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以「好野人——慢慢走比較快」為題,即日起至9月30日於花蓮豐濱5個部落「Kaluluan磯崎部落」、「Dipit復興部落」、「pateRungan新社部落」、「Fakong貓公部落」與「Makotaay港口部落」展開。策展單位「節點共創」攜手花蓮林區管理處、林務局與10組藝術家,拋開觀光導向的煙火式展演、突破機構型白盒子展覽方式,轉而體現深植部落的力與美,並以在地背景為敘事空間,讓藝術季不僅是「對外」與觀者溝通的渠道,更「對內」產生意義,透過居民實際參與,讓部落理解藝術季為何發生?這件事又與自身的日常生活有何連結?這麼做能為選擇生活在此的人們,帶來什麼樣的機會?讓居民在和參展藝術家、藝術物件、觀展者的互動關係中,探尋部落未來可能的線索。
初識「森川里海」:不只談論生態,也帶有對部落生活的關懷
在觀看作品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是什麼?其實「森川里海」是花蓮林區管理處這10幾年來,在東部致力建構的概念,其中「森」、「川」、「海」字顧名思義意指當地生態環境,並盼能以「公共參與」的方式讓居民自主守護山林,而「里」字則象徵有人生活的地方便成里,顯示出藝術季亦帶有對居住環境的關懷。因此,在兩天的導覽過程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藝術作品與在地連結的視覺呈現、聽見的不僅止創作理念,也有部落導覽員親身敘述的生活日常、串起跨世代族人的傳說,還到部落聚會熱點串門子,也在石梯坪享用海味澎湃、人情滿載的「好野人」式午餐。構築森川里濕地藝術季的不僅是創作者的才思、策展單位對5個部落的深刻洞見,還有這些看似平凡、卻真摯得讓你憶起自身生命經驗的在地情節。
以「好野人」為題,探尋富足的不同面貌
今年策展主題以「好野人」概念開展,這時常被用來形容資本物質豐裕的詞彙,在藝術季的刻畫下,將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註解。部落擁有的環境資源,以及生活智慧形塑的文化、生態豐富性所形成的「原始富足」,和外面世界經濟體系所建構的「現代富足」有所不同,跟著森川里海走訪花蓮豐濱5個部落、細賞10件藝術品,也許可以在細膩觀察與體會異同之間,悟出對「好野」更開闊的見解。
一、新社部落
每個聚落都有屬於當地人的聚會熱點,對新社部落來說,由「小島友米」老闆經營的檳榔攤正是如此,人們聚集在這舉杯談天、互換日常。而由蔡佳吟與黃啟軒創作的「海景第一排」,便位在檳榔攤對面的田地中,選址於此不僅帶有藝術家對「好野人」看法的反思,也蘊含著部落期盼破除田地私有的想望。
藝術作品1|芃芓藝術 蔡佳吟&黃啟軒「海景第一排」
小時候的我們,總以為自然元素的價值無法靠金錢衡量,但在租屋、買房後,才意識到透進家裡的陽光,得靠每月多五百一千的租金交換,高樓層窗外一覽無遺的美景,是憑一坪多上幾個萬堆疊出來的,當景致在現代社會被視為「能被擁有的物件」,相對長居於部落、與自然共生的人們,想法上便有了極大的反差。仔細端詳純白床單,上頭的刺繡記錄著新社部落居民的生活故事——啤酒、海洋、檳榔攤老闆與妻子一見鐘情的浪漫情史⋯⋯等,試圖向觀者訴說,豐饒的生命體驗,並非僅靠擁有「海景第一排」的高級宅子就能成就。
藝術作品2|許家維「岩棺是不是棺?」
「岩棺」是台灣東部史前文化所遺留的器物,僅見於花東海岸,藝術家許家維便以新社岩棺為主軸,連結起考古學、地質學與部落文化的關聯。岩棺上方懸掛的QR code旗幟,是由噶瑪蘭傳統工藝「香蕉絲編織」製成,製程繁瑣複雜、約耗時20日才完成;而掃描後的影片,則呈現3D掃描岩棺合成於新社梯田出土地的畫面,並以彈丸擊中銅片所產生的聲響、饒舌歌曲為樂音,唱出岩棺與噶瑪蘭文化的種種描述。
二、復興部落
循新社部落旁的小路向上行駛一會兒,便會來到復興部落,再往上則是經居民復耕、狀似台灣島的梯田。部落裡最顯眼的建築就是當地人稱「工坊」的處所,這裡聚集了出外工作後決定返鄉的年輕人,他們將部落人親自栽種的農作製成天然花茶、冰淇淋,讓進村的旅客們享有酷暑中的一抹清涼;櫥架上貼滿紀錄部落阿公阿嬤笑容的可愛相片,下方擺著他們自產的白米、刺蔥籽、福菜,一旁還有老人家親手編織的手工藝品。工坊是復興部落美好事物的濃縮,也是旅客初識此地的起點。
