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出爐!摺疊展場、迴紋封箱器、急救充氣擔架等12件必看得獎作品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名單出爐

受疫情影響,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決審改採線上評選方式進行,並於近日揭曉年度得獎名單;而今年有66校144系、共5,952件作品報名參賽,812件進入決審,最後選出113件獲獎作品,頒發出9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45件「金點新秀設計獎」以及56件「金點新秀設計獎贊助特別獎」。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資料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9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金點新秀設計獎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共同指導、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及台灣優良設計協會執行,為新銳設計展會「新一代設計展」之官方獎項,每年從上千件參展作品中評選出優秀之作,是發掘台灣設計新銳的指標性獎賽。接著就讓我們欣賞今年9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共12件的得獎作品,從這些精彩作品中,看見學生們不凡的創造力。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名單出爐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1.產品設計類 

作品名稱|急救充氣擔架

設計團隊|吳郁心

學校科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當意外發生時,許多施救者或許無法即時應變,因此,這項急救充氣擔架設計,將充氣擔架整合救護用品及固定器材,讓事件發生時,能以包包形式快速拿取,並能依照擔架上的指示流程正確施救。 

作品連結

 

1產品設計類:「急救充氣擔架」(吳郁心,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產品設計類:「急救充氣擔架」(吳郁心,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2.空間設計類 

作品名稱|虎井嶼/新地景

設計團隊|倪貫倫、吳朝欽

學校科系|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由於澎湖虎井嶼面臨漁獲缺少、人口外移的困境,觀光產業遂成為當地的經濟來源,設計團隊運用自然及人文地景,將閒置軍事設施及當地特色民房轉化為觀光資產,以新地景設計規劃,回應土地與人們的需求演變。 

作品連結

1空間設計類:「虎井嶼新地景」(倪貫倫、吳朝欽,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空間設計類:「虎井嶼新地景」(倪貫倫、吳朝欽,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3.工藝設計類 

作品名稱|个亇

設計團隊|朱德芸

學校科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

 个亇將金屬網與竹片結合,並以工業化製造邏輯,利用模組化及3D建模的概念,實現可被無限拼接放大的竹編工藝,使竹編不再受限於框架,反而能與框架共同生長。

作品連結

 

1工藝設計類:「个亇」(朱德芸,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工藝設計類:「个亇」(朱德芸,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4.傳達設計類 

作品名稱|Going Down

設計團隊|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

學校科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設計團隊打造出觀看愛情與性的嶄新視角,展現新世代的自我主張,其以策劃「性文化」的當代實驗展為題,利用各文化脈絡下的性文本,創發關乎「性文化」一系列具知識性及輔助用具,盼望透過深入了解,使有距離的「性愛」,呈現出當代新詮釋。 

作品連結

1傳達設計類:「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傳達設計類:「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5.時尚設計類

作品名稱|全球性警報-W

設計團隊|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

學校科系|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設計團隊以「電磁波敏感症」為發想,結合大膽的印花設計,並融入螢光色系表達對人體的警示效果,傳達電磁波是不可輕視的概念。

作品連結

1時尚設計類:「全球性警報-W」(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時尚設計類:「全球性警報-W」(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6.數位影像設計類  

作品名稱|交戰

設計團隊|董恆瑞

學校科系|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設計團隊藉由作品講述人性,在生死交關之時,人為了生存會做出什麼決定?而每個人都有自身面臨的難題,就如內心交戰。其細膩的動畫,加上敘事流暢,在視覺美學亦展現了相當高的水準,每一幀都猶如電影海報。

作品連結

 

1數位影像設計類:「交戰」(董恆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數位影像設計類:「交戰」(董恆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7.數位互動設計類 

作品名稱|你是一隻胖倉鼠

設計團隊|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

學校科系|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以2D像素風冒險類遊戲呈現的作品,透過操作惡魔化身成的胖倉鼠,找回散落各地的惡魔碎片,從對話、探索、戰鬥的過程中,拼湊出胖倉鼠過往的真相。而遊戲蘊含的符號性及幽默感,同樣是作品亮點。

作品連結

1數位互動設計類:「你是一隻胖倉鼠」(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數位互動設計類:「你是一隻胖倉鼠」(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8.社會設計類

作品名稱|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

設計團隊|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

學校科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以鎳鈦彈性框體為主的CONF-SPACE,導入避難空間內設置隱私隔間的簡易結構設計,讓災民能自行快速組裝,不僅減輕安置過程中的人力負擔,也兼顧對於使用者隱私的尊重,且從設計到材質亦都考慮到循環利用的可能性。

作品連結

 

1社會設計類:「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社會設計類:「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9.產學合作設計類

作品名稱|FS BEAST

設計團隊|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

學校科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可搭接多種農業機具並供給燃料的無人車「FS BEAST」,能依據各階段耕作需求,透過車體前後端的裝置連接不同耕耘系統,減輕農民在不同機具間轉換的負擔,並提供穩定的動力系統供應與操作。

