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皮蛋豬血糕、麻辣鍋比薩如何屢創社群話題?專訪必勝客、數位行銷公司安索帕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1

把拉麵、麻辣鍋、南北粽做成比薩,連香菜皮蛋豬血糕3大地獄食材都能放在一起,至今已推出超過16款新口味比薩的必勝客,聯手操刀數位行銷的安索帕,翻玩食材爭議與文化差異,不只要創造社群話題,更要藉話題讓品牌打入消費者的日常。

一片香菜緩緩飄落,字幕打上「想我嗎?」必勝客7月底最新推出的冬蔭功蝦餅比薩,在正式發布前的9秒預告,接續上個月引爆「香菜之亂」的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熱度,還不忘tag痛恨香菜的視網膜「你猜得到嗎?」果然又激起大批網友留言分享。必勝客自2019年8月的榴槤比薩開始,已推出超過16款新口味比薩,而這些比薩在公司內部有另一個名字:Wow Product,直截明瞭揭露要讓人驚呼連連的策略。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2
爆紅的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便是Wow Product策略所推出的明星商品

非節慶的時候怎麼創造流量?

「必勝客在台灣已經35年,在比薩的品類一直都是第一,但成長幅度漸漸變慢。」必勝客台灣總經理梁家俊說,團隊於2019年重新審視,發現台灣人只有在節慶等特殊時刻會想到必勝客,且當時有6成訂單來自網路,就想到可以從非節慶網路流量的創造,找到品牌成長的突破點。透過社群輿情調查(Social Listening),他們發現食材最容易激起討論,即便是很普通的食材,不同的顏色、大小等都可以成為話題。「我們抓兩大重點,第一是在地化,必勝客是很西方的品牌,食材選擇一定要跟現有品牌調性衝突;第二是食材本身的討論度,它不能太普通、太常見,有時還得具備一點爭議。」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3
南北粽比薩找來南北粽名店老闆試吃,點燃南北粽PK的話題。

從Google關鍵字搜尋和文字雲數據,必勝客發現台灣人最有感的食材為台味、和風、南洋,由此定調Wow Product的3大口味系列。而具體的食材選擇,則從內部的大數據和消費者調研中,抓出榴槤、臭豆腐、珍珠奶茶等最為突出的食材。梁家俊透露,Wow Product以限時限量的方式推出,但團隊內部有一份超過一年的食材清單,一個月也不只研發一款,因為這是找不到前例的作法,沒有人能確保新口味一開發就會成功。決定上市的條件也不同以往,過去要通過一定百分比的試吃投票,但爭議食材肯定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重點是要讓喜歡這種食材的人覺得好吃,而不是所有人覺得好吃。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4
花好月圓花生湯圓比薩,紅白兩色湯圓灑上花生粉,讓拍照時更為上相。

行銷企劃部總監周佳麗補充,儘管使用爭議食材,但絕不會上市一款不好吃的比薩,其中的起司比例、餅皮厚薄、醬汁等都是關鍵。例如香菜皮蛋豬血糕和拉麵比薩都採用薄餅皮,因為這些食材以麵粉為主,用薄脆的餅皮配上Q彈的豬血糕和皮蛋,就能創造多層次口感。相反地,甜的口味如抹茶、花生湯圓,就適合搭配清爽不膩的舊金山手工餅皮。「現在吃東西都是相機先吃,香菜皮蛋豬血糕最後灑上香菜,除了口味非常特別,綠色加上去會讓比薩增豔非常多;花生湯圓有紅色和白色,還灑上花生粉,這些都是為了讓消費者IGable(容易在IG上分享)。」

即時與數據並行的數位行銷創意

這些自帶話題的食材,也在安索帕操刀的數位行銷創意下,於社群上有了更大的擴散。安索帕以20人團隊在負責必勝客的案子,隨時針對社群風向快速回應與調整。策略長蔡明成指出操作上的3大重點,「第一是社群,除了必勝客的平台,也要運用和串聯外部平台。第二是數據,我們有自己的消費者數據庫,知道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活動會常吃比薩,必須把這些數據和社群上的數據嫁接。第三是創意,不同比薩口味有不同創意表現,同時也都要符合品牌本身調性。」

