Park」、預計於2025年1月正式開幕。

➔ 銀座Sony Park將於2025年啟用!以低矮建築創造高樓群中的開闊感、開放性空間吸引居民造訪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1966年,Sony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建立了Sony大樓。(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Ginza Sony Park為迎接2025年1月的盛大開幕,於2024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開放施工中的建築空間,舉辦「ART IN THE PARK(工事中)」特別藝術計畫。(圖片來源:Sony)

攜手藝術家傳遞銀座街區魅力

而在竣工的這段期間,Ginza Sony Park也曾舉辦過「ART IN THE PARK」在內的多項藝術活動,讓來往的行人們能感受到銀座街區的魅力。藝術家SHUN SUDO以童年時造訪Sony大樓的記憶為靈感,在Ginza Sony Park地下空間的牆面上,創作了融入繽紛的花卉與音樂元素的大型壁畫作品。此外,他也參與了施工中的「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Wall Art)」企劃,以及在Sony Park Mini空間的展覽。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HUN SUDO作品 「ART IN THE PARK by SHUN SUDO」(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活動。(圖片來源:Sony)
Sony Park Mini是一個為全新Ginza Sony Park進行實驗而設立的場域。這座占地僅約10坪的快閃空間位於西銀座停車場地下一樓,其自2022年3月開幕以來,已舉辦超過50場風格多元的企劃或活動。(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山口幸士在Ginza Sony Park舉辦的「余白の記録」展覽,將周邊風景轉化為畫作,並將這些作品分散陳列於公園的各個角落,讓人們在遊逛時感受藝術與空間的交融。他也以多彩的「非洲菊」為主題參與「ART IN THE PARK / ウォールアート」,並在Sony Park Mini舉行了相關展覽。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山口 幸士作品 「余白の記憶」(圖片來源:Sony)

藝術家玉山拓郎則在2022年登場的「Sony Park展 KYOTO」,於廢棄多年的京都新聞印刷工廠舊址,展出了以「光」為主題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沉寂已久的空間轉化為如「公園」般的存在。另外,他也曾在Sony Park Mini辦過兩次展覽。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玉山拓郎作品 「Sony Park展 KYOTO」京都新聞印刷工場跡地(圖片來源:Sony)

在施工中的建築空間看展

而這3位藝術家又會如何使用尚未正式開幕的Ginza Sony Park?基於此想法誕生的「ART IN THE PARK(工事中)」藝術企劃,便於11月19日至12月1日限時展開。SHUN SUDO帶來其標誌性的BUTTON FLOWER系列新作;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玉山拓郎則以LED螢光燈打造出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光之裝置藝術。而這些作品將與尚未開放的Ginza Sony Park空間交織出獨特的氛圍,帶給觀者獨一無二的體驗。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現場展出SHUN SUDO象徵性的BUTTON FLOWER全新創作24件。(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山口幸士展出以花田為主題的12件全新創作。(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玉山拓郎運用LED螢光燈打造貫穿Ginza Sony Park空間的原創光之裝置藝術作品。(圖片來源:Sony Park(ソニーパーク)X)

ART IN THE PARK(工事中)
時間:2024年11月19日~12月1日;平日12:00 - 20:00、六日 11:00 - 19:00
地點:Ginza Sony Park(東京都中央区銀座5丁目3番1号)
備註:免費參觀,採事前預約制
更多資訊可點此參考

資料來源|So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