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產酪梨產季最早從6月開始,一路可產到隔年2月,是許多人健康飲食的心頭好。該如何料理與保存也是許多人非常苦惱的問題,這次便邀請作品散見於《鄉間小路》、香港《號外》雜誌等報章媒體、著有《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同時非常熱愛居家自煮的飲食作家毛奇,用非常隨興自然的方式做出一道道味道超讚、簡單好上手的酪梨食譜。
台灣國產酪梨外型光滑、跟表面皺皺的進口品種不同,外型也較為大顆。6月中產季開始,因運送路程短,吃起來味道比較清新、新鮮;讓大家有點困擾的,是無法抓準食用的時間,我自己則會用顏色判斷:當酪梨開始轉顏色的一到兩天,就可以吃了,如果放到表面變黑開始出現皺紋,這時候風味就開始下降。
做一杯健康的酪梨牛奶
酪梨是優質脂肪,有著滑潤的口感,甜度也不高,是口感特殊的食物,一般消費者並不會視為水果食用,所以搭配牛奶是一種很好的作法,像是淡綠色的植物奶昔。在家上班時,如果我手邊有酪梨,早上就會打杯酪梨牛奶、加入一些蜂蜜,跟酪梨的草香也很搭,完成後就可以邊喝邊上班了!
許多人會用布丁作為酪梨牛奶的糖分,但我覺得布丁單吃比較好吃(大笑),如果手上沒有蜂蜜,我也試過用黑糖取代,因為黑糖的礦物質含量多,也會有焦糖的香氣,或許跟布丁的滋味比較接近。當然,酪梨也是高脂肪的食材,建議一天半顆即可。如果早上用半顆酪梨打成500克的牛奶,剩下的一半用保鮮膜包好防止氧化、冰到冷藏隔日中午製作沙拉,仍還在好吃的範圍內,但超過這段時間就會開始氧化也就不好吃了。
超簡單酪梨荷包蛋酸麵包
這其實就是早午餐常見的作法。我覺得酪梨配半熟蛋是好吃的,但把酪梨放進烤箱這不make sense,至少台灣的品種去做不是那麼好吃。而酪梨荷包蛋雞蛋酸麵包也很適合做成開放三明治,酪梨切片擺上去就已經能打造奶油般的柔順口感;而酸麵包通常買來只要切片後丟在冷凍庫,想吃的時候再用烤箱回烤加熱即可,所以雞蛋、酸麵包、酪梨都是可以買來吃上一個禮拜的冰箱常伴。因為酪梨、雞蛋本身都沒有什麼味道,所以抹醬很重要,我自己會用鹹的白乳酪抹在麵包上,灑點胡椒,如果想升級,就加片生火腿吧!
日式風格的酪梨豆腐番茄沙拉
雖然在台灣比較少看到大家這樣吃,但用#avo去IG搜尋,會發現很多這種日式的家常菜,作法非常簡單:使用新鮮豆腐或鹽滷豆腐搭配酪梨與番茄,淡色醬油(沒有加焦糖調色、或是梅納反應程度較低的醬油。常常是使用米麥釀造)中加入一點蒜末、薑末,如果追求辛辣口感,加入一點帶顆粒的黃芥末或日本綠色芥末都可以,再用手邊的醋(各類型皆可)補點酸味就大功告成了。
如果手邊沒有淡色醬油,我曾使用過台灣本土產的「廣生魚露」替代,雖然也稱作魚露,但並沒有泰式魚露的腥味,適合台灣人口味。在台北的南門市場或東門市場可以買到,蒸魚也很適合。
葡萄柚酪梨沙拉
沙拉葉的部分,我會用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蘿蔓,葡萄柚也可以用柑橘、柳橙、金煌芒果(有點酸味的品種)取代,如果要升級就是加點煎過的蝦仁,營養非常均衡,而我冰箱也會常備帕瑪森乳酪,要吃的時候刨一些在沙拉上,當作鹹味,再淋上橄欖油、灑點鹽巴、擠點檸檬汁增加酸味,沙拉醬汁所需的鹹味、油、酸味都齊全了。
辣油半熟蛋沙拉
有一陣子,我有種什麼東西加點辣油就會好吃的病,哈哈哈,其實它跟惡魔蛋作法有點類似,水煮蛋、溏心蛋切半,酪梨用刀叉壓成泥,放入擠花袋,擠到切半的蛋上,淋上辣油(可點綴蒜片)就可以變成亮點。我自己使用桃屋香味辣油,裡頭有烤洋蔥、蒜片等日式調味。其他像是杜甲AMA、苗林行的辣油其實也很推薦,比起西式的辣味有點對比感更適合。除了水煮蛋、也可以偷懶使用便利商店的茶葉蛋、菜市場賣的溏心蛋,都可以、都好。裡面作法最難的可能是把酪梨泥放入擠花袋吧,哈哈(用湯匙鋪上去即可。)
該如何自創酪梨料理?
酪梨本身可以配熱、配辣的食物,但不要把它加熱,烤過之後並不是那麼討喜,我曾經在RAW X The Bridge 廊橋的餐會,吃到其中一道以辣味調味的牛排,旁邊配上刀工精美的酪梨,味道非常和諧。所以吃辣的食物像是麻辣鍋等等,配上冰過的酪梨涼拌豆腐,對於舌頭的鎮定是很平衡的,也是一種不錯的風味表現。另外搭配肉類,會建議白肉較好,像是雞肉、蝦子等。
酪梨的保存上,因為熟了之後就不回頭,如果想要在成熟後還能完好保存,可以削皮切塊放到冷凍庫,之後再分批拿出來打成酪梨牛奶、果昔等等。所以一顆酪梨要怎麼分配吃法呢?或許可以先用新鮮的酪梨做一盤沙拉,剩下的酪梨切塊保存汁後再打成果汁或牛奶。
採訪整理|張芝維
人物攝影|謝佩穎、圖片提供|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