作品連結

1產學合作設計類:「FS BEAST」(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產學合作設計類:「FS BEAST」(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不分名次)

作品名稱|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

設計團隊|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

學校科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設計團隊針對展覽現場常見的展示、收納及重複運用的需求,設計出主體為錏管支架,牆體使用透明浪板與二手棧板的摺疊展場,可活動結構的骨架,搭配底部滑輪,能因應不同展區調整大小長度,且能疊成扁平狀收納,而建材在不破壞性拆解後也皆可回收利用。

作品連結

 

1循環設計特別獎:「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循環設計特別獎:「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作品名稱|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

設計團隊|徐廣澤、林子翔

學校科系|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與魚市場密不可分的保麗龍箱,卻也是難解的環保問題,於是設計團隊將魚貨箱設計成能夠摺疊以及重複利用的模式,能符合上游快速批發、中下游零售批發的使用需求,最後再由物流車送回至上游清洗處理,達到循環鏈的模式。

作品連結

 

1循環設計特別獎:「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徐廣澤、林子翔,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循環設計特別獎:「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徐廣澤、林子翔,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作品名稱|迴紋封箱器

設計團隊|許芳萍、賴謙忱

學校科系|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設計團隊打造的鋁製迴紋封箱器,除有助減少塑膠封箱膠帶的使用,且能延長紙箱重複使用壽命,加上鋁板可回收再製,能循環再利用;而具90度彎折的標示牌,可書寫、貼附條碼與電子紙,協助紙箱分類管理。 

作品連結

1循環設計特別獎:「迴紋封箱器」(許芳萍、賴謙忱,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循環設計特別獎:「迴紋封箱器」(許芳萍、賴謙忱,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得獎名單

金點設計獎系列獎項

官方網站:www.goldenpin.org.tw

官方臉書:www.facebook.com/GoldenPinDesign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ChatGPT母公司OpenAI近期進行識別系統重塑,由設計團隊與AI工具共創,在視覺中引入人本思考,將舊有Logo拆解重組、訂製品牌專屬字體「OpenAI Sans」,還推出動態元素與全新網格系統。這套全新識別系統已同步應用於ChatGPT的瀏覽器與App介面。

OpenAI首度建立完整識別系統

相信大家對ChatGPT都十分熟悉,其開發商OpenAI成立於2015年,於2022年首次推出ChatGPT,近期又發布新模型o3-mini與「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功能。縱使市值數十億美元,OpenAI卻從來沒有一個完整的識別系統,其視覺風格十分混亂,從Logo、字體到用色皆沒有統一標準。

2025年初,OpenAI終於進行品牌重塑,攜手柏林字體設計公司ABC Dinamo及荷蘭動態設計團隊Studio Dumbar,打造充滿人性化美學的視覺元素與相關規範。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首度建立完整識別系統(圖片來源:OpenAI)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首度建立完整識別系統(圖片來源:OpenAI)

人工智慧品牌的人性化展現

有趣的是,作為一個領先全球的人工智慧團隊,OpenAI的品牌重塑卻以「有機與人性化」為核心目標。雖然設計過程應用了DALL·E、ChatGPT和Sora等人工智慧工具,然而專屬於人類的直覺思考,仍是這次品牌重塑的關鍵角色——像是除了大量使用自然主義的色調,OpenAI還委託攝影師拍攝風景與靜物照,打造更具創新性與親和力的視覺。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的品牌重塑以「有機與人性化」為核心目標(圖片來源:OpenAI)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除了大量使用自然主義的色調,OpenAI還委託攝影師拍攝風景與靜物照(圖片來源:OpenAI)

團隊表示,人類的影像管理能力在創作過程中仍然至關重要:「我們試圖不對人工智慧的創作制定太多規則,將人工智慧視作工具和合作夥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OpenAI品牌重塑亮點有哪些?

#01 Logo線條比例更簡扼

被稱為「花朵」(Blossom)的Logo,由三個相互交織的三角形組成,外觀如同一朵綻放的花。過去,Logo的設計並不完全對稱、線條粗細也不一;經過升級改版後,團隊以圓弧線傳遞人本思維的溫暖與流動性,直角細節則象徵技術所需的結構與精密度,Logo線條變得更精緻、比例也更精準。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 Logo的前後對比(圖片來源:OpenAI)

新版Logo不僅代表著品牌的成長與演進,也強調了4大核心價值「簡化、留白、不完美和生動」(simplification, space, imperfection and liveliness)。

#02 品牌字體OpenAI Sans

OpenAI Sans由OpenAI團隊與ABC Dinamo合作開發,從一個簡單的黑色圓圈出發,將幾何圓形引入字母與標點符號中,讓設計更圓潤,也更平易近人。為了在精準的幾何排列中展現人性化特質,OpenAI Sans故意保留許多「不完美」的細節。以字母「O」為例,雖然外圈是完美的正圓形線條,但內部比例卻不是。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 Sans將幾何圓形引入字母與標點符號中,讓設計更圓潤,也更平易近人(圖片來源:OpenAI)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 Sans(圖片來源:OpenAI)

