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出爐!摺疊展場、迴紋封箱器、急救充氣擔架等12件必看得獎作品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名單出爐

受疫情影響,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決審改採線上評選方式進行,並於近日揭曉年度得獎名單;而今年有66校144系、共5,952件作品報名參賽,812件進入決審,最後選出113件獲獎作品,頒發出9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45件「金點新秀設計獎」以及56件「金點新秀設計獎贊助特別獎」。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資料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9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金點新秀設計獎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共同指導、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及台灣優良設計協會執行,為新銳設計展會「新一代設計展」之官方獎項,每年從上千件參展作品中評選出優秀之作,是發掘台灣設計新銳的指標性獎賽。接著就讓我們欣賞今年9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共12件的得獎作品,從這些精彩作品中,看見學生們不凡的創造力。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名單出爐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1.產品設計類 

作品名稱|急救充氣擔架

設計團隊|吳郁心

學校科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當意外發生時,許多施救者或許無法即時應變,因此,這項急救充氣擔架設計,將充氣擔架整合救護用品及固定器材,讓事件發生時,能以包包形式快速拿取,並能依照擔架上的指示流程正確施救。 

作品連結

 

1產品設計類:「急救充氣擔架」(吳郁心,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產品設計類:「急救充氣擔架」(吳郁心,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2.空間設計類 

作品名稱|虎井嶼/新地景

設計團隊|倪貫倫、吳朝欽

學校科系|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由於澎湖虎井嶼面臨漁獲缺少、人口外移的困境,觀光產業遂成為當地的經濟來源,設計團隊運用自然及人文地景,將閒置軍事設施及當地特色民房轉化為觀光資產,以新地景設計規劃,回應土地與人們的需求演變。 

作品連結

1空間設計類:「虎井嶼新地景」(倪貫倫、吳朝欽,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空間設計類:「虎井嶼新地景」(倪貫倫、吳朝欽,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3.工藝設計類 

作品名稱|个亇

設計團隊|朱德芸

學校科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

 个亇將金屬網與竹片結合,並以工業化製造邏輯,利用模組化及3D建模的概念,實現可被無限拼接放大的竹編工藝,使竹編不再受限於框架,反而能與框架共同生長。

作品連結

 

1工藝設計類:「个亇」(朱德芸,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工藝設計類:「个亇」(朱德芸,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4.傳達設計類 

作品名稱|Going Down

設計團隊|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

學校科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設計團隊打造出觀看愛情與性的嶄新視角,展現新世代的自我主張,其以策劃「性文化」的當代實驗展為題,利用各文化脈絡下的性文本,創發關乎「性文化」一系列具知識性及輔助用具,盼望透過深入了解,使有距離的「性愛」,呈現出當代新詮釋。 

作品連結

1傳達設計類:「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傳達設計類:「Going Down」(林翰祥、凃家暄、吳湘琳、徐淋琦、顧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5.時尚設計類

作品名稱|全球性警報-W

設計團隊|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

學校科系|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設計團隊以「電磁波敏感症」為發想,結合大膽的印花設計,並融入螢光色系表達對人體的警示效果,傳達電磁波是不可輕視的概念。

作品連結

1時尚設計類:「全球性警報-W」(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時尚設計類:「全球性警報-W」(張雅婷、王俊傑、方曉恩、謝鎧如、鄭伃庭,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

6.數位影像設計類  

作品名稱|交戰

設計團隊|董恆瑞

學校科系|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設計團隊藉由作品講述人性,在生死交關之時,人為了生存會做出什麼決定?而每個人都有自身面臨的難題,就如內心交戰。其細膩的動畫,加上敘事流暢,在視覺美學亦展現了相當高的水準,每一幀都猶如電影海報。

作品連結

 

1數位影像設計類:「交戰」(董恆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數位影像設計類:「交戰」(董恆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7.數位互動設計類 

作品名稱|你是一隻胖倉鼠

設計團隊|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

學校科系|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以2D像素風冒險類遊戲呈現的作品,透過操作惡魔化身成的胖倉鼠,找回散落各地的惡魔碎片,從對話、探索、戰鬥的過程中,拼湊出胖倉鼠過往的真相。而遊戲蘊含的符號性及幽默感,同樣是作品亮點。

