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遠渡重洋造訪的城市產生連結,是許多旅人期盼從旅行中獲得的體驗,而這也正是構成東京豐島「Hotel Siro」的核心精神,當Mount Fuji Architects Studio在設計這間旅宿時,捨棄了飯店慣用的內向式結構,轉而向外延伸設置陽台、露天螺旋樓梯,透過空間設計拉近旅人與都市間的距離,讓來到Hotel Siro的每個人都能時刻與東京互動聯繫。
Hotel Siro靈感源自於德語「wandervogel」
建築師原田真宏(Masahiro Harada)與原田麻魚(Mao Harada)在構思Hotel Siro期間,想到了旅行者在德語中被稱作「漫遊之鳥」(wandervogel),兩人便以此概念延伸,打造一處旅人得以安心休息的棲息地,希望踏進Hotel Siro的房客,都能擁有彷彿投入城市懷抱的美好感受,這也呼應了建築師本身對旅宿的想像:「當我住進一間飯店裡,我希望我能真的感受到自己真正身在這座城市」。
各式各樣的露天階梯是最大特色
有別於一般旅宿層層堆疊、與外界隔絕的隱蔽設計,Hotel Siro有著許多外向式結構,像是樓層間向外延展的樓梯,這些階梯以螺旋狀、兩階段式又或似手扶梯外型的多變樣貌呈現,靈感源自於多丘城市如長崎(Nagasaki)、尾道(Onomichi)常見的階梯設計。
以開放式空間建立旅人與東京的連結
大量開放式空間也是Hotel Siro一大特點,像是11層樓面皆有涼廊式走道、交誼廳設於露天空間,每間客房亦設有玄關式入口以及與走廊相通大面玻璃拉門,打開就能享受池袋(Ikebukuro)地區的日光與夜景,這樣的設計與日式建築緣側(engawa)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是Mount Fuji Architects Studio所埋下的巧思,將日本傳統旅店的設計符碼融入Hotel Siro,打造一處新舊並存、充滿溫度又能展現日式風情的特色旅宿。
資料&圖片來源|archdaily、Ryota Atara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