執行創意總監洪星駒說,Wow Product上市前會先釋出約10秒的預告,隱隱約約露出一點食材,讓大家可以猜到,又不是百分之百確定;上市後再依照商品特性,使用梗圖、新吃法、KOL開箱、鄉民論戰等不同手法,「重點是想辦法把社群討論的那把火點起來,其中要由誰丟出話題就很重要。」他以視網膜開箱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為例,「找KOL最怕的就是討論度都在KOL身上,很難回到商品,所以要從商品特色找到可以連結的KOL。視網膜很早就講過討厭香菜,與其由我們點這把火,透過他的力道會更大。」開箱影片中,視網膜很忠於自我地表明無法接受香菜,由此開啟話題:比薩到底該不該加香菜?果然引起大批網友甚至KOL各自表態。而去年11月的威靈頓牛排比薩主打高級食材,他們從高級餐廳的說菜服務,發想出「高級聲優桌邊侍」PK,找來聲音各具特色的白癡公主、視網膜、歐馬克為預告配音,除了激起各自粉絲前來應援,更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把預告看了3遍。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5
討厭香菜的視網膜開箱香菜皮蛋豬血糕比薩,帶出比薩能不能加香菜的討論。

「我們會規劃一整個月的行銷宣傳,但常常做到第2、3波宣傳,比薩就賣完了,就要即時回應這個狀況。」副創意總監羅晉昌說,當消費者在抱怨買不到比薩時,他們就用「謝謝你們用新台幣下架我們的商品」,或「承認吧,你們就是愛香菜」等幽默緩和怒火。洪星駒說,麻辣鍋比薩推出時,被網友質疑沒鴨血也沒豆腐,一點都不道地,「我們就發了一則貼文教大家新吃法,買一個麻辣鍋,再把料放在比薩上一起吃。其實有點故意,但社群操作不需要一味討好網友。」副總江世暉補充,社群操作都會看P/N值(Positive/Negative,正負評比例),「為了創造話題,我們其實稍微把P/N值的重要性往後擺,也用比較寬廣的定義看待負評。關鍵在於確保社群的火往我們想要的地方燒,控管討論方向都在商品身上。」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6
插畫家A RAY開箱冬蔭功蝦餅比薩,以外星人看地球的怪口味比薩為梗。

「社群操作是即時和數據並行,最重要的是跟線上消費者產生對話。」業務總監顏瑋琦說,去年必勝客和麵屋武藏聯名推出拉麵比薩,超過500萬訂閱的日本大胃王木下佑香主動來信想試吃,最後和日本必勝客洽談,由日方特製一份給她。「台灣版只有一顆溏心蛋,日本版卻放了不只一顆,我們就順勢再推出全部鋪滿溏心蛋的番外篇比薩,因應社群正在討論的內容讓話題再延燒。」此外,跟著時事為品牌創造話題也很重要,業務總監林佳漣提到近期的奧運熱潮,「我們就像賽評一樣去預測比賽、製作圖文,在中後期發現,賽前po文祈求必勝最能引起網友共鳴。在沒有下廣告的情況下,很多發文都有破千讚,底下留言也都會說祈求台灣必勝,藉此建立起『必勝客』和『必勝時刻』的符號連結。」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7
必勝客和麵屋武藏聯名推出拉麵比薩,視覺以筷子吃比薩,營造美式與日式文化的對撞。

話題帶動品牌雙位數成長

超過16款的新口味比薩屢創話題,但必勝客的目的不只是話題,「我們要讓大家在非節慶的時候想起必勝客,在討論Wow Product的同時,也會想說是不是可以點個其他比薩來吃吃看?」梁家俊透露,自2019年8月推出榴槤比薩以來,必勝客整體營收一直保持雙位數成長。安索帕創意總監鄭亘甫也說,儘管每次新品都不同,但廣告行銷上一直在累積同樣的品牌精神。必勝客的廣告視覺都會有紅色、火焰,延續Wow Product顛覆眾人想像的概念,在一般口味比薩的廣告,也都用「你知道嗎?」開頭引起好奇。

植感生活新風潮_必勝客_08
主打紙包筆管麵的新品牌Pasta Hut,廣告以「你知道嗎?台灣人一天只留給自己不到24分鐘」開頭,連結吃筆管麵是對自己好一點的概念。