作品連結

1數位互動設計類:「你是一隻胖倉鼠」(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數位互動設計類:「你是一隻胖倉鼠」(謝文偕、楊詠恩、林俊利、陳家弘、葉岱昀,樹德科技大學動畫與遊戲設計系)

 

8.社會設計類

作品名稱|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

設計團隊|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

學校科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以鎳鈦彈性框體為主的CONF-SPACE,導入避難空間內設置隱私隔間的簡易結構設計,讓災民能自行快速組裝,不僅減輕安置過程中的人力負擔,也兼顧對於使用者隱私的尊重,且從設計到材質亦都考慮到循環利用的可能性。

作品連結

 

1社會設計類:「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社會設計類:「康思貝-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之研究規劃」(林秀燕、李庭緯、林采蓉,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

9.產學合作設計類

作品名稱|FS BEAST

設計團隊|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

學校科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可搭接多種農業機具並供給燃料的無人車「FS BEAST」,能依據各階段耕作需求,透過車體前後端的裝置連接不同耕耘系統,減輕農民在不同機具間轉換的負擔,並提供穩定的動力系統供應與操作。

作品連結

1產學合作設計類:「FS BEAST」(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產學合作設計類:「FS BEAST」(邱士軒、徐卉盈、陳湘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不分名次)

作品名稱|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

設計團隊|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

學校科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設計團隊針對展覽現場常見的展示、收納及重複運用的需求,設計出主體為錏管支架,牆體使用透明浪板與二手棧板的摺疊展場,可活動結構的骨架,搭配底部滑輪,能因應不同展區調整大小長度,且能疊成扁平狀收納,而建材在不破壞性拆解後也皆可回收利用。

作品連結

 

1循環設計特別獎:「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循環設計特別獎:「Roaring Cosmos 摺疊展場」(鄭策、蔡佳頴、蔡祥和、蔡懷宇、李羿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

 

作品名稱|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

設計團隊|徐廣澤、林子翔

學校科系|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與魚市場密不可分的保麗龍箱,卻也是難解的環保問題,於是設計團隊將魚貨箱設計成能夠摺疊以及重複利用的模式,能符合上游快速批發、中下游零售批發的使用需求,最後再由物流車送回至上游清洗處理,達到循環鏈的模式。

作品連結

 

1循環設計特別獎:「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徐廣澤、林子翔,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循環設計特別獎:「魚樂圈(保麗龍替代計畫)」(徐廣澤、林子翔,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作品名稱|迴紋封箱器

設計團隊|許芳萍、賴謙忱

學校科系|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設計團隊打造的鋁製迴紋封箱器,除有助減少塑膠封箱膠帶的使用,且能延長紙箱重複使用壽命,加上鋁板可回收再製,能循環再利用;而具90度彎折的標示牌,可書寫、貼附條碼與電子紙,協助紙箱分類管理。 

作品連結

1循環設計特別獎:「迴紋封箱器」(許芳萍、賴謙忱,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循環設計特別獎:「迴紋封箱器」(許芳萍、賴謙忱,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得獎名單

金點設計獎系列獎項

官方網站:www.goldenpin.org.tw

官方臉書:www.facebook.com/GoldenPinDesign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一般紙本書最怕水,一旦浸濕,紙張就會捲曲變形,墨水也容易模糊成一片。但這本《缺水的書》反其道而行,不只鼓勵你潑水,甚至只有在紙張濕潤時,文字才會浮現。

由非營利組織Water for People發起的「Dehydrating Book」(缺水的書)計畫,攜手創意溝通機構愛德曼,以及印刷工作室The Gas Company,設計並製作了130本《缺水的書》,期望喚起人們對水資源短缺議題的關注。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Dehydrating Book(圖片來源:Water for People)

水資源即教育資源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2021年的研究,全球有超過4.5億兒童因水資源匱乏而影響健康與學習能力,導致專注力下降。Water for People長期致力於改善秘魯及其他地區的水資源與衛生條件,而《缺水的書》更是水資源議題的具象化——當水從書本頁面退去,教育與機會也隨之消失。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圖片來源:Water for People)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只有在紙張濕潤時,書本的內容才會浮現(圖片來源:Water for People)

突破挑戰的創新印刷方式

《缺水的書》故事靈感來自秘魯Cascas山谷一個村莊的學生,敘述一隻名為Lupita的蜂鳥與動物朋友們共同尋找水源的旅程,並在故事中強調水資源如何影響學習與個人發展。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圖片來源:The Gas Company)