藝術作品3|陳豪毅 Akac Orat「蓆地」
「蓆地」外形宛如從印表機緩緩輸出的紙張,而這意象也呼應了作品背後,暗示阿美族原鄉地區生活質地自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意涵。這件作品由3種材質構成,上方「Fasulan」是族人傳統上用來曬榖的籐編蓆子,下方「塑膠」則是現代生活追求快速便捷的象徵,將兩者區隔開的「水泥」階梯則指示著習慣轉變的分水嶺,藝術家藉此訴說當代原鄉生存的不同選擇。
有趣的是,導覽員提到經過陽光曝曬,Fasulan仍維持原貌、塑膠部分卻褪色褪得厲害,也許觀者可藉由這顯著差異,重新思考傳統之所以存在的脈絡與原因。
三、貓公部落
走進貓公部落,各式不同的工坊映入眼簾——糯米釀酒、輪傘草和苧麻編織,這是部落投注心力打造的「工藝一條街」。再往前一段,一旁是集結部落特色的塗鴉岩牆,上頭有象徵阿美族的紅黑白色彩、家戶間都養著的植物「文殊蘭」,以及靈感取自文殊蘭發音的部落名稱「Fakong」貓公字樣,而與之遙遙相望的,則是阿美族聖山——奇拉雅山。
藝術作品4|陳建北「父親」
藝術家邀請來自4個部落、跨族群、年齡涵蓋20至90歲的多位受訪者,透過訪談描述他們記憶中的父親。之所以將年齡層拉廣,是希望以此記錄部落變遷,也交疊出原住民與台灣歷史互動的脈絡。
節點共創負責人、亦是策展人之一的蘇素敏在講解時提到,由於生活型態上的差別,要部落族人講述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故事,並非一件易事,絕不是「我要一面白牆、幾點拍、幾時訪」就可達成,而這支前後歷時半年才完成的影像作品,也讓蘇素敏看見陳建北老師創作時的態度:「阿北老師在過程中,慢慢瞭解到部落生活是如何運作,他把自己放在一個『重新開始』的位置在做這件事。」或許這正呼應了藝術季盼能達到多向交流的意涵。
藝術作品5|邱承宏「過剩的風景」
來到八里灣溪河床邊,若不仔細端詳,或許會覺得這對有綠植點綴的巨石,只是個美麗的「意外」。事實上,這是由擅長裝置、雕塑創作的邱承宏,在貓公部落所創作的藝術品。藝術家運用混凝土及礦物製成兩顆人造巨石,並在上方栽種從河流採集而來的植物,盼以這外表樸素、看似與當地共存的作品,重新審視自然與人造物件的關係,並引領觀者思考現行藝術節流行創造「人工風景」的運作模式。
四、港口部落
走訪港口部落時,策展人蘇素敏提到藝術家在駐村期間,也會在當地開辦工作坊,與部落進行更進一步的互動,現在孩子們正在學著用竹製作漁竿、捲線器,之後會帶著親手做的器具展開一場釣魚比賽,藉此讓孩子在感受手作趣味、競賽刺激感的同時,學習源自自身文化的傳統技藝。
藝術作品6|葉海地 Heidi Yip「風之片語」
座落於海稻田休耕區,「風之片語」以漂流木和陶片構成,陶片碰撞的聲音象徵著稻田在不同季節所呈現的生命力,講述即使處於休耕時期,土地並未真正休息,而是用不同的方式與你我對話。
串連成線的陶片由3種不同土壤窯燒製成,當來自花蓮在地、美國與日本的土壤相遇,除了讓作品色彩更具層次,也象徵了文化匯流。而之所以選擇陶,是因藝術家有意重現逐漸式微的「阿美陶」文化,製陶在部落中是女性參與社會的實質表現,一如男性出海狩獵,葉海地盼能藉作品結合當代藝術與部落傳統,讓更多民眾得以接觸並認識阿美陶。
藝術作品7|陳昭興 Apo’&王亭婷「我對生活很滿意」
「勞動」是部落生活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親自動手做而獲得的物件與成就感,都是富足感的豐沛來源。此作集結了部落職人們日常工作所著衣物,在稻田中央建構起一道「衣浪」,它們有些來自潛水、釣魚高手,有些滿載獵人、農夫的生活印記,共同點是當中都蘊含著靈和好運,也是部落居民好野過日子的證明。
藝術作品8|瑪籟‧瑪卡卡如萬 MALAY MAKAKAZUWAN「移動中的部落」
此作可分為兩大部分,其中「筏簍覓」是以部落族人經常使用的藤製背簍為藍本,所創作出的大型雕塑裝置,其帶有對居住之處的記憶與反思,也談論部落(主體)跟觀光(外來想像)的關係:在移動的過程中,什麼留在族人之間?又有哪些東西流失了?
另一組成作品則為「圖騰住」,相對於「筏簍覓」具移動特性,「圖騰住」是靜止的。藝術家將駐村時期所觀察到的生活物件轉化為圖騰,呈現出這段時間所感受、學習到的是什麼:由下而上從「土地」——雨鞋內種植蔬菜開展,過渡到在典型部落塑膠椅上休息的「人」,再至最上面三角網上用繡紋視覺化的「靈」,體現出原住民無論在身體、心靈層次上,在這片土地所展現的能動性。
藝術作品9|康雅筑「紡仿那有無形的」
此作位於前臺灣省政府糧食局稻穀倉庫,擅長編織、自然材質應用的藝術家康雅筑,引用港口遺址出土的陶製紡輪,並以紡錘捻纖成線為概念,運用陶象徵人與土地的連結、線作為穿越時間的媒介,將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地理學揉入一件作品中,向消逝與存在之間的界線與價值提出深刻叩問。
五、磯崎部落
藝術作品10|陳勇昌 Kaling Diway「共生」
三座竹片編織的船型,分別代表善於利用海洋資源的阿美族、噶瑪蘭族及撒奇萊雅族,箭則指示善於狩獵的布農族人。雖各族群聚居地存有微妙疆界,但實際生活裡,因求學、通婚、物資交換,已然形成共同生活經驗,藝術家藉作品中物件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的意象,比擬文化邊界有別的群體,因共存的地理界線而形成的緊密關係。
同場加映:石梯坪榕樹下野炊,領會部落生活的精神與智慧
石梯坪的繁盛榕樹下,是港口部落居民的聚會之所,導覽第二天我們在此享受最道地的部落午餐,更具意義的是,竹簍與葉片上的豐盛海鮮,都是位處部落青年之父(mama-no-kapah)與伙食(ifiracay)階級的族人們,剛從太平洋捕獲的新鮮海味。自漁撈、烹煮到用膳,談天的話語聲此起彼落,我們過上了一下午的好野人生活。
當天的捕魚行動由船長阿杰(陳杰敏)帶頭,下海之前,阿杰向我們說明何謂「集體趕魚」(mipapa),其為部落流傳的一種集體漁法,需至少3人才能成行,部分人先至離岸幾公尺處佈網、另些人則在岸邊準備游向水深處,並透過手部大力拍打水面發出的聲響驅動魚群入網,整個過程短短15分鐘便會結束,「我們不追求『一網打盡』,只要夠吃就好,平時捕魚都用漁槍,只有婚喪喜慶像是豐年祭、海祭後才會用網。」阿杰言語間透露著族人對海洋生態的尊重,以及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智慧。另外,因為當天用的是新漁網,動身前見阿杰拿了只竹杯盛上酒,並用族語念了禱文進行祈福,祈求平安與豐收。
上岸後,有人忙著把漁獲自網上取下、有人負責處理魚麟、有人繼續在海裡採集海菜,還有人在一旁以就地蒐集的木材生火,準備用大鍋烹煮食材。部落極為重視的「分工合作」精神,正體現在趕魚後的慶功共食儀式「巴格浪」(pakelang)上,其帶有慰勞族人協助完成部落重大事件的辛勞之意, 無論婚喪喜慶,透過水流的洗滌,生活又將回到正常軌道上。
事實上,分工合作精神也以更具系統性的形式存在於部落當中,阿杰向我們談起族人在16~18歲期間,便會進入每4年為一階的「八大階級」制度,每一階段有各自需學習並完成的任務,青年不僅能在過程中精進生活技巧,對部落來說也深具傳承意義。而阿杰所屬的第七階級伙食(ifiracay)階級主要負責祭典與重要公共聚會時的食物烹煮與分食規範,兩年後他們將進階到青年之父(mama-no-kapah)階級,是部落的權力中心,負責領導與推動公共事務,若自此階「畢業」後即進入老年,必須卸下擔子、將責任轉移給下一批青壯年。
|
無論是在藝術品導覽期間,抑或在石梯坪度過的愜意午後,都能感受到主辦、策展單位與部落人之間的深刻連結,一如深耕部落20年的節點共創創辦人蘇素敏,不只能向我們講解展演概念,還能在空檔時穿插部落人的近況:「保羅哥現在是部落『青年之父』階級,原本今年就要畢業啦,但因為疫情沒辦祭典才又續任」保羅哥在一旁笑著強調自己還年輕,算不上老人,「里外背的籐籃,是用他阿公留下來的藤條做的,他這次回來待了兩個月左右,跟著部落人一起學編織、捕魚,也在藝術季當志工」再談到里外是名出色的廚師,和他是如何走上烹飪之路,這次回鄉又帶著什麼樣的心緒。
「那天吃飯的時候你不是說⋯⋯」、「你還記得上次⋯⋯」、「我們今晚喝酒再說!」正是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對話,著實讓人感受到團隊與部落之間的交情與關切,已內化於各自的生活中。而如此光景,也成了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的獨特養分,時刻透著部落生活中最真實的況味。
▧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展覽時間:2021年6月6日~9月30日。
|火堆論壇精彩內容:9月4日貓公部落【旅行作為一種文化實踐】、9月11日新社部落【族群裡的原生植物】、9月12日磯崎部落【低限建築的實踐】,詳細資訊請點此。
|備註:因應防疫規範,也提醒大家觀賞作品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
圖片|節點共創、Night_Raven、izzie p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