不過翻玩了這麼多奇葩口味,好像台灣熟知的怪食材都出現過了,不禁好奇Wow Product還會持續多久?梁家俊說,「台灣食材真的很多,我們從臭豆腐、珍珠奶茶等全台灣性的美食開始,現在已經進入宜蘭三星蔥等城市在地美食。接下還有很多可以玩,已經有很多消費者丟東西給我們了,我們會去互動,把他們想要的口味做出來。」必勝客的下一步動向,將隨著下一波的社群風向見分曉。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必勝客

想知道更多創意行銷手法?其他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1/9月號《植感生活新風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北101「Parade Taiwan」全新選品概念店:齊聚伴手禮、時尚、香氛、藝術文化,帶旅人一次打包台灣魅力

台北101「Parade Taiwan」全新選品概念店:齊聚伴手禮、時尚、香氛、藝術文化,帶旅人一次打包台灣魅力

台北101攜手伴手禮、時尚、香氛品牌,以及藝術創意單位「草率季」,在台北101 5樓的觀景台售票樓層中,打造「Parade Taiwan」台灣文化品牌選品概念店,讓旅人能一次打包台灣最前線的創意風貌與文化體驗。

以未來感打造台灣隊視覺意象

Parade Taiwan以未來感為視覺基調,主視覺由POM(Project On Museum)的負責人及藝術指導彭冠傑設計,以立體人形意象組織視覺重心,單人能自信挺立,並肩則成為一支勾手前行的隊伍,象徵台灣文化的多元並進,期待走出獨特的文化之路;空間則由共序工事(Üroborus Studiolab)操刀,以金屬櫃體為單位,能自由變換出多種樣貌,盛裝各種台灣風格與風味。

Parade Taiwan以未來感為視覺基調,主視覺由POM(Project On Museum)的負責人及藝術指導彭冠傑設計。(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以未來感為視覺基調,主視覺由POM(Project On Museum)的負責人及藝術指導彭冠傑設計。(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於3月22日正式開幕,不僅是選品店,更是認識台灣魅力的櫥窗,讓旅人能Parade Taiwan於今(2025)年3月22日正式開幕,不僅是選品店,更是認識台灣魅力的櫥窗,讓旅人能一次感受台灣個領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面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感受台灣個領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面貌。
Parade Taiwan於今(2025)年3月22日正式開幕,不僅是選品店,更是認識台灣魅力的櫥窗,讓旅人能一次感受台灣個領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面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空間則由共序工事(Üroborus Studiolab)操刀,以金屬櫃體為單位,能自由變換出多種樣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空間則由共序工事(Üroborus Studiolab)操刀,以金屬櫃體為單位,能自由變換出多種樣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集結經典與創新的台灣品牌陣容

Parade Taiwan更是一個多面體,在這支名為台灣的隊伍中,將蘊含傳統底蘊與當代設計力的在地品牌匯聚一堂,映射出台灣文化的多種面向。伴手禮品牌不僅有老字號的芋頭酥之父「阿聰師」、大溪豆干酥餅原創店「由里糕點」,以及首創琥珀烏魚子的「魚香涎」,更有以現代設計的可愛招財貓重新演繹台灣懷舊雜貨與零食的「勇氣雜貨商行」,各自詮釋台灣飲食與常民文化。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伴手禮品牌不僅有老字號的芋頭酥之父「阿聰師」、大溪豆干酥餅原創店「由里糕點」,以及首創琥珀烏魚子的「魚香涎」,更有以現代設計的可愛招財貓重新演繹台灣懷舊雜貨與零食的「勇氣雜貨商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滿足味蕾之餘,Parade Taiwan也捎來台灣的靈魂氣味。首創台灣茶香水「P.seven」將飲茶文化注入鼻尖、「Blueseeds 芙彤園」 以自然農法培植原料,帶來來自台灣土地製作成100% 天然精華、「decent rossi」則發揮藥師專業將草本的療癒力量融入日常生活。