至於品牌文字商標「OpenAI」,則是由六個相互連接的圓圈組成架構,其象徵著「生命的種子」,未來也將會更廣泛的應用於各處。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文字商標「OpenAI」由六個相互連接的圓圈組成架構,象徵著「生命的種子」(圖片來源:OpenAI)

#03 與使用者互動的動態元件「Emotive Point」

本次品牌重塑中,OpenAI攜手Studio Dumbar打造了全新的動態視覺元素「Emotive Point」,它是一個充滿動能、如水晶球一般的藍色抽象圖形,並根據輸入的程式碼變換不同面貌。團隊表示,「Emotive Point」的設計靈感來自水彩繪畫,卻又故意呈現好似沒有性格、沒有情感的外觀,作為人工智慧與使用者互動的介面物件。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動態視覺元素「Emotive Point」(圖片來源:OpenAI)

「Emotive Point」將以不同形式應用於OpenAI的產品中,包含ChatGPT「聲音」的視覺表現,並隨著使用者輸入的回應,呈現不一樣的律動。

#04 全新藍灰配色與網格系統

最後,OpenAI也推出全新配色與網格系統,作為未來品牌出版品的設計指南。配色上以灰色與藍色為主調,令人聯想到廣闊的天空與地平線,代表著深遠的視野與科技成長;而網格系統則融入新配色、新Logo、新字體OpenAI Sans等規範,提升設計排版的視覺效果。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也推出全新配色與網格系統,作為未來品牌出版品的設計指南(圖片來源:OpenAI)
OpenAI進行品牌重塑!Logo線條更細緻、推出動態視覺與專屬字體,而且還很「人性化」
OpenAI也推出全新配色與網格系統,作為未來品牌出版品的設計指南(圖片來源:OpenA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方序中 X 董十行操刀《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素描王蟲、破損邊緣等細節呈現「古昆蟲圖鑑」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宮﨑駿經典作品《風之谷》將於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台灣限定海報特邀設計師方序中率領的究方社團隊、插畫家董十行聯手呈現,結合刀模設計、呈玻璃質感的獨特印刷,營造古昆蟲圖鑑般的視覺風格;片名標準字也藏有巧思,仔細看「谷」字便能看見王蟲的樣貌,彩蛋滿滿。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用奇想包裹環境與人類關係的省思

《風之谷》名列「影史百大動畫」,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日本配樂大師久石讓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以往吉卜力經典作品如《神隱少女》、《魔法公主》、《霍爾的移動城堡》等在台重映時,皆由方序中操刀台灣限定海報,這次為《風之谷》設計,他也分享對劇情及角色象徵意義的細膩觀察:

「巨神兵代表對未來的追求與科技濫用,王蟲與腐海象徵自然界的力量與無窮生命,人們自私的行爲正在破壞這樣的平衡狀態,但娜烏西卡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展現出非凡的勇氣與智慧,以及在面對戰爭和環境破壞時所展現的堅定態度,讓人類有了希望與前進的力量。」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素描筆觸、破損邊緣等細節呈現「古昆蟲圖鑑」

從《風之谷》敘事中對環境與人類關係的省思、及各角色象徵意涵出發,方序中與董十行一同梳理呈現海報的觀點與可能性,更深入研究《風之谷》漫畫原作的細節,最後決定以「古代昆蟲圖鑑」的表現風格呈現海報。作為主體的王蟲,透過素描線條描繪出古代書籍的視覺風格,其比例、姿態、質地都經長時間琢磨,兩人更特別向設計師張志祺借來巨型王蟲模型,以賦予王蟲最接近原作的狀態。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此外,王蟲的眼睛做了局部亮面處理,表現出象徵和平的藍色玻璃質感;一旁則是娜烏西卡帶著狐松鼠迪多,像風一樣自由翱翔天際;海報的破損邊緣特別採刀模設計,象徵時間的無情流逝,每一細節無不呼應《風之谷》劇情所乘載的訊息。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王蟲形象融入標準字

片名標準字設計也藏有小彩蛋,方序中以日版字體為原型,加入更多圓角表現古代機械的結構感,更將王蟲的正面藏入「谷」字上方,增添趣味性。這款台灣限定海報無論視覺或概念,都展現了對《風之谷》的致敬與獨特詮釋。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如何獲得《風之谷》台灣限定版海報?

全球僅限量6萬張,只送不賣,每張海報皆印有專屬流水編號,以防盜版。凡於《風之谷》上映首周(36日~313日)至全台戲院購買2張電影票,就有機會獲得「限量版王蟲圖鑑」海報1張,數量有限,錯過不再。若有興趣收藏,不妨持續鎖定官方消息

宮﨑駿《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董十行聯手設計「古代昆蟲圖鑑」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來源|甲上娛樂、方序中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