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板上畫出精美人體骨骼的鍾全斌,推出個人首部著作《骨骼之書》,他發現,對美術學院與醫學院的新生而言,人體骨骼的結構往往具有複雜、艱澀難懂的印象,這是鍾全斌撰寫《骨骼之書》的主要原因,他希望創作一本兼具「描繪步驟詳盡」與「量測比例精確」的描繪技法入門書籍,非美術系或醫學院的讀者,也能從精細的繪畫技巧中,更了解人體結構。
《骨骼之書》透過圖文搭配,一一解說人體骨骼各個部位的尺寸及命名,帶領讀者了解全身骨骼的造型與比例。不只可以學到繪畫,也介紹了許多人體骨骼的基本介紹。接下來就讓我們一邊欣賞畫作,一邊進入「鍾全斌的骨骼小教室」,一起來認識頭骨的奧秘吧!
|
|
1. 眼眶
是容納眼球的骨腔,由多塊骨頭組合而成,在骨頭相連密合處形成「骨縫」。較密合處稱為縫,骨骼間的間隙偏圓形的則稱為「孔」,如:視覺神經穿過的視覺神經孔;偏長形、不規則形的就稱為「裂」,如:眼眶中偏上的裂稱為「眶上裂」、偏下的裂則稱為「眶下裂」,血管與神經透過這些裂孔穿梭於身體的淺層和深層之間。
2. 鼻眶
將鼻頭和鼻翼軟骨移除後,裸露出一個酪梨形的空間,便是所謂的鼻眶。鼻眶中央垂直的構造稱為「鼻中膈」,其由2塊骨頭組合而成:上部是「篩骨」的「垂直板」、下部則為「犁骨」。鼻中膈的兩側有「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三對鼻甲,可以調控空氣進入人體的速率、溫溼度,更是阻止細菌進入人體的第一道屏障。當下鼻甲因接觸細菌而發炎腫大,便會產生鼻塞的感覺。
3. 顴骨
顴骨指的是眼眶外側和下方的骨頭。坊間醫美廣告常提及的「蘋果肌」,是指顴骨和皮膚間夾著的一層脂肪墊,學名為「顴脂墊」,因此蘋果肌其實不是肌肉,而是脂肪墊。當它因地心引力逐漸下滑,就會在下方擠壓出法令紋,上方產生的凹陷間隙,則為「淚溝」。
4. 頭蓋骨
頭蓋骨是由「額骨」、「頂骨」、「枕骨」、「顳骨」和「蝶骨」組合而成。其中眼眶上緣和額頭處是額骨;頭頂處則是左右各一塊的頂骨;而我們躺枕頭時,接觸到枕頭的部分稱為枕骨;耳朵上方的是顳骨,有顳肌依附在其上;在顳骨和額骨間夾著一塊形狀近似蝴蝶的骨骼,稱為蝶骨。
5. 上下顎骨
上顎骨又稱為上頜骨,上方與額骨相接,外側與左右顴骨相連,下方包覆著人類的上排牙齒。下顎骨也稱為下頜骨,其上方的兩個突起,前側的稱為「冠突」、後側的稱為「髁突」。髁突與顳骨相接形成「顳顎關節」是咀嚼動作時下顎骨轉動的支點,轉動的支點。考生心理壓力過大咀嚼時發出的「喀喀」聲,便是這個關節產生,嚴重可能造成下巴脫臼。
6. 牙齒
人類一生中會有兩組牙齒,第一組稱為「乳牙」,共20顆,約莫在13歲前會全部脫落替換成「恆牙」。恆牙在無外力或疾病的情況,長滿共有32顆,依功能分成4種類型:用來切斷食物的「切牙」(俗稱門牙);肉食動物用來撕裂肌肉肌束的尖牙(俗稱為虎牙或犬齒);用來磨碎食物的前磨牙(俗稱小臼齒);位於口腔後側用以磨碎食物的磨牙(俗稱大臼齒)。
更多骨骼繪圖技巧,請見La Vie出版《骨骼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