Parade Taiwan也集結台灣的香氛品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也集結台灣的香氛品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時尚亦是Parade Taiwan的核心。由台灣永續時尚生活選品店SCLOUD主持,邀請了曾經參與台北、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時裝周的品牌,如:oqLiq、DYCTEAM®、CHIA、Yentity、Story Wear、甫月fuyue、WANGLILING、SHAO YEN、Tomorgenne、B18,展現台灣新銳設計與經典時尚融合的實力。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草率季實驗性旅客中心「NMHW」進駐

除了精選品牌外,「Parade Taiwan」攜手台灣獨立藝文盛會「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展現台灣文化潛力。於此,草率季打造實驗性旅客中心「NMHW」(No More High Words),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希望藝術屏棄聳動的「High Words」,少一點浮誇的表達,多一些直覺的交流,展開與藝術家們的共同創作與編輯計畫。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NMHW不僅能自由變換成書店、藝廊、B級景點資訊站、藝術狂想紀念品店,同時,也將帶來源源不絕的台灣藝術能量刺激——每兩週創作一檔、每回三位台灣藝術家。首回展覽就邀請到街頭塗鴉藝術家「大腸王」、以蛋糕為主的食物複合媒材藝術家「福糕FU CAKE」的「郭于寧」,以及圖像剪紙藝術家「吳睿哲」,讓旅客每次前來都能感受台灣藝術豐沛的生命力。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

地點:台北101 5樓觀景台購票樓層(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89樓)

資料提供|Parade Taiwan、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收藏巴黎聖母院!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紀念石:只抽不賣,為修復瀕危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收藏!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只抽不賣,為瀕危歷史建築募款

浴火重生的巴黎聖母院,於2024年底重新對外開放;如今,人們不只能再次踏入這座近千年歷史的雄偉建築,還有機會擁有它的一部分!為拯救法國各地瀕危的宗教歷史建築,法國文化遺產基金會(Fondation du patrimoine)啟動募款活動,只要捐款就有機會抽中極限量的「紀念石」,每顆真的都是用巴黎聖母院立面的石頭碎片打造而成,對歷史迷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

延伸閱讀|大火五年後,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一窺史無前例的修復工程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圖片來源:Notre-Dame de Paris)

「收藏」巴黎聖母院的契機,源自傳承的美意

20194月,巴黎聖母院遭逢大火,造成尖塔、主體木結構屋頂燒毀,石造拱頂也嚴重受損,後來歷經長達五年的龐大修復工程才重新開放。這場工程所費不貲,法國文化遺產基金為此啟動募款,世界各地近24萬人共捐贈了2.28億歐元協助巴黎聖母院重建。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修復過程。(圖片來源:Rebâtir Notre-Dame de Paris)

法國文化遺產基金會本就長期投入文資修復,可巴黎聖母院大火喚醒了大眾對歷史建築維護、修復及傳承的意識。根據基金會統計,法國約有50,000座宗教建築,其中約5,000處受損嚴重、需盡快修復,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於2023年啟動國家保護計畫,立下於4年內修復1,000座宗教歷史建築的目標。這正是「巴黎聖母院石」募款抽獎活動的誕生背景。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修復過程。(圖片來源:Rebâtir Notre-Dame de Paris)

極限量「巴黎聖母院石」以教堂原石材打造

為募款而打造、只抽不販售的「巴黎聖母院石」,材料來自大火後受損過於嚴重、無法重新用於教堂的石材,每顆紀念石重約800克,並刻有巴黎聖母院的正面樣貌,象徵這座佇立近千年的歷史建築的韌性及文化意義。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以巴黎聖母院原石材打造的紀念石。(圖片來源:Fondation du patrimoine)

想獲得「巴黎聖母院石」,你可以這麼做

「巴黎聖母院石」只有50顆左右,只要你年滿18歲,並透過法國文化遺產基金會捐贈至少40歐元(約新台幣1,300元),就有機會抽中,將巴黎聖母院的一部分帶回家。活動即日起至202544日截止,得獎名單將於415日公布,這正是5年前大火幾乎摧毀巴黎聖母院的日子,如今毀壞轉化為新生力量,此活動募得的資金都將用於修復法國境內宗教建築,讓後人也得以從中感受人文底蘊並獲得撫慰心靈的能量。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圖片來源:Unsplash © Hannah Reding)

資料來源|Designboom、Fondation du patrimoine

延伸閱讀

RECOMMEND