為了製作這本能夠完全防水的書,令The Gas Company團隊傷透了腦筋。他們嘗試了泰維克、聚酯等材質,但這些材料不是皺縮變形,就是無法讓油墨附著。

最終,團隊選擇Super Yupo合成紙作為書頁並縫製成冊,3毫米厚的壓克力板作為書封,以雷射切割出書本密合的角度,並使用3M防水膠固定封面。至於內頁內容,第一層文字以UV印刷方式固定,再以絲網印刷覆蓋上變色油墨,使其在乾燥時隱藏,遇水時顯現。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以Super Yupo合成紙作為書頁並縫製成冊,搭配3毫米厚的壓克力板作為書封(圖片來源:The Gas Company)

目前,共130本《缺水的書》已完成製作,並透過Water for People的活動贈送給捐款者,呼籲更多人關注刻不容緩的全球水資源危機。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圖片來源:The Gas Company)

資料來源|Water for PeopleFast Compa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設計一本護照需要哪些巧思?由日內瓦創意工作室RETINAA所設計的新版瑞士護照,將防偽UV印刷結合視覺敘事性,在細節中融入瑞士的人文與地景元素,讓這本護照不僅是國家身份的象徵,更成為瑞士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

敘事性的現代感設計

RETINAA認為,即使製作技術先進,各國護照設計往往顯得過時;因此,本次設計的重點在於凸顯瑞士護照的現代感。此外,團隊也運用許多敘事性元素,將安全防偽功能融入其中,讓這本護照成為讓持有者感到信賴、認同與自豪的身份文件。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細節中充滿「瑞士元素」

新版的瑞士護照,細節處處皆結合瑞士人文與自然特色,彰顯這片土地的美好,如同對世界遞出一張旅行邀請函。

▸ 沿著水流展開的世界之旅

設計團隊深入研究瑞士的自然景觀,聚焦塑造該國國土面貌的重要元素——「水」。瑞士被譽為「歐洲的水塔」,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而水不僅象徵著生命與流動,也能被解讀為互動與交流。於是在這本護照中,設計團隊規劃了一場順著水流展開的想像之旅,從阿爾卑斯山巔沿著河川進入山谷,穿越瑞士的26個州,最終流向世界。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 藝術作品、古地圖都融入其中

在前期的資料搜集過程中,RETINAA進行了深入圖像研究,建立了一個數位圖庫,收錄文藝復興時期的阿爾卑斯山版畫、18世紀的風景畫、礦物學圖譜,以及許多當代設計作品。此外,團隊也特別著迷於瑞士的地圖製作工藝(尤其是製圖師Eduard Imhof的作品),並與瑞士聯邦地形測量局(swisstopo) 合作,取得了極為精細的地理數據,運用於護照內頁設計中。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 隱藏內頁的瑞士地貌

還有許多設計細節隱藏在新版護照中,只有在紫外線(UV)光下才會顯現,像是描繪個州地形的等高線、建築地標、文化遺產與歷史符號。護照封面也採用UV印刷,顯示部分的等高線,如果把數本護照並置排列,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瑞士國土。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 延續舊版護照的視覺元素

另一個隱藏的設計細節是,將護照對著光線時,就能注意到瑞士十字的白色區域重疊著一個石英圖案。這個巧思以1985年Fritz Gottschalk和Jenny Leibundgut所設計的舊版瑞士護照為靈感(當年,這顆石英被放置於簽證頁中央),將石英隱藏於紙張內,如同它在大自然中的模樣,讓這份國家身份的象徵延續下去。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在嚴密的防偽需求中開創視覺效果

RETINAA團隊透露,個人資料頁是整本護照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由於這一頁包含護照持有者的照片與個人資訊,它必須擁有最高等級的安全防護,並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規範。在嚴格的製作規範之下,設計團隊仍然找出了一條創新的呈現方式,讓資料頁與第一頁內頁無縫銜接,創造出垂直介面般的視覺效果。

為了防範偽造,每本護照都含有一個嵌入式晶片,儲存持有者的數位照片、指紋和簽名,並經過加密保護;此外每本護照也都有獨一無二的數位簽名,可供邊境檢查人員以電子方式驗證其真實性。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