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20世紀的重要設計師或建築師,像是柯比意(Le Corbusie)這樣的大名時常出現;但卻相對少人提起夏洛特•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 1903-1999),她是誰?能讓路易威登基金會藝術中心(Fondation Louis Vuitton)在2020 年為其舉辦大型個展後,接連又讓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在今年6月也為其舉辦個展。趁著展覽期間,一起認識這位具有時代意義的重要設計師吧!
「夏洛特・貝里安是設計界具影響力的要角。她的一生橫跨20世紀,而她的設計生涯映照出現代主義(modernist movement)的轉折。」倫敦設計博物館總策展人Justin McGuirk一語直指夏洛特・貝里安之於設計領域的重要性。即使她的成就因為其女性身分,在過往一直被男性工作夥伴光芒所掩蓋,「這次展覽呈現出她不只是值得廣受肯定的優秀設計師,同時她也是一位天生的協作與協調者。」
想要略知夏洛特・貝里安的作風與個性,或許可以從兩張在近年個展中頻頻成為主要視覺的個人照一窺端倪。無論是她一派自在地翹腳側身躺在造型當代的躺椅上;或是背裸高舉衣物面對遼闊雪山,這兩張分別拍攝於1929年及1930年的照片,即使距今約一世紀,都還是可以感受到照片中26、27歲的她率性自在、開闊獨立的個人風格。
機械美學時期與柯比意
敏於感受趨勢及社會變化── 可以說是夏洛特・貝里安設計生涯的一大特質。1927年法國秋季沙龍(Salon d'Automne)展出「屋簷下的吧台」(Le bar sous le toit),讓她初露頭角,這件以鋁、鉻及玻璃為主要素材的作品,原型出自於貝里安公寓自宅,在現代主義機械美學(modernist machine aesthetic)剛興起的背景下,可以窺見貝里安對於設計趨勢的高敏銳度。而這件作品,也讓柯比意收回先前拒絕貝里安加入工作室時那句帶有性別歧視的妄言:「我們這裡可不是做椅墊繡花的地方」,轉而主動邀請一起合作。
在這段貝里安的機械時代裡,她與柯比意及皮埃爾・讓那雷(Pierre Jeanneret)於1928年攜手創作出LC4躺椅(LC4 Chaise Longue Chair),這張以不鏽鋼為骨架的躺椅,在材質上呈現出當時開始嘗試以工業鋼管製造機械量產椅的新趨勢,成為1925年在建築師馬賽・布魯爾(Marcel Breuer)設計出全世界第一張鋼管椅「瓦西里椅」(Wassily Chair)之後,現代主義設計另一代表之作。從這件作品中,不僅可以略窺貝里安對可量產及大眾化材質的關注,而在這樣的關注背後,隱藏的更是她認為當代設計與社會問題之間具有緊密關聯的思考態度。此外,有趣的是,這段貝里安的機械美學時代,不只實踐在家具設計上,仔細看那幅她翹腳躺在LC4躺椅上的照片,高調出現在貝里安頸間的鍍鉻圓珠項鍊,也是出自她之手充滿認同象徵的作品。
轉向自然與自由形式
貝里安的設計思考範疇中,除了關注材質工法、以及如何透過量產為更多人設計出普及化的家具之外,在1930年代後期,也逐漸融入她對藝術與自然的興趣。本身就喜愛戶外及大自然的她,拍攝了許多金屬原料或自然物的靜物照,像是魚脊骨、森林裡的天然凍結冰塊、佈滿流動紋路的鑄鐵殘渣塊、地質層中的環形燧石結核等,每一張都是將這些靜物置於畫面正中央作為主角的特寫,既像是藝術創作,也像是格物致知的研究凝視。她時常前往薩瓦(Savoy)山區,並且拜訪了許多當地木工,將自己沉浸在自然環境之中。而貝里安第一張依循天然木料形狀、名為「自由形式」(free-form)的書桌作品,也就是在1938年所創作的。
在貝里安的設計生涯中,還有一個際遇打開了她對於自然材質與工藝的認知。在1940年,也就是離開柯比意工作室約3年後,貝里安收到來自日本商工省的邀約,希望她前往日本指導並挑選合適外銷的工藝品或家具。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她在日本的隨行助理就是柳宗理。即使在1930年代,貝里安就曾經閱讀過岡倉天心的《茶之書》,但對她來說遠行日本就像是去到月球般遙遠,「在1940年,日本讓我感覺非常遙遠且不真實,不過我是喜歡冒險和未知的。」貝里安這回在日本待了兩年多,她拜訪了木匠、榻榻米師傅、竹編師等各種工藝職人,日本的傳統工藝和材質觸發了她許多靈感,她甚至曾對竹材高度評價道,「沒有其他材質像竹子這樣擁有無限的可能。」
日本工藝與文化的命定衝擊
沉浸於傳統工藝的同時,貝里安也沒忘記她的任務,她認為「創新」對於當時的傳統工藝勢在必行,而這個理念也成為她1941年策劃的展覽《選擇‧傳統‧創造》(Selection, Tradition, Creation)的核心關鍵字。在展覽中,貝里安展示了她自傳統工藝品中挑選出適於創造成新式樣的品項,這些物件有的是以日式為原型往西式靠近,例如桌腳變高的日式茶桌;有的則是以西式或當代設計為原型,但使用了東方感自然質材,例如改以竹材及木材製作的新版LC4躺椅。
因為二戰的因素,使得貝里安於1942年冬天離開日本,原本希望取道美國回法的計畫也被打亂,因而滯居越南長達5年。此後,貝里安於1953年重回東京並且設計了法國航空日本分部辦公室;並接著在1955年於東京舉辦《藝術的融合》(Synthesis of the Arts)展覽,她最有名的家具代表作Nuage書櫃也第一次發表於此。貝里安對於日本文化的喜愛,也呈現在她高齡90歲時受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日本文化節所設計的茶室中,被竹林環抱的茶室與竹管水流的篤篤聲響,勾勒出她心目中帶有烏托邦感的場域,在晚年回顧首次赴日的經驗時,她說道:「當時的日本,是100%傳統的,我在那裡發現了所謂的『空』(emptiness),以及空的力量、空的信仰,從根本上來說,空並不是無(nothingness)。對日本人來說,空包含了一切。」從這番深刻的體會中,可以見得日本文化之於她,在設計與建築形式面之外的深邃影響。
與時俱進的設計信念
以設計為社會議題帶來改變的信念與實踐、廣納異國文化的開闊心胸、以及透過藝術及自然形式展現出的美學理念,讓貝里安在當時的法國就已然是指標人物。二戰結束後一年,1950年10月號的法國版《ELLE》雜誌以「全女性內閣官員」為主題的企劃中,貝里安被列名為「建設部部長」(the Ministry of Reconstruction),專訪中問起她的政見,貝里安侃侃而談地指出建設住宅、學校及醫院的急迫性,以及倡議定租額制度與租戶權益。她的視野與見識,可見一斑。
貝里安的一生持續創作不綴,直到86歲都還全心投入於她著名的代表作萊薩爾克(Les Arcs)建築,這座正對著白朗峰的滑雪度假區,建築外觀採階梯式層層內縮,低調地貼合隱入山稜線,展現出尊重自然的態度;屋內空間則在極簡主義風格下,充滿細膩體察人們需求的設計細節,開放式廚房、聚酯材料的預鑄浴室、傾斜式廊道等,在當時看來前衛的設計,現在看來恰如其分地實用。
在晚年時,貝里安曾說道,「最重要需理解的是,推動現代主義運動的是一股探詢的精神;這是一種分析的過程,而非風格。我們是帶著理念工作的。」這明確而堅定的陳述,或許也可以視為貝里安一生設計創作的最佳註解。
文|方敘潔 圖片提供|the DESIGN MUSEUM
更多設計新知與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1/8月號《咖啡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