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你是建築或設計中人,一定聽過「包浩斯」(Bauhaus)這個關鍵字。從1919年創校至今,包浩斯不只是一座建築與設計學院,更是一種概念與精神,讓僅僅存在14年的學院,影響力卻延續超過百年。在此,讓我們認識五位設計迷不可不知的「包浩斯好朋友」,了解包浩斯如何影響這個世界,以及你我的日常生活!
華特.葛羅培斯:為包浩斯精神定音
說到包浩斯,不可不提到創校校長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如果說包浩斯真正的精神,在於融合工業與工藝,並真正讓藝術為生活所用,那麼葛羅培斯正是為包浩斯核心精神一錘定音的靈魂人物。而他融合工業與工藝的理念不只影響當世,也對後代建築師、設計師影響甚鉅。例如前年才逝世的建築師格爾德(Gerd Bulthaup)便深受其影響,以「廚房不只是傢俱,而是建築藝術的一部分」讓家族所經營的廚具品牌bulthaup,完美詮釋包浩斯的風格傳奇。
赫伯特.貝爾:掀起字體的無襯線革命
曾在包浩斯求學,後來也成為包浩斯教師的赫伯特.貝爾(Herbert Bayer),不只是20世紀重量級平面設計師,更曾推出以幾何塊體形成的無襯線字體Universal Bayer,並主張以小寫字母來節省時間與印刷成本,不僅在當年掀起一番熱議,也影響平面設計發展至深。時至今日,像是歐美許多頂級設計品牌logo,均以小寫、無襯線字體呈現。
密斯.凡德羅:摒除贅飾,少即是多
即便不了解「包浩斯」的人們,也一定聽過包浩斯最後一任校長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經典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凡德羅主張建築訓練應作為學校課程的核心,也強調應摒除傳統建築常見的花紋、裝飾,改採理性、精簡的建築設計風格。1929年時,凡德羅操刀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具體實踐其「少即是多」的建築原則,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也成為凡德羅的經典之作。
奧托.艾舍:以包浩斯精神,催生全球首座中島廚房
德國20世紀最有影響力設計師之一的奧托.艾舍(Otl Aicher),其實也是德國新包浩斯烏爾姆學院(Ulm School)的創立者。除了創立烏爾姆學院,艾舍也替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設計識別系統、為慕尼黑奧運設計形象識別符號,甚至在格爾德(Gerd Bulthaup)邀請下,擔任bulthaup顧問多年,影響力無遠弗屆。任職bulthaup顧問期間,艾舍也將他心中的包浩斯精神融入廚具設計,催化全球第一座中島廚房的原型 「System b」的誕生,就此顛覆廚房的封閉式設計,讓廚房與客廳不再壁壘分明,翻轉廚房成為家的中心,堪稱包浩斯理論在廚房裡的具體實踐。
柯比意:功能主義之父、國際形式建築大師
以「新建築五點」(Cinq points de l'architecture moderne,分別為「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橫向長窗」、「自由立面」)聞名於世的功能主義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主張設計建築時,必須將功能視為首要任務。他不僅常被與凡德羅等人共同視為國際形式建築派代表,也影響後代建築、設計甚鉅。舉例而言,曾獲聯邦十字勳章的知名德國設計師赫伯特·舒爾茨(Herbert H. Schultes)便受到人體工學概念和柯比意「模矩理論」啟發,設計出bulthaup的 b3系列,除去傳統廚具中底部、上方不便拿取的角度,並採用與德勒斯登工程研究室合作,耗時6年研發出的專利結構牆系統(Wall System),讓堅實的廚櫃輕盈地飄浮於半空中,賦予bulthaup廚房更加靈活的情境變化可能。
從1919年創校開始,帶有革命性精神的「包浩斯」,註定成為歷史洪流裡不容抹滅的一筆,時至今日,包浩斯不只是理論,更是生活,在「包浩斯好朋友」的發揚下,持續讓日常中的每個角落,閃動著設計的靈光。
文 | 郭慧
圖片提供 | 楠弘廚衛